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因子分析的护理“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实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旨在学习借鉴胜任力理论和护理“双师型”内涵分析的基础上,以湖南省H职业院校为例构建护理“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通过分析和研究对护理“双师型”教师胜任力特征要素进行收集、筛选、分析、确认,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胜任力模型。
  [关    键   词]  职业学校;护理教师;双师型;胜任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1-0006-04
   本项研究中,在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对某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教师进行行为事件访谈,对访谈的内容进行分析并收集胜任力特征词条。然后依据行为时间访谈法得到的胜任力特征词条编制“护理‘双师型’教师胜任力问卷”,并对某职业院校护理专业三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将得到的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法进行分析、统计、归纳、归类得到胜任力模型。
   一、行为事件访谈法获取胜任力要素
   为了有效获取胜任力要素,在进行正式访谈之前要设计好“谈话提纲”以保证访谈的过程围绕主题进行,防止偏离主题的情况发生。在访谈过程中要使用录音设备进行录音,然后对录音内容进行整理,再从录音整理资料中分析从而得到胜任力特征词条。
   针对本研究的特点,并考虑客观性及科学性等因素,选择某职业院校的10名护理“双师型”教师进行访谈。
   访谈结束后,对所有受访者的访谈录音使用计算机软件对录音内容进行整理,然后从整理的录音资料中提取胜任力特征。在对湖南省H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教师进行访谈并提取录音资料得到36项胜任力特征。
   二、构建胜任力模型
   (一)问卷的编制
   在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对行为事件访谈所获得的36个中职护理“双师型”教师胜任力特征编制问卷。问卷采用利克特五点量表形式编制“护理‘双师型’教师胜任力问卷”。然后在某职业院校护理专业三年级中随机选取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抽取共430名学生进行开放式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10份,有效率为95.3%。
   (二)因子分析法构建胜任力模型
   依据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相关理论结合SPSS统计软件构建胜任力模型。在进行因式分析法之前将问卷调查所得到的36项胜任力特征作为36个因子进行分析,步骤如下:
   第一步,分别对获取的因子进行编码(X1、X2、X3、……X36);
   第二步,采用因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法对36项因子的显著性水平进行研究;
   第三步,提取公共因子并对所提取的公因子进行命名和计算权重;
   第四步,得到所需胜任模型。
   1.具体编码(见表1)所示
   2.因子分析的可行性检验
   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要对原始变量做相关分析,要想从36个原始变量中提取出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因子,必须要求原始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如果原始变量之间无任何关系就无法提取公共因子。
   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可以有多种检验方法来判断变量,本项研究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包中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和巴特利球形检验(BartlettTestOfSphericity)方法对原始变量做相关分析并判断是否适合于作因子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所示。
   KMO抽样适当性参数如果大于0.9则代表原始数据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本研究中KMO的抽样适当性参数为0.915。所得到的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故拒绝零假设,适合做因子分析。基于上述效验,36项原始变量的问卷调查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3.因子分析结果与讨论
   (1)因子提取过程及结论分析
   运用因子分析理论我们对这36项胜任特征要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共因子。然后采用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接着对公共因子进行调整、合并后得到5个公共因子(见表3),最后对5个公共因子进行命名。
   (2)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鉴于上述公共因子变量在许多原始变量上都有较高的载荷,并且,许多公共因子变量在一些原始变量上都有比较相近的载荷。这些都导致公共因子含义的模糊性,为此,我采用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得出表3所示的载荷矩阵。
   经过旋转后,公共因子的含义就变得非常明确了。我们依据因子分析中设定的以因子变量在原始变量上的载荷高于0.45进行聚类。
   (3)因子归类及命名
   在对公共因子进行解释和命名之前,我们必须对原始变量的归类作一个明确划分。由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我们得到理论上的因子归类,结合实际情况,我们作了适当的局部变量归属调整;调整后新的5个公因子、变量及所代表的护理“双师型”教师胜任特征要素的对应关系见表4所示。
   公共因子1包含:专业知识、实践指导能力、操作技能、临床经验。主要反映了护理“双师型”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及临床经验,所以我们命名为专业素养。
   公共因子2包含:教学手段、课堂控制能力、接受新事物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艺术、心理辅导能力。主要反映了护理“双师型”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手段,所以我们命名为教学能力。    公共因子3包含:耐心、亲和力、细心、公平公正、性格开朗。主要是反映护理“双师型”教师个人的性格方面的因素,所以我们命名为个人特质。
   公共因子4包含:热爱护理事业、自身形象、思想道德修养、敬业精神、职业忠诚感、育人能力、压力承受能力、治学严谨。主要反映了护理“双师型”教师的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职业态度及教学态度,所以我们命名为职业素质。
   公共因子5包含:统筹规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危机管理能力、协作意识、同理心、沟通能力、人际关系。主要反映了护理“双师型”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所以我们命名为团队精神。
   依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将5个公共因子作为护理“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的5个维度,将每个维度包含的胜任力要素的均值进行累加再取平均值,得到每个维度胜任力特征得分,计算出每个维度的权重(如表4-8),从而为后续的胜任特征建模提供权重依据。
   4.护理“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
   依据上述研究结论,建立护理“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见表5所示。
   综上所述,本文以胜任力理论为依据,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因子分析等方法构建护理“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为中等职业院校选拔、培养护理“双师型”教师提供新的工具和指导,可以为职业院校选拔、培训和评价“双师型”教师提供客观依据,提升中职“双师型”教师胜任能力,从而提高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学及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瑞.护理“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以湖南省H职业院校为例[D].衡阳:南华大学,2014:23-37.
   [2]Pijl-Zieber EM,Barton S,Konlin J,etc.Competenceand competency based nursing education:finding our way through the issues[J]. Nurs Educ Today,2014,34(5):676-678.
   [3]張颖,蒋永忠,黄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64.
   [4]祝睿.护理双师素质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2015(4):83-87.
   [5]谢玲,佘静,郭轶,等.高职医学院校妇产科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与意义[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1):114-116.
   [6]高星.“双师型”护理教师资格考评体系的构建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09.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89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