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表演”对声乐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一场音乐会落下帷幕之时,观众们也许还沉浸于歌唱家的精彩演唱之中。那么,此时的观众脑海中还会留有什么?是歌唱家华丽的声音技巧还是精湛的演技?这些都有可能。华丽的技巧、精湛的演技、完美的选曲是一台成功音乐会的组成标准。那么,对于广大声乐学习者和爱好者来说呢?我们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究竟该如何把握声音技巧的学习和演技的磨练?充分的“表演”究竟对声乐有帮助还是有所影响?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浅析“表演”对歌唱学习及舞台实践的影响。
  【关键词】演技磨练;声音技巧 ;声乐学习;舞台实践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在今天的中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业余生活也更加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观看音乐会,甚至开始专业化的音乐学习。而在这些音乐追求者中,声乐学生的数量尤为庞大。在中国,当前的声乐演唱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三种风格既有关联又略有不同,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现代意义上的流行音乐兴起于19世纪的欧美工业化城市,那时的音乐形式只是通俗化的古典音乐和精雅化的民间音乐。到20世纪后,流行音乐才逐渐产生了一些独有的体裁如爵士乐、摇滚乐。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流行音乐之父”黎锦晖的推动下,流行音乐终于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而后发展至今,成为人民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美声唱法起源于欧洲,从最初以著名的《格里高利圣咏》为源头的宗教音乐,到13世纪中期欧洲进入复调音乐时代、单声部的突破、“阉人歌手”的出现,这些都奠定了美声唱法的基础。18世纪后期大歌剧时代的出现,19世纪浪漫主义的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各种风格与流派的竞争中美声唱法也日趋科学与完善。终于在20世纪初,随着“学堂乐歌”时代的到来,美声唱法也开始走入了中国人的视野中。时至今日,中国美声唱法的代表人物戴玉强、魏松、莫华伦三位大师也组成了“中国三大男高音”组合,他们也是广大美声唱法学习者的榜样。
  民族唱法是我国特有的声乐演唱形式,它产生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之中,它们的演唱形式多以吆喝、呐喊为主。民族唱法是由中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爱好,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歌唱艺术。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表演”对声乐的影响,而通过上述整理可以清晰地看到三种声乐形式在我们生活中的相互交融。所以,在下文的分析中我将不再区分美声、民族、流行,三者同为声乐。在学习流行、美声、民族唱法及舞台实践的过程中,“表演”将对三种声乐形式产生同样的影响。
  一、“表演”对声乐的帮助
  表演是歌唱艺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歌者在歌唱时内心情感的抒发与表现,这种表现不仅体现在声音的技巧上,丰富的表现力也是打动观众的一种手段。本文论述的“表演”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歌唱演唱形式”,而是指对歌曲内容的演绎,对歌曲中角色的塑造、情感的把握和故事情节的演绎。声乐,顾名思义要用技巧创造声音,但一场完美的音乐会怎能只有声音而没有充分的情感表演呢?如我们熟知的“High C之王”帕瓦罗蒂,大家惊叹于他华丽的高音,但更让人沉醉的是他那随着歌曲的跌宕起伏而激情澎湃的心。事物发展既有全局也有局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性质之一。部分的功能受制于整体,但也影响着整体的性质。声乐亦然,所以,在声乐学习与实践中“表演”就是牵动整体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第一點,我们先说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学习声乐初期,身体机能不足,接触各种专业名词时间短、认知少,这些都可能会成为学习过程中阻碍进步的因素。在声乐教育越来越系统化的今天,有经验的声乐老师不单会指导学生的声音,还会引导学生“以情带声”。在枣庄学院乔相钧老师发表的《影响声乐教学与表演的心理因素分析》一文中提到:“声乐艺术表演,讲究得是‘技艺结合’,表演时要带动心境与情感结合,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根据心理学角度来看,声乐表演不仅只表演歌曲的演唱技巧, 也同时表达出了歌唱者内心感情世界,歌者可以适当控制调整自己的心理活动来配合声乐表演的演出。在传统声乐教学中,多会出现注重‘唱声’的技巧训练,但是对于演唱时心理活动过程建设未能给予充分关注,这对声乐艺术呈现的表演效果有很大影响”[1]。因此,在声乐学习中,适当地注重“表演”是会对声音训练有帮助的;第二点,在舞台实践中。声音的训练显而易见就是为了在舞台上实践。一场精彩的音乐会必然是歌唱家歌声和演技的共同呈现,比如我们熟知的中国三大男高音。近年来“三大男高音”这一品牌享誉世界,为了在舞台上充分展示“中国的表现力”,戴玉强、魏松、莫华伦三位大师因此改编了许多歌曲,如《三次到你家》《凤阳花鼓》混搭《江南Style》,这些歌曲虽然演唱难度不是很大,但幽默诙谐且带有民族特色的曲风非常适合三位大师的“表演”。“三大男高音”在展现歌声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演技,他们演唱的《凤阳花鼓》成为英国皇家综艺晚会100周年庆典演出中全场唯一得到英国女王“亮灯致意”的节目,并向英联邦及相关国家1.5亿观众进行了转播。这些经典的实例,充分说明了在声乐实践中如果能恰当地配搭“表演”,一定会对演出结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表演”对声乐的不利影响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表演”对于声乐有帮助,自然也会有不利的影响,如果“表演”过度,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在声乐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如果只为了“表演”而全然不顾声音的技巧,可能会起到不好的效果,甚至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薛之谦是最近几年当红的流行歌手,他在网络节目《火星情报局》第二季第九期中向流行音乐前辈巫启贤演唱了自己的成名歌曲《绅士》。歌曲的演唱过程比较完整,在现场调音比较干的情况下薛之谦依然演唱得十分深情,但过后巫启贤点评却说道:“你如果想打动男观众,就要淡定一些”。可见,如果“表演”得用力过猛,未尝是一件好事。
  三、恰当的“表演”是对声乐学习、实践的有力推动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表演”对于声乐的优劣影响,不论是在教学还是舞台实践中,想发挥其优势,避免其劣势,就要做到“表演”的恰当。《今夜无人入睡》是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咏叹调,选自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在无数的演唱版本中,观众公认的最完美版本是1990年帕瓦罗蒂罗马演唱会上的版本。金属质感的高音如劈开乌云的闪电,高潮时眼中饱含泪水。随着交响乐队的最后一个小节结束,帕瓦罗蒂深深地吸气,紧闭双眼,而后缓缓张开,依然沉浸在普契尼的童话世界中。那一刻,仿佛卡拉夫与图兰朵就在他身边。这就是帕瓦罗蒂的伟大,因为他不仅歌声美妙而且演技精湛,恰当地把“声”和“情”合二为一。这便是“歌者仅按谱还声,绳趋尺步,而听者不以为美”[2]。所以,在声乐的学习中,我们要在练习技巧的同时抓住情感,既要练习声音又要磨炼演技,日后争取在实践中能够用恰当的“表演”来推动歌声,真正做到“声情并茂”。
  参考文献
  [1]乔相钧.影响声乐教学与表演的心理因素分析[J].艺术评鉴,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52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