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家园合作在幼儿礼仪教育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前,礼仪教育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幼儿期正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对幼儿礼仪教育开展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并在分析当前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家园合作背景下幼儿礼仪教育开展的具体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家园合作 幼儿 礼仪教育
  进入新时代后,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人们对幼儿礼仪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了解幼儿礼仪教育开展的重要意义,并通过相关措施的实施,将家园合作落到实处,提高幼儿礼仪意识,规范其言谈举止,从而为其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一、开展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文明礼仪不仅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这一角度来看,加强幼儿礼仪教育既是继承民族美德的要求,也是引导幼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认同与践行的需求。在成长过程中,幼儿只有讲礼貌、懂文明,才能逐渐成长为可以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因此,必须在幼儿阶段做好礼仪教育工作,引导其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幼儿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礼仪教育重视度不足
  通过调查可知,大部分家长因为工作繁忙,缺乏对礼仪教育的重视,并且仅对幼儿身体健康情况、饮食情况以及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在出现不良行为时,家长无法及时纠正。同时,一些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无法为幼儿做出榜样,会严重影响幼儿的礼仪意识与行为。
  (二)教师教育缺乏连贯性
  在理论层面上,幼儿园教育指的是在了解幼儿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家园双向交流来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并遵循连贯性与一致性原则,对幼儿生活能力与礼仪修养进行培养。但在实际的幼儿礼仪教育中,由于体系环节的缺乏,教师教育活动的开展是断断续续的。
  (三)幼儿园指导不足
  在具体合作中,由于忽略了平等性,幼儿园通常会对家长管理积极性进行削弱。同时,教师指导不足也会导致家长不知道怎样教育幼儿礼仪,不利于幼儿文明礼仪意识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家园合作背景下幼儿礼仪教育开展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环境
  对幼儿而言,父母是最好的老师。而在实际教育中,幼儿受到年龄的限制,并不具备独立自主的思维系统,所以其经常会对教师或父母平时打招呼、与人相处方式等进行详细观察,并进行一定的模仿。因此,在家园合作背景下的幼儿礼仪教育中,教师与父母必须重视言传身教,严格规范自身行为,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并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幼儿正确认识礼仪知识、模仿规范礼仪行为、养成良好礼仪习惯。以人教版《幼儿文明礼仪画丛》中的《熊猫的客人》为例,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与分析,让幼儿明确小白兔有礼貌而小黑熊没礼貌的具体事例,之后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在实际扮演过程中了解到讲礼貌的重要性。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则可以带领幼儿到朋友家做客,并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让幼儿学会简单的礼貌用语与礼节,如轻轻敲门、礼貌问候、不随便插嘴、不乱拿东西以及礼貌告别等。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幼儿就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与言谈,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要想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环境,幼儿园应该精心布置活动操场、过道墙面等场所,从整体上对礼仪教育环境进行规划。例如,幼儿园可以将排队、安静以及洗手等礼仪知识以图片的方式张贴在阅览室、午睡室等场合,让幼儿养成良好礼仪习惯;其还能够通过礼仪教育故事的讲解,让幼儿掌握部分礼仪知识。同时,家长也可以在家中张贴礼仪连环画或者是让幼儿阅读一些简单的礼仪书籍,引导其正确认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对幼儿日常较好的行为进行表扬,为其更好学习礼仪知识提供动力。
  (二)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其形成终身受益的情感、态度、品质以及能力是幼儿教育最终目的。因此,在家园合作背景下,教师应该把礼仪教育融入到各种教育活动中,让幼儿时刻接受礼仪教育的熏陶,以此来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文明。
  首先,应该把礼仪教育融入到一日活动中。良好礼仪形成是一个漫长过程,而一味的说教是无法达到理想教育效果的,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必须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以轮换的方式在门口迎接其他幼儿与家长,并要求其合理使用礼貌用语。一段时间后,班级中的所有孩子都可以通过切身体会来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
  其次,要把礼仪教育融入到游戏活动中。对幼儿阶段的孩子而言,游戏是其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将礼仪教育与幼儿喜欢的游戏相结合,不但可以促进幼儿礼仪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提升,还能够让其对正确礼仪知识进行深刻認识。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幼儿文明礼仪画丛》中的《当好小主人》时,教师可以让幼儿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娃娃家”这一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了解到主人见到客人时应该使用请进、请坐等用语;招待客人时可以使用请喝水、请吃水果等用语;而在客人离开时,则应该使用欢迎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最后,应该把礼仪教育融入到节日活动中。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以节日为主题,开展一些集体性的活动,从而增强幼儿礼仪教育的效率。例如,在母亲节时,教师可以开展妈妈的节日、我与妈妈之间的故事等活动,加强幼儿对母亲的认识,并切实感受到母亲的爱。同时,还可以让幼儿以多样化的形式向母亲表达爱意,如自制礼物、拥抱等。
  (三)加强家长参与度
  一方面,应该积极开展每周儿歌与评比活动,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礼仪教育中。幼儿园应该举办每周儿歌活动,让家长学会配合孩子,并增强其礼仪意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礼仪教育与日常生活有效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幼儿加强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同时,还应该对幼儿外在行为与内在情感一致性进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其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这一方式,让家长了解到儿歌教育的目的与给幼儿成长带来的影响,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实现高效的家园合作。另外,幼儿园还可以通过行为标兵评选的方式,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的礼仪教育中,并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为幼儿做出正确榜样,以此来培养幼儿的文明言行与优秀品质。
  另一方面,应该积极开展亲子活动。为了加强家长与幼儿对礼仪教育的重视性,幼儿园还应该开展多样化的亲子活动,增强幼儿的礼仪意识。例如,在亲子礼仪活动中,家长与幼儿可以表演《礼貌歌》《你好》等节目,将自身对文明礼仪的理解表达出来。同时,幼儿园还可以通过请家长当编外教师的方式,让其参与到礼仪教育中。例如,幼儿园可以请家长对《小乌鸦爱妈妈》进行讲解,引导幼儿学会感恩。之后,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到父母工作很辛苦,在妈妈做好饭菜时,应该说声谢谢;在穿上干净衣服时,幼儿要说妈妈辛苦了。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增强幼儿感恩意识,让其自觉对亲人与社会进行回报,还能够激发家长参与礼仪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将家园合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家园合作在幼儿礼仪教育中的运用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必须重视礼仪教育,并通过营造良好环境、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以及加强家长参与度等方法,提高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增强幼儿礼仪修养,从而促进其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小班行为礼仪教育的启发[J].读与写,2017,(11) :223.
  [2]周悦萍.结合一日活动渗透礼仪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成才之路,2017,(20) :10.
  [3]刘敏.为幼儿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幼儿礼仪教育策略探讨[J].赤子,2016,(24) :2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54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