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历史“415”模式课堂解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的关键则在于课堂教学改革。2012年,笔者所在的深圳市翠园中学,在广泛学习并结合本地、本校教育教学实际的基础上,开始实施“415”模式课改,其宗旨是“解放老师,解放学生,让教师教得更轻松,让学生学得更快乐”。“415”课堂教学模式,其中的“4”是指目标展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当堂训练4个环节;“15”是指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主讲时间不超过15分钟,其他时间完全、大胆地交给学生。本文以“415”课堂教学模式为基础,通过对一节历史课《探寻新航路》课堂教学的反思,探索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和素养,不断积累教师课改的实践经验。
  模式有套路,环节有比重
  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喚醒。”
  在《探寻新航路》这节历史课上,笔者运用“415”模式进行教学设计:首先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梳理知识脉络之后,独立自主完成导学案,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改互评,以此对基础知识建立系统框架,通过练习得到巩固。前两个环节,学生经过两年的训练,已经“轻车熟路”,能够在15分钟内较为有序、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接下来的两个环节“合作探究和考点巩固”,主旨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综合能力,需要教师与学生产生更多的互动,因此,这两个环节所占的课堂比重会更高。
  承接有升华,材料有情境
  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会体现于课堂导语的承接性。这节课的课前、课中、结课三个环节,笔者围绕课程主题做了以下处理:首先,在讲新课《探寻新航路》之前,笔者安排学生对上一课的考点进行了回顾。一前一后的课程,用一位历史学家的名言作为承接——“‘文艺复兴让我们发现了人,新航路的开辟让我们发现了世界’,来吧!大家一起走进15、16世纪航海家的世界。”然后,对于课程中间两个环节的承接,笔者展示了一幅世界航海图,并用一句网络名言烘托课堂氛围:“面对如此浩瀚的海洋,航海家们兴奋地喊道: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最后,通过巩固考点承接课程的结束:“航海家拼尽全力甚至是生命的代价,让我们发现了世界,请大家积极创造机会,迈开脚步去看看吧。”这样,通过三个环节的教学,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教学内容的材料就像烹饪的佐料,不在量多而在恰到好处。
  其一,课前分析教材得出,书本中的材料以客观历史评述为主,完成“感受和学习欧洲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富有情感的典型事例作为补充。笔者节选了一位航海家的日记:“航行中我们与老鼠争抢食物,最后老鼠竟也成了食物……”学生们在课堂上不禁发出感叹,“哇,原来他们这么辛苦!”
  其二,教学目标中有一项“知道西方航海家的具体航程”,对于这类需要强记熟背的考点,笔者用谐音顺口溜的材料,减弱对学生产生的压力和枯燥感:“弟弟(迪亚士)到非洲;哥哥(哥伦布)去美洲;大家嘛(达伽马)到印度;卖着轮船(麦哲伦)环球走。”
  其三,课程主要讲解西方航海家,笔者认为此时附加上另一个中考考点作为课堂延伸,可谓恰到好处。列举一张表格,将郑和与麦哲伦船队从时间、规模、范围等维度作比较,使学生对中国航海家的精神佩服至极,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问题有价值,参与有梯度
  把课堂留给学生,这是“415”课堂的精髓所在。在这节课上,笔者设计了3个合作探究的问题:①发挥你的想象力,探讨航海家们在航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②根据课本材料,列举西方航海家的航行史实。③假如你是学校期中历史考试命题人,依据这幅图,编写你认为有深度或值得思考的题目并附答案。
  从探究能力要求的角度分析,这三个题是逐渐递增的。因为解决的方法由最初的全组讨论,升级为个人自主查阅,最后需要学生运用发散性的思维进行整合与归纳,才能对知识进行由浅至深的梳理。
  从学生参与的角度分析,这三个题目有效参与的受众面很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有选择地参与、完成,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学习活动。同时,学生还可以进行多角色的互换。例如第三题,笔者要求学生不仅要设计出题目还要自拟答案。这样做,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严谨态度;另一方面,学生还可以自己当老师,把自己编好的题目请其他同学来回答。
  从课堂师生互动的角度分析,这三个题目对教师、学生现场的把控和反应都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最后一个题目,只有一幅图和一句话,学生刚开始讨论得出的结果是五花八门,笔者在学生的答案里捕捉信息点,进行反问、追问,引导学生把教学目标要求的知识点完整地总结了出来。在现场能感受到学生在与教师频繁的互动中,对知识产生了一种自主性的追求。
  参考文献
  王啸.教育人学——当代教育学的人学路向[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初中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32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