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1世纪江苏省作曲家作品集群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主要对21世纪以来江苏省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作品进行集群研究,并对其可行性进行探究。以江苏省作为研究对象的空间线索,以21世纪以来创作的音乐作品作为时间线索进行分析研究。文章分别从集群研究的概念、研究群体界定、研究的实施进行论证分析,以揭示新时期音乐创作的形态与整体发展方向。希望能够对新世纪音乐创作的整体研究形成一个区域化论证,为我国音乐创作的体系化研究提供微薄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21世纪音乐创作;江苏作曲家;集群研究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教育的全面发展,音乐艺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无论是音乐创作、表演还是相关的学术研究都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在这个音乐高度繁荣的时期产生了大量题材新颖、风格迥异的优秀音乐作品。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通讯与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知识的传播、学术交流以及资料的获取变得更加容易而快捷。音乐作品的创作可谓进入了一个快车道时代,作品创作的速度和数量都是前所未有的。迄今为止,我国新世纪音乐创作的发展已经有19个年头,经过这段时期长足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且类型丰富的优秀音乐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作曲家个人成果的展示,也是该时期整体音乐创作风格和艺术特征的缩影。其对我国音乐史学、音乐创作、音乐教育、演唱演奏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研究的内容。因此,进行21世纪音乐创作的研究对新时期整体音乐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作曲家作品集群研究的观念
  对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作品进行集群研究,并不是针对某一位作曲家的某一部作品技法或创作风格进行系统化的深入研究分析,而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或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对所有相关作曲家的创作方向和音乐作品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分析。通过对不同作曲家的创作方向、作品题材、类型风格进行横向对比研究,并以此内容为重要参数进行整体形态的论证分析,对音乐创作中发展最为集中的作品类型进行重点关注和系统分析。
  从集群研究的可行性角度来考虑,需要设定一个有效的时间和区域范围。而江苏省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民间音乐资源丰富,有着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其现代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发展均走在全国前列。20世纪,江苏音乐文化教育的发展可谓人才辈出,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演奏家。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和音乐理论著作,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1世纪,江苏的经济文化与艺术教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音乐创作的发展也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虽然这一时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文献资料和系统的整理,我们对部分作曲家及其音乐作品的风格、类型以及创作技法等方面还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对新时期江苏省音乐家及其创作的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搜集整理变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群体的界定
  研究群体主要由作曲家和创作的音乐作品两个要素构成。明确研究目标首先要对研究的群体进行一个科学系统的划分。可以从区域性、专业性、特殊性方面对作曲家和作品进行类型的划分。
  (一)區域性界定
  由于研究的区域设定在江苏省,可划分为两个群体类型:一种是江苏籍作曲家,是指出生在江苏省的作曲家,即便作曲家本人现在不在江苏省工作或学习,其创作的音乐作品仍算为江苏籍作曲家作品进行调研。在作曲家的成长过程中,其生活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等综合背景因素,都会成为作曲家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作曲家日后的创作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江苏省历史悠久、艺术文化底蕴深厚、本土音乐文化极为丰富,为作曲家的创作提供了直接的创作素材。
  而另一种研究对象则是其他省份籍贯的作曲家,由于长期在江苏省工作学习或定居,必然会受江苏本土文化的影响,形成创作理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在这一时期内其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必然会有江苏音乐文化的烙印。其创作成果和相关的研究,也该被视为该地区的创作成果加以研究。
  (二)专业性角度界定
  音乐的创作是一种技术创作,也是一种心灵化的创作。在音乐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任何人在具备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进行音乐创作。而从专业的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划分,可以更好地掌握研究对象的创作方向。
  1.专业作曲家
  这一类研究对象通常是指工作在一些音乐科研究机构、专业音乐教学机构或是艺术团体,专门从事音乐创作的作曲家,有着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他们有着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创作的音乐作品往往富有较强的技术性和艺术表现性,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2.高校音乐教师
  这个群体主要是指在高校从事一线音乐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教师。其中,一部分人员是专门从事作曲和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的教师,也有其他教学岗位上的教师。在长期的音乐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积累和创作了一定数量的音乐作品。由于高校既是教学机构也是科学研究机构,人员体制完备且相对稳定,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和相关研究成果的资料比较全面。因此,对这一类创作群体的调研,包括音乐创作成果的整理和编辑会相对比较系统。
  3.演奏型创作群体
  主要是指具有一定音乐创作能力的演奏家和歌唱家。他们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演唱演奏经验,对作品艺术表现上也有着更为直观而深刻的体会,甚至是在某些技巧的表现上比专业作曲家更为精准。他们结合多年来的自身演唱和演奏特点,创作了一定数量的专业化声乐和器乐作品,有的演奏家还有自己的音乐作品系列曲集。无可否认,许多专业作曲家其前身就是优秀的演奏家和歌唱家。
  (三)特殊音乐创作群体   新时期江苏省音乐作品的集群研究应该集思广益,对研究范围内存在的一切人员和作品都应该细致调研,这样才能形成全面完整的研究体系。江苏民间音乐创作群体和流行音乐创作群体以及创作的音乐作品,是新世纪音乐作品群体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
  1.民间音乐创作群体
  主要是指一些从事地方民间音乐创作的人员。他们有些工作在江苏省内地方民间音乐团体,有些则是活跃在乡间的民间艺人。他们在长期的民间音乐实践中,不仅保持了民间音乐的原有风貌,同时根据时代的变迁在不断地创新发展。他们创作的音乐作品不仅是新时期江苏本土音乐的代表,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态传承中的瑰宝,对研究区域民间音乐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学术科研价值。
  2.流行音乐创作群体
  我国21世纪的流行音乐发展迅猛,其传播的广泛程度和影响力是空前的。从其发展的整体规模、参与的人数以及人们的喜爱程度来看,已然成为当今音乐发展的主流。在此背景的推动下,出现了一大批专门从事流行音乐编创的音乐制作人。所创作的音乐形式也是多样的,有流行歌曲、流行器樂作品、影视音乐、广告音乐等。作品在创作技术上日趋复杂化、专业化,呈现出精良的编配效果,正在逐渐缩小与专业化音乐创作的差距。此外,该群体还大量采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进行创作,不仅实现了传统艺术与现代音乐语言的完美融合,也极大地拓展了音乐创作的空间。因此,流行音乐创作群体是我国21世纪音乐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对该群体作品进行研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研究的实施
  对作曲家作品集群研究需要对作曲家的个体信息进行整理,形成全面的文献综述。核心是对创作的音乐作品进行综合编辑整理,根据创作集中与分布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尽可能做到调研信息的翔实准确。
  按照作曲家群体人员分类进行信息定位,对人员的数量、分布情况、现状做信息统计。可通过江苏省内的权威音乐机构进行人员信息的初步调研,如江苏省音乐家协会、江苏省各级的艺术研究所、江苏省高校的音乐教学单位以及地方群众艺术馆。也可以通过中国知网著作、作品集为检索进行作曲家信息的再搜集。对已知作曲家的信息收集会相对顺利一些,而对未知作曲家的资料信息收集则需要通过互联网和媒体以及一切资源进行挖掘式调查,甚至要到各个艺术团体或民间演出团体进行实地调查。对作曲家个人信息进行全面文献整理,包括作曲家学习与生活经历、创作研究的领域、创作构思、作品的数量、名称、类型等进行全方位的文献综述。
  在文献资料落实的情况下,要对作品的乐谱进行编辑整理并进行系统化分析研究。乐谱是作品研究中最具核心价值的内容,只有通过对乐谱的具体分析和研究,才能解释作品之中蕴含的技法与创作内涵,为作品的集群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一方面可以从宏观上通过数据系统分析近年来的音乐创作主要集中的领域、发展变化情况、整体风格趋势的发展,归纳总结江苏省新世纪的音乐创作整体发展情况;另一个方面则是对作品乐谱进行分类研究,可将乐谱按照类型分项整理和编辑成为作品曲集,如21世纪江苏作曲家钢琴音乐作品、交响音乐作品、艺术歌曲或民歌作品曲集等。这些曲集的形成是作品集群研究的实体研究成果,为后期的演唱演奏以及专项创作研究提供了直观的音乐研究素材。系列作品的专项分析研究,可以对音乐创作的背景、综合技法、多种元素的运用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以揭示相同创作领域中求同存异的发展和整体的创作规律。
  对21世纪江苏作曲家音乐作品的集群研究,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创作人员的增加,还会有更多新的作品不断问世,研究的内容还会不断的扩大和丰富。它既是我国20世纪音乐创作研究体系的延伸,又是区域化创作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有着较为现实的社会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四、结语
  音乐作品的创作是作曲家个人才华的集中体现,是这个时代精神风貌的缩影,也是人类精神文明共同的财富。我们研究新时期的音乐作品,不仅是为了收集文献资料,总结创作理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能丰富我们研究的内容,拓展我们的研究视野,推动演奏、演唱、音乐教育、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等研究的全方面发展。相信随着音乐创作理念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一定会有更多富有时代气息、民族精神的优秀音乐作品出现,从而推动我国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众.中国音乐理论学科现状与未来——对国家艺术基金音乐理论人才培养作曲家技术风格研究专题的观察与思考[J].音乐生活,2018.
  [2]黄橙橙.“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讨会会议综述[J].中国音乐,2011(1).
  [3]周勤如.面向未来的中国作曲人才培养[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7(11).
  [4]冯勇.21世纪音乐的新现象及其特征[J].音乐天地,2012(8).
  [5]钱仁平.新世纪音乐创作前瞻[J].艺术评论,2004(4).
  [6]汪申申.关于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问题的两点思考 [J].人民音乐,1999(8).
  作者简介:王矛(1976—)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作曲技术理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13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