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实证研究法的器乐演奏分析方式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传统研究方法对于器乐演奏的分析难免抽象和个性化,研究存在一定局限。利用相关软件对于音色、音高、力度和速度进行量化,能为演奏提供更直观、更清晰的分析结果。
  关键词 器乐演奏 分析 构建
  0引言
  运用现代数字技术辅助音乐研究与表演实践,是目前国外学术前沿趋势的一种。以乐器演奏实践为主的音乐专业方向,是艺术学学科中个性化最强的,通常难以用一种标准来衡量。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结合自身演奏乐器经验发现,音乐的基本因素在表演过程中是具普遍性的,而这些因素也是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手段量化的。笔者以为将这些基本因素分成音色、音高、力度、速度四个维度,以单旋律乐器作为对象展开研究,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这就比凭主观意识去描述演奏更具有科学性。
  1研究方法
  采用实证研究法。使用统计软件对于管乐演奏中的音准、节奏、速度、力度和音色等问题进行量化分析。
  通过音频分析,找出乐器演奏中的可有效提升的空间,以提高乐器演奏总体质量。
  2研究内容
  通过音频采集手段采集样本。利用音频采集方法,收集乐器演奏的音频资料,建立乐器演奏声音样本库,采用实证研究法,将音高、音色、力度、速度的动态化参数量化为具体数据,利用数据引擎将这些数据和不同版本的理想乐器音高、音色、力度、速度做比对分析。
  研究与乐器演奏相关的指标。利用软件检测乐器在实际作品演奏过程中的可控因素变化,将多项数值变化的特征数据化。
  选择不同版本管乐具有代表性乐曲的音响资料,针对乐器音色特征和单旋律乐器演奏特点,采集变量并进行量化分析,描述乐器演奏的具体因素实验结果以数据的方式反馈给研究者。
  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以可视化图表对于乐器演奏过程进行展示。主要分析维度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2.1音色分析
  音色是乐器演奏声音实现的基本变量。探讨乐器发音质量与气息、紧张程度等的关系。将音量、声音稳定程度与演奏者紧张度分别设置为控制变量。提取不同乐器音色分别进行分類别测量,设定每一种乐器样本量,将每次发声中所含谐音数目、谐和程度和相对强度进行量化,制成快速傅立叶转换频谱图(spectrum)和三维曲面频谱图(3d surface),用于分析样本音色共振频率赫兹数的均数与标准差,以设定不同乐器音色共振频率参考值。参考值范围以内为乐器声音共鸣良好、声音集中、音色干净透亮;以自然泛音列三维曲面频谱图检测演奏者紧张程度带来的泛音列改变;以泛音列的声音紧张度衡量音域及音的良品率比率。
  2.2音高分析
  利用celemony melodyne和gstrings分析每个音固定音高赫兹数赋值,描述固定音高精确度在不同演奏中的呈现。分析音准和演奏技术、精确度在不同乐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中的差异;不同乐器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品中的可接受音准偏差值;演奏技术精度的提高在音准赫兹数值上如何呈现;乐器演奏中音高与音色的关系;不同类乐器的音准表述;音分、声音频谱与音色的关系;改变声音的时间空间坐标暨音高、时长、发音方式和声音稳定性分析。
  2.3力度分析
  设计乐器演奏力度实验,测试不同乐器最强力度极限与最弱力度极限,通过演奏样本分析演奏力度应用在不同作品中所呈现的变化;将力度值进行量化,通过数据比较不同乐器在不同演奏样本中的力度差异,以说明不同演奏实践中出现的力度区别,以及力度与呼吸、紧张度等变量的关系;力度本身的不同造成了发音技巧差别。
  2.4速度分析
  将速度与节奏定义为一个维度的两个二级指标,拟依据速度曲线参数分析法列出声音时值和起奏间隔(Inter onset interval),通过将声音样本资料通过图形化速度曲线和偏离度曲线的方差分析计算,乐器演奏中对于乐曲速度二次创作的速度弹性阀值,以解释乐曲中速度变化范围。在研究过程中首先提取音频样本,然后取全距分析节奏差异量数,提出弹性节奏参考值。在控制乐曲难度、调性差异等变量后,测试不同乐器极限演奏速度的差异。
  3结语
  通过软件辅助,能够有效避免演奏者对演奏效果的主观感受偏离。使乐器习得过程变得更加快捷。音乐元素的分析。如速度相对值、乐器绝对音高、音感差异、乐器演奏共振峰强度瞬间谐音能量分布信息等因素采用量化分析有实质性优势。个性分析的难处,在于表演艺术在每一个个性音符演奏细节、乐句、乐段等方面的复杂变化难以用数据完全触及。基于该方式进行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乐器演奏技术,器乐教学水平,对于演奏技术的创新有着促进作用。
   基金项目: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教学研究项目(2018023)。
  参考文献
  [1] Seashore,C.E. psychology of music[M].Dover Publications,1967.
  [2] Widner,G.In search of the Horowitz Factor[J].Ai Magazine,2003,24(03):111-130.
  [3] 陈建华.管乐器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4] 杨健.20世纪西方乐器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基于计算机可视化音响参数分析的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21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