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设计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设计策略应该是当前地理教师的重要话题,本文通过详细阐述多元化的教学设计策略,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地理 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4-0052-01
  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有下面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总体把握,实施达成目标的多元性策略
  地理教学目标是指导地理教学和地理学习的依据。初中地理每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都要以初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初中地理“课程目标”为标准,从三个维度来表述。三维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达成课堂教学多元性目标策略的具体内容。地理教学目标是指导地理教学和地理学习的依据。初中地理每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都要以初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初中地理“课程目标”为标准,从三个维度来表述。三维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达成课堂教学多元性目标策略的具体内容。因此,从总体上把握目标,设计课堂教学时融入目标多元策略理念,是初中地理课堂设计的总线。
  二、注重过程,寻求探究兴趣的持久性策略
  现代心理研究指出: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把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过程不仅有手段的价值,过程本身也具有目的性的价值。这种探究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时一般按照这样的过程模式:一是探究地理问题的提出——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就要重视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二是探究地理问题得以展开——课堂教学的深入,就要“保持”学生的探究兴趣;三是探究的地理问题得以解决——课堂教学的收尾,就要“再现”学生的探究兴趣。只有持久性地在教学设计时寻求立足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性策略,才能使学生保持对学习地理知识和探究地理问题的浓厚兴趣,才能长期保证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调整角色,渗透师生关系的融洽性策略
  新课改提倡的师生关系主要体现在:一是尊师爱生、相互配合;二是民主平等、和谐亲密;三是互动共享、教学双赢;四是转变角色、健全人格。其中第四点是师生融洽关系的核心因素。这种新的对师生关系的定位要求教师转变四种角色:一是由知识的传承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二是由课程的接受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研究者、开发者和设计者;三是由教学的实践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由单一的管理者成为全面发展的启发者、点拨者和激励者。地理新课程要求地理教师的教学角色和行为要调整,那么地理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从传统的只注重个人角色和行为的单极表演的设计误区中解脱出来,讲求语言的艺术策略,实现与学生的互动对话;讲求张扬学生的个性策略,彰显课堂教学的主体;讲求面向全体的平等策略,营造人人参与的民主氛围。使地理课堂教学的设计处处渗透师生情、处处洋溢融洽味。
  四、立足自主,讲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背景下普遍认同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课堂教学培养个体学习的自主性;调动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的互动性;注重课堂教学探究学习的体验性;注重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特征千差万别,地理现象奇妙精彩,地理规律定中有变,地理风情魅力无限。再加上地理新教材图文并茂,将地理知识、地理问题、地理原理设置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观察分析、调查实践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讲求方式方法的多样性策略,才能将教材呈现的各个教学片断较完整地落实到位。在设计时,教师除了要注重引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图表式、问题解决式、案例学习等学习方式方法;通过“感知—理解—应用”的思维过程得出结论;还要对多種方式优化组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大多数学生认知水平,使得教学进程有趣有味,绝大部分学生会参与到教学中去,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五、创设情境,运用信息技术的融合性策略
  “融合”的要求是突出作为整合主动因素的人的地位,并且以实现人与物化的信息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融合。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理想的教育教学环境;融合的重点是利用信息网络资源搭建探究平台,力争使互联网基础知识与教学内容融合、与教学过程融合、与教学其它因素——教师、学生、教材的融合;融合的目的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究,提高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地理教师要把这些信息技术的融合性策略运用到课堂教学设计当中,为教学提供生动、直观的动画图像,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兴趣,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70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