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知行合一”理念下地理学教学案例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在“知行合一”理念的指导下,以行为地理学内容作教学案例,提出了“理论学习-文献阅读-发现问题-实地调研”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知行合一 地理教学 案例设计
  【基金项目】重庆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12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3-0194-02
  1.问题的提出
  教学中“知行合一”思想渊源深远,是在大量古今教育实践检验基础上形成的教育思想精华[1]。我国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指出:“知是行之成,行是知之始”[2],在该思想的指导下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过程的有机融合,是新时期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需求。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3]。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缺少将课堂所学知识用于实际问题分析的实践经验,将很难理解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精髓。鉴于此,在“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提出“理论学习-文献阅读-发现问题-实地调研”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并以行为地理学作为案例进行教学探讨。
  2.行为地理学教学理论分析
  行为地理学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过程、行为空间、区位选择及其发展规律[3],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高校本科地理专业二级学科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既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又是人文现象的研究手段。
  2.1教学设计思路。为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求,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教学导向,运用“理论+案例”的教学模式,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素养。
  2.2知识结构分析。本章内容首先从环境知觉到地理物象、物象评价和外在行为等的机制作用;在此基础上论述人们通勤、购物、交际与闲暇、迁移活动四种常见人类行为空间特征;并通过行为矩阵模型、报偿矩阵模型和消费行为空间模型揭示人类活动空间区位选择与优化的规律性。
  2.3教学目标。依据高等院校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遵循《人文地理学》教学大纲要求,并根据本章知识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人类行为产生过程及机制;(2)理解人类行为的空间过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进行解释;(3)精度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进行实践研究。
  2.4教学重难点重点:人类行为空间过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难点:基于个体的“人”的行为规律时空特征及其实践
  2.5学科认知。通过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调研、撰写研究报告并提出指导实践的可操作性的建议,认识到学科建设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理解本专业的学科特点及其实践应用价值。
  3.“知行合一”理念下行为地理学教学案例设计
  教学过程分为三大板块,其一为理论教学板块,其二是已有研究成果研读,第三是实践教学探究。理论教学板块教学方式与方法相对传统,文章重点论述第三教学板块。
  3.1基础知识和理论教学。行为地理学源于20世纪60年代计量革命和行为革命,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和若干经典模型。计划2-4课时的时间重点介绍行为过程及其区位选择模型,为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3.2已有研究成果研读。教师提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论文3-5篇,供学生精读,并选择其中一篇用1-2节课的时间完成师生共同研读,重点通过选题、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主要结论等方面的研讨,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及过程。
  3.3实践教学探究
  3.3.1选题总体思想。考虑现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结构、数据获取与处理等的可行性以及所需经费,选择大学生这一学生心理认同和共鸣感强的特殊群体,分析大学生消费行为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3.2选题理论依据。行为地理学认为,消费者偏好是反映消费者对不同产品和服务的喜好程度的个性化偏好,是影响市场需求及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由消费者自身行为特征、商业环境、居住环境及社会环境等[3]对整个消费者群体或某个特定群体产生的影响所决定。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从经济水平与来源、消费结构、行为习惯、个性特点等都具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调研对象选定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研究的理论价值,以大学城作为研究区,对大学城商业规划及商业业态选择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3.4 实践教学过程
  3.4.1确定研究内容。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选题,确定本实践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首先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时间特征,选取工作日、周末、节假日分别对各商业街区大学生消费的时间特征进行调研,进而分析大学生消费的日、周、月和年变化规律;其次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空间特征,以大学城作为重点调研区域,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调查、人流量统计等方式对主要商业街区进行调研,得出大学生消费空间行为特征的整体趋势;第三,综合消费水平、消费偏好、性别、年级、专业属性、商业环境等的统计分析,得出影响大学生消费特征的影响因素。
  3.4.2数据获取与分析。主要运用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法进行数据获取与处理。问卷采用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两种方式,并且均为匿名调查,以提高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借助SPSS统计分析方法、ArcGIS空间统计分析工具,直观呈现大学生消费行为时空特征的总体趋势。
  3.4.3消费行为时空特征分析。该部分是实践教学的核心,分别从各高校大学生工作日、周末、节假日入手,分析大学生消费行为时空特征;其次基于性别、年级、消费偏好等分析不同群体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时空特征;第三运用SPSS逻辑回归法分析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时空特征影响因素,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工作日,各高校学生消费时段主要集中在下午和晚上,周末和节假日。无论周末还是工作日,U城、陈家桥后街、熙街都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集聚地。受性别、年级、专业、消费水平、消费偏好的影响,高校学生的消费行为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男生和女生消费的时段、时长趋势都大致相同;消费水平对大学生选择消费的时段影响不大;大学生的消费活动越来越多元化、高级化,渴望更多不同的消费模式。大学城商圈和商业街区未进行统一规划,导致现有商业结构雷同性较高,商业设施过于分散,各商圈对消费对象的定位不明确,导致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求。
  4.结论
  “知行合理”理念下的教学设计相对于传统教学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过程,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效解决了理论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其次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学科领域的科研人才是高校本科生培养目标之一,通过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兴趣和积极性;第三培养学生学科综合运用的能力: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行为地理学理论知识的运用,而且涉及到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以及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的运用,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盛国军,王西兵.基于知行合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山东工商学院为例[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5(2):114-118
  [2]王陽明.王阳明全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 [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刘春霞(1975-),女,山东淄博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区域规划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79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