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现状和提升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对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了目前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职教育特点,介绍了提升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23.187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除了依靠政府的科学规划,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成长最直接有效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高职教师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道德情操的能力、指导学生解决工作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对高职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出现了新的挑战。高职教师通过提升职业能力,能够深刻认识到高职教育的价值,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趋势。
  1 目前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职业能力的理解不够全面
   有些高职院校教师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认真备课上课,通过课堂教学,把教材中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忽略了高职教育有其自身独特的教学方法,放松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養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高职课程的设置和学生将来要面对的工作岗位紧密相连,教学训练的过程类似于企业的生产过程,所以在高职教学活动中,不能重理论轻实践,忽略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师自身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充分的想象力,细致的观察力。组织教学时,要具备足够的创造力和逻辑思辨力,对高职教育教学的培养方式,学习规律,学生特点有深刻认知,在不同情境的教学场所,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从知识和心理两个层面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
  1.2 对职业能力的考核不够科学
   高职院校通常都制定了对本校教师职业能力的考核制度,考核角度主要涵盖了教学任务,科研水平,技能竞赛和学生管理等方面。但是在这几个方面中,教学任务的考核,往往简化成了教学工作量的考核,技能竞赛只有少部分师生参与,学生管理考核也并非针对全体教师,于是科研水平考核成了覆盖面最广,最容易量化的指标。有些教师教学能力强,传授知识深入浅出,备受学生和同行好评,但是科研业绩不突出,就不容易崭露头角。考核制度不够科学,会形成片面的导向,导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师能力的全面发展。现在有些学校也在制定政策,力争全方位考核教师能力,科学导向,促进教师能力均衡发展,但是外界评价一所高职院校的办学成就,往往还带有惯性,过于看重学校整体的科研水平,导致改进的考核机制在执行过程中打折扣有偏差。
   高职院校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往往是移植普通高校的评审标准稍加修改。比如,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刊物级别一般都会成为衡量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标准。而最能体现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比如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编写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教材,教师在企业行业的影响力等客观实际重要因素,却没有被纳入职称评审的考量。
  1.3 对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高职院校在招聘新教师时,并没有体现出与普通高等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往往还是重学历,轻阅历,把具备研究生学历作为准入条件,而并不太重视是否具有企业行业一线的实际工作经历。招聘来的新教师,通过程式化的岗前培训,通过了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考试和学校教学能力测试,便可以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程序上具备了走上讲台的资格。完成这样入职培训的新教师,对实际企业的职场文化,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了解不够,难以完成高职院校面向生产一线的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由培训者制定教学计划,而被培训者缺乏什么能力,需要提高什么能力,缺乏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训方案。校企合作中的培训,比如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企业的积极性不强,学校的考核机制不完善,使得培训往往流于形式。校内培训,比如公开课示范课,教学论坛等活动没有积极有效开展,校内实训车间本是最便捷的培训资源,没得到有效利用。
   教师自身关注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往往是为了满足职称评审的需要,当职称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太在意职业能力的继续进步。学校对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安排不多,投入不够,这就使得教师职业能力处于个体化粗放型发展,而非有计划的全面系统性提升状态。
  2 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2.1 深入企业培养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要充分调研,努力发掘跟学校专业吻合的行业先进企业,认真筛选管理水平、技术能力和企业文化都优秀的企业,建设成自己的教师培训基地。让不同职称、不同年龄、每个专业的教师都能找到对口企业,深入学习。在政策设计上,确保每位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企业工作,跟踪最新的行业动态、研发方向、生产工艺,从企业获取信息,反馈到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再去助力企业发展。
   教师要带着任务和问题去企业,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岗位要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将企业的操作规范、管理方式,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理实一体,知行合一。
   学校要联合企业加强对教师参与企业工作过程的管理。从计划安排、过程监督、事后验收等方面,着重考察教师下企业成效。看是否通过企业锻炼,真正具备了工程实践能力,看有没有参与产品研发设计、工艺流程制定或产品生产的过程,真正像员工一样融入企业。
   学校要对教师参与企业工作提供政策保障,确保教师有动力去企业,有收获回学校,整个锻炼过程有成效。还要提供经费保障,奖惩分明,确保教师去企业,认真工作学有所成的,收入会增加,人浮于事的有惩罚。通过一系列配套措施,让教师深入企业一段时间后,实践能力有显著提高。   2.2 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
   高职教育有自身的特点,所以不能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考核高职教师。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有高职特色的、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教师的方式。比如,教师通过企业锻炼,帮助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在行业中树立了影响力。比如,教师参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将企业的岗位技能和本专业的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开发出了适合校企双方的特色培训教材。类似这些取得教育教学显著效果的成绩,应当被作为职称评审和业绩考核的重要因素。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一旦确立,就会成为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风向标和指挥棒。既能调动教师主动提升能力的热情,又能有针对性地让教师对照参考,查缺补漏,不断完善自我。激励机制要覆盖全面,对教学、科研、竞赛、学生管理等多方面都要兼顾,不能厚此薄彼,才能有效激发教师全面提升职业能力的动力,让教师目标清晰,主动规划一幅职业发展的蓝图。
  (下转第176页)
  (上接第203页)
  2.3 提高职业素养强化发展观念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学生的要求如此,教师更应该达到这个目标。成为双师型的能工巧匠,應当作为高职教师能力提升的重要目标,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方式不同于其他院校的重要特征,更是高职院校教师的特色所在。
   高职院校应引导教师树立能力提升意识,强化发展观念。对当前不断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有清醒的认识,能够通过学习和对比,找出自身差距和存在的问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提高职业能力的路径。教师不仅要注重所传授知识的正确性、系统性,还要关注知识的新颖性和实用性,把学生培养成贴近企业一线,能力可靠,适应岗位快的有用之才。教师除了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展学习范围,了解学生的心理、爱好、职业规划,不断总结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做到教书和育人齐头并进。
  3 结语
   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开展多种渠道和方式的职业能力培训,加强校企合作,在实践中提升教师职业能力。高职教师应积极跟踪教育教学发展方向,面向更高要求,不断寻找差距,努力学习进步,提高自身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福珍.试析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路径和策略[J].市场论坛,2018(11):99-101.
  [2]梁苏,杨富.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问题及路径[J].职业时空,2015(12):16-19.
  [3]朱春福,贺峦.现代学徒制视野下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现状及提高路径探索[J].职业时空,2016(08):46-48.
  作者简介:陈远(1981-),男,安徽淮北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91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