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乳腺癌术后心理现状与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前乳腺切除术已成为乳腺癌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法,但乳腺癌术后重要器官的缺失给患者带来的自我形态紊乱、情绪障碍、个人价值降低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近年来,人们虽认识到乳癌术后心理问题的重要性,但缺乏完善的防治措施及治疗标准,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通过分析乳癌患者术后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原因,从患者个人、家庭、社会、医疗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促进术后恢复。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心理问题;原因;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6(a)-0192-03
  [Abstract] Currently, mastectomy has become the preferred method to treat breast cancer, but the deletion of vital organs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 bring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such as self-disorder, emotional disorders and low personal value, which exert serious influences o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and quality lo life.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people have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a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but the lack of perfect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rehabilitation standards affects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s and reasons of postoperativ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rom aspects of patients, families, society and medical treatments, which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promot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Key words] Postoperative breast cance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Reasons; Countermeasures
   乳腺癌是女性好發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稍低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但近年来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乳腺癌切除术可以控制病情的蔓延,但术后重要器官的缺损给患者带来的自我形态紊乱、放化疗所带来的情绪障碍、术后长期无法正常工作所带来的个人价值降低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国外调查显示[1],55.1%的乳腺癌患者存在疼痛、66.3%的患者存在情绪紧张、60.7%的患者感到悲伤,但患者的诸多症状没有得到恰当处理,尤其是心理问题易被忽视,进而延误了病情的好转。
   2013—2015年,福建某医院为探讨心理疏导对术后恢复的积极影响,以该院56例乳腺全切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2],结果显示心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术后患者各类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心理疏导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已成为乳腺癌研究领域的新热点。由于心理干预方式众多,专业人员缺乏统一认识、调查研究领域缺乏统一的标准,国内外尚未发现效果显著的心理疗法。通过调查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问题现状并分析原因,从各方面提出解决措施,以帮助乳腺癌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达到术后康复预期目标。
  1  乳腺癌的病因及术后心理问题现状
   研究表明[3],同其他恶性肿瘤类似,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等过程受到多基因、多因素的调控,且具体病因不明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乳腺癌的发病与月经初潮年龄过早、闭经过晚、遗传、肥胖、雌激素等因素相关。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率的7%~10%,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意识的增加和检查手段的进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基数。而对于这一类必须接受手术,伴有或不伴有放化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我们考虑和了解到,由于各种原因如炎性乳癌;HER2强阳性需要使用昂贵的靶向药赫赛汀;雌激素、孕激素受体阳性需要进行内分泌治疗拮抗雌激素从而失去女性化特征;年轻女性患者分化差、分期晚,术后5年生存率较低;她们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也遭受巨大的心理、家庭、社会压力,许多患者由于缺乏正规的心理疏导,会对治疗过程产生抵触,产生不遵从医嘱的现象,这对疾病本身来说就是一个恶性循环;而且如今的医疗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于后两者的关注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得密切。特别是手术治疗后乳腺癌患者出现的自我形象紊乱、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对患者个人及家庭产生了严重影响。
   乳腺癌切除术可致患者心身受创,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及心理问题,苏红革等人[4]曾对这些问题做出讨论:如患者的社会地位降低、家庭经济负担增大、丈夫冷落、被熟人笑话等,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剧增、外界沟通减少、长期积压,消极情绪得不到正确释放,从而出现焦虑、悲观、绝望甚至抑郁等不良情绪。加上术后放化疗时间过长及不良反应明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脱发、肝肾损害等),可致患者精神萎靡、心烦意乱,对生活前途失去希望,出现抵抗心理、配合度下降。种种现象表明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问题异常严峻。   2  术后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分析
   乳腺癌患者术后所出现的心理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如患者自身因素、家庭支持因素、社会因素和医疗因素等。
  2.1  患者自身因素
   年龄是首要因素,年轻患者对生活更加充满激情与希望,乳腺癌的确诊可造成更大的心理冲击,不良心理情绪更易产生。其次是性格,放化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在短期内通常消失,但反应的程度及持续时间具有差异性,通常患者焦虑可增强和延长不良反应。第三是文化程度,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及器官功能锻炼存在认知差异,对专题讲座、宣传栏等教育方式存在需求差异[5],通常文化程度越高,对疾病的認识越足,病情评判的随意性越大,病情稍加重,则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医护配合度下降,此时应因人施教,达到最佳治愈效果。第四是患者的劳动性质,脑力劳动较体力劳动者相比,后者生活琐事繁杂,情绪波动状况明显高于脑力劳动者,放化疗过程中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所带来的情绪波动,后者则不能合理释放。
  2.2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①家庭成员不和谐,亲密度下降,可致成员间缺乏沟通,患者无法获得家属的支持与鼓励,极易出现不良情绪或丧失治疗信心。②家庭成员缺乏对疾病的认识,患者放化疗所出现的一系列恶心、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会致患者判断为治疗效果不理想或病情恶化,家人由于缺乏对疾病的系统认知,不能及时疏导,长期如此可致患者减少治疗甚至放弃。③家庭经济状况差,经济支持是疾病治疗不可或缺的因素,家庭贫困患者时常担心费用来源,无法全身心投入治疗,减少放化疗次数或药物使用通常成为患者节省费用的途径,部分患者甚至放弃治疗。
  2.3  社会因素
   乳腺癌患者在生活中扮演多重角色,多重身份,乳房切除所致的形体改变可让患者遭到异样眼光,害怕恐惧心理随之而来,而患者必须进入社会、适应社会,闲言碎语无法避免,从而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同时,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苗傲霜等人[6]曾在文章中表明:在Ⅱ期和Ⅲ期接受有效临床治疗后的乳腺癌患者中,没有得到社会帮助的患者死亡率比得到社会帮助患者的死亡率高。政府部门对乳腺癌关注度较低,缺乏同类患者相互倾诉与鼓励的平台,乳腺癌宣传教育活动较少,社会群体无法获取同类疾病相关的专业知识及心理演变过程。再者,电视、报纸等媒体对乳腺癌痊愈案例报道不足,媒体平台得不到合理利用。
  2.4  医疗因素
   欧美等发达国家乳腺癌的治疗方式相对丰富,如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甚至免疫疗法,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而国内在乳腺癌研究领域还不够成熟,治疗水平相对较低。大多采用传统的乳房切除术,而人文关怀得不到合理体现,极易致患者术后产生不安恐慌。其次医患沟通不到位,医护人员对乳腺患者宣教不当,术后未能落实心理护理措施,部分医护人员甚至态度恶劣,缺乏人文关怀,使患者产生被轻视心理。再者,社区服务不到位,社区服务中心作为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场所,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是其首要责任,但社区机构往往由于人员短缺,资金投入过少,服务人员经验不足等原因,患者通常得不到及时疏导,极易出现不良情绪。
  3  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3.1  患者自我完善
   ①患者应时常接触美好事物如散步、慢跑、听音乐等,既能提高患者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又能调节不良情绪、走出抑郁阴影,唤起患者对未来的希望,达到辅助治疗目的。②患者淡化外界舆论,转移注意力,投入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丰富自我、树立信心,主动与性格开朗的患者接触,了解其抗争癌症的历程,受其积极影响,促进疾病恢复。临床研究表明[7],情志护理可有效缓解术后焦虑抑郁等不良状态,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同时与医务人员沟通,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避免由于知识缺乏所造成的过分恐惧及担忧。
  3.2  家庭为患者提供支持
   ①家属的支持可增加患者战胜病魔的决心,家属掌握沟通技能,主动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让患者感到自己被需要、被保护,让患者重新审视自己,建立健康向上的心态。②家属主动获取相关知识,了解疾病的详细情况,不仅使患者及家属对治疗及预后有心理准备,避免造成强烈的心理落差,而且有利于医生治疗措施的开展,促进疾病的恢复。③增加家庭经济支持,通过求助、借贷、网络筹集募捐等措施,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治疗费用,免除其后顾之忧。
  3.3  社会为患者提供支持
   北京协和医院曾将16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8],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状况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社会支持状况越好,创伤后成长水平越高。社会支持包括众多方面:①周围人的支持及安慰,让患者更易敞开心扉,倾诉自我,解除心理负担,早日走出疾病阴影。②社会公益机构开设乳腺癌术后服务项目、设立乳腺癌服务机构,专业人士进行宣教,面对面交流,建立亲密关系,亲切交谈,帮助患者释放不良情绪。③通过媒体网络进行乳腺癌相关报道以此建立网络服务平台,让患者了解到不良情绪对乳腺癌的危害,同时提供胸部美容知识,弥补患者乳房缺失的遗憾。
  3.4  提高医疗水平
   医疗水平的提高包括以下方面:①科研人员加强对乳腺疾病的研究,是治疗乳腺癌的根本动力。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加强科研领域的资金投入,建立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交流平台,引进国外科研人员及先进的治疗技术,追随科研潮流,以此促进我国乳腺领域的发展。②医疗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宣传教育,为乳腺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知识及心理支持,并在互动交流的团体氛围中分享成功治愈经验,帮助患者重塑自我、建立自信。③乳腺癌症患者由于具有特殊的性格特征及行为模式[9],护士应制定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方案,针对患者个人性格及心理特点,找准沟通的切入点,伴随人文关怀,进行心理疏导,让其充分感受到护理人员的诚意,主动敞开心扉,交流感触,乐观面对,配合治疗。④年轻及高学历的患者,形体受损所产生的情绪反应,极易受外界影响,此时劝解宽慰患者,治愈患者受邀分享治愈经验,是减轻患者内心恐慌的重要方法。⑤医院及社区成立心理关怀工作室,心理咨询师坐诊,术后进行心理塑造,及时预防应对,解除心理问题。    综上所述,乳腺癌术后所造成的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情绪的异常可导致器官功能的失调,但恶性肿瘤患者面临疾病时常伴有不良情绪,此时术后心理问题的干预,情志调养十分重要[10]。张华等研究[11]也认为,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及时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笔者通过对乳腺癌患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分别从个人、家庭、社会、医疗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以辅助乳腺癌患者术后治疗,以期获得更大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Abu-Saad Huijer, Abbou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n Lebanon[J].Eur J Oncol Nurs,2012,16(5):491-497.
  [2]  兰丽芳.乳腺癌症患者术后心理疏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4):251.
  [3]  刘翠翠,王光学,赵倩,等.长链非编码RNA调控乳腺癌增殖、转移、耐药性及乳腺癌干细胞[J].中华乳腺病杂志,2016,10(5):310-315.
  [4]  蘇红革,张彩霞.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分析患者心理现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3587-3588.
  [5]  夏桂兰,万诗燕,严云丽.不同文化程度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认知与需求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1,26(4):78-80.
  [6]  苗傲霜,奇玉龙,王岚.社会心理因素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0,8(12):1556.
  [7]  黄履芳.中医情志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负面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7,9(3):115.
  [8]  何瑞仙,苏伟才,王晓灿.乳腺癌化疗患者社会支持状况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 25(2):179-181.
  [9]  薛静,郭映花.西宁市乳腺癌患者性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病例对照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5,39(9):1046.
  [10]  王宁,何裕民.浅析肿瘤与情志关系[J].陕西中医,2012,33(3):324-327.
  [11]  张华.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2019,3(27):412-415.
  (收稿日期:2019-03-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17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