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汽车机械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汽车机械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经汽车工程学院各专业学生的实践,该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与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动手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等,为同学们以后走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汽车机械基础;教学改革;实践;探讨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23.163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内容繁多,包括汽车常用材料、汽车识图基础、极限与配合、力学基础、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等内容[1]。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等汽车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平台课,内容比较枯燥。如果按以前的教学方法,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采用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不感兴趣,且记忆不深刻,很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学生的需求。因此,在该门课教学中我们进行了教学改革,采用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行动导向教學法”进行教学,经过教学实践,这种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设想
   现代企业不仅需要学生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组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将学生素质培养、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主持者,让学生们互相讨论、互相授课,从而使他们互为老师、互为学生。主角从教师变为了学生。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且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2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
  2.1 采用小组协作方式教学
   《汽车机械基础》知识点多,我们课程组在课前都会精心备课、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出一个个小任务,将学生按5~6个成员一组分成小组,并将任务书先下发给小组成员。比如学习静力学部分时,我们给同学们设计的任务是对汽车的活塞连杆机构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各小组由组长负责,根据完成任务的需要,自己拟定学习相关知识的内容与计划。为了完成任务,同学们会主动看书,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或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同时对资料进行整合。到了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小组每位成员表述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参与讨论,提出各种创意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由每组派出一位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成果,再让小组之间互相评价、补充不足内容或说出自己不同的结论,整个学生讲述的时间由教师控制在15分钟左右,最后针对学生的一些疑惑或是无法解答的问题,由教师进行解答,并且由教师对整个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和评价。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对于静力学部分学习的内容包括静力学概念、受力分析方法等都能很好地了解,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会更加透彻、记忆也会非常深刻。
  2.2 采用小组竞赛方式教学
   除了让学生根据具体的任务进行学习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同学们在各小组之间进行一些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小比赛设计类项目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液压传动部分时,老师会引导同学们设计汽车举升机的液压传动系统[2],进行小组竞赛。同学们为了取得好名次,在设计的过程中,个个争先,兴趣盎然,自己画图、修改,不但弄懂了液压传动系统的原理,还培养了动手、动眼、动嘴、动耳和动脑全方位能力,以及创新设计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学生设计讨论用时间较多,教师要能够很好地掌控课堂。
  2.3 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互换角色,教师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比如,在学习齿轮传动部分,教师在课前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把汽车变速器中的齿轮传动教学视频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前练习,自主学习知识。到了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完成两个小任务,一是绘制齿轮运动的机构简图,二是由不同档位的齿轮啮合计算出不同的传动比[3]。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主要以提问、协作讨论的形式进行。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发言,充分与同学进行互动、讨论、协作交流,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较高。课后总结和扩展也是知识固化的一部分,如果课堂的时间不足,部分学生没有完成项目任务的话,可以让他们在课后完成;已经完成项目任务的学生老师再布置扩展部分的内容,以达到个性化学习的目的。最终,学生将各自的任务完成情况展示上传到教学平台,供同学们互相学习,同时也便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
  2.4 让学生制作小模型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课程内容,给学生布置制作小模型的课后作业,从学生实物准备、制作等过程加强巡视指导,同时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对大部分同学制作简单的模型,而对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让他们进行创造性制作,利如:学习机构部分的内容时,根据同学们的能力水平,老师让学生课余分组制作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4],或者让同学制作复杂的内燃机模型。制作完成之后,每组派代表在课堂上讲解设计思路、制作过程,同时对制作的机构进行运动演示。最后老师总结点评。通过制作模型,同学们不断对机构部分内容理解了,而且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到起来了。
  2.5 到汽车企业见习
   教学要与企业接轨、与先进技术接轨。为了让同学们了解现代企业的生产流程,以及加工制造最先进的方法,《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组利用地处汽车城的优势,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汽车制造企业如东风泵业有限公司、湖北三环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东风商用车总装配厂进行见习,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见习之后,同学们对机械传动、汽车零部件加工方法、汽车总装等内容有了更直观形象的认识,能更好地理解《汽车机械基础》的课程内容。   3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3.1 对教师的要求
   一是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由于教学改革采用了行动导向教学,要求学生大量查找资料,从而会涉及到很广泛的知识范围,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使知识储备能够满足学生咨询的需求。教师与各小组成员之间在课下要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为课堂学习做好相应的准备。
   二是教师要对课堂进行优化设计。学生的讨论、讲述、老师的点评环节都是课堂的一部分,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内容,使学生更好地把握重难点,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领悟、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这需要教师对课堂进行优化设计,并能有效地掌控课堂。
  3.2 学生的改变
   通过《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学生学习变得主动了。同时为了完成一个个小任务,学生需要查阅资料,使学生扩展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
   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加了。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充分发挥了个人能力,明确了自己的位置与责任,充分体会到了团队合作、头脑风暴的力量[5],为以后适应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
   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通过本门课设计项目中的亲自动手画图设计、研究思路的过程;小制作项目中学生从设计到亲自找材料制作实物模型的过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的交流能力提升了。通过小组讨论、上台讲述等训练内容,每个学生的口才变好了,互相交流的能力、表达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4 结束语
   通过《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体会到,在教学中,只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体现现代高职的教育思想与理念,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给了学生明确的任务目标,使他们有事可做并学会了如何做;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对书本知识加深了,理解并懂得了怎样灵活地应用这些知识。通过汽车工程学院近几届学生的实践,教学改革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与设计能力、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动手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等,为同学们日后走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宁.高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轻工科技,2013(08):177-178.
  [2]石红霞,徐东,于燕玲.汽車机械基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285.
  [3]康国初.汽车机械基础[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194.
  [4]蔡广新.汽车机械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28.
  [5]乔书杰,王雪梅.高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J].高教论坛,2013(9上):183.
  作者简介:于燕玲(1969-),女,河南济源人,硕士,教学督导,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汽车工程技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91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