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目的得以实现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所运用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课堂提问对于雜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从文道并重的角度出发,设置明确的问题目标,能够使课堂提问更有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171-01
  引言
  一直以来,课堂提问都被作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式。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提出一些有效的问题能够带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一、有效提问的概念
  1.具备逻辑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提问很琐碎,缺乏目的性和逻辑性,很可能就是做无用功,学生还是抓不住阅读的重点。因此对于一篇阅读材料,教师首先要理清内容,提问时要注意层次性,问题要符合逻辑,提问顺序不可颠倒而无章法。
  2.具有技能训练。
  新课改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有效的提问与提升学生的这些能力紧密结合。教师要将有效的问题渗透在每节课中,久而久之,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二、当前提问教学现存问题
  1.提问没有思考价值。
  很多的语文老师考虑到学生处于较低的年龄阶段或者为了提高课堂的参与度与活跃度,往往提出一些没有水平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虽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但这样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学生可以脱口而出。例如,小学语文老师在上五年级的课文时经常会问到: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老师说的对不对?经常性地提出这样的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2.提出的问题针对性不强。
  在刚踏入教学岗位,小学语文老师會被小学生的天真、活泼所感动和震撼。在刚开始几年的备课过程中,都会认真的备课文、备学生,提出的问题针对性很强。然而,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之后,老师们会形成一种定性思维,这一课的内容是什么?该怎么提问?或者自认为对课文很熟悉,根本就没有备课。他们习惯于根据之前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非常普遍的、大部分老师都会提出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提问虽然不会出现太大的差错,但问题的针对性不够强,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自然而然也不会很高。比如,在没有下过雪的地方,老师们叫学生写雪。虽然,孩子们在电视上看过雪,但如果要求孩子们谈雪,他们缺乏真正的体验,回答出来或者写出来的作文总会不切实际,缺乏真情实感。
  三、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1.提问要从文与道并重的角度出发。
  第一,提问时引导学生将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相结合。常言道:“言为心声。”思想内容是不可能自我呈现给受教育者的,思想内容必须依托某种语言文字得以体现,人们可助于语言文字来交流思想。因此,教师不能单纯地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而不去探究语言文字所反映的人或事的本质。在阅读教学中,既不能脱离语言文字讲思想内容,也不能脱离思想内容讲语言文字,而是应该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二,提问时引导学生借助重点词语、句子、段落把握思想内容。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能够表达文章中的重点词语、重点句子、重点段落,并依据这些重点词语、重点句、重点段的理解与体会,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掌握文章内容,达到既理解掌握语言文字,又感受教育思想的目的。
  2.注重“问”法,学会提问。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学中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而且应该是教师问的问题,将来学生自己也可能提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还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可见,学会提问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能力。而提问的能力归根到底是“学”来的。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关注学生问题能力的培养,了解学生形成问题能力的实际需求。比如每一个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学生提问中的困难,最后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问”,往往是从模仿开始,从牙牙学语模仿身边的亲人,到课堂上模仿教师和同学。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可借鉴的范例,实际教学中也有大量这样的例子可供学生学习。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了解语言文字意义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接下去带着问题进一步深人阅读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发散思维,提出求异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学生提问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基本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只有教师将课堂看成是学生主动发展,实现师生对话、互动的发展平台,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依据,才能有效达成。
  3.循序渐进,推动提问更具联系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切实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各类问题,全力将线性式提问转换成立体式提问。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要让所提问题之间具有相当大的关联。这样,不但能够让小学生群体的思维在深入学习中得到持续拓展,而且还能让语文课堂保持较为完整的架构。在分析了题目之后,教师再启发学生抓住其中的引号加以提问。对于小学生来说,尽管通过课前的精心预习,他们已经能比较好地掌握文本的主题,但很多人却并不明确题目中的“老师”为何需要加上引号。此时,教师并未选择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来收获感悟,这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在教授《人类的“老师”》时,首先问:“大家读了课文,能不能说一下题目中的‘老师’为何要加上引号呢?”然后问:“大家想想看,老师为何将鸟儿、蜻蜓、苍蝇以及蚊子等多个词汇板书于同一行呢?”再问:“老师为何又将袋鼠与贝壳写于同一行呢?”最后问:“对于袋鼠与贝壳,作者都只是进行比较简单的介绍,而对于前面的那些动物,作者则写得相当详细。大家想一想,贝壳后面需要加哪些标点文章符号才会显得较为完整呢?”
  结束语
  总之,有效的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文体的剖析仅是一个角度。当然,有效的问题设置还需要教师通过更多的课堂实践,寻找更多的角度与开展创新。
  参考文献
  [1]王超.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提问[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4):135.
  [2]赵艳杰.有效提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9(06):141.
  [3]武云霞.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才智,2018(33):1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89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