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师生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师生关系一直是我国教育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结论在不断地深化中。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把大家带进了新媒体时代。新的时代背景下,师生关系有何变化和发展是应该关注的问题。对已有的文献进行整理和总结,全方位地理解和掌握新媒体环境下的师生关系。
  [关    键   词]  新媒体;师生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9-0220-02
   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内学者多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如邵煜翔、杨青山等人采取随机分层抽样的方式,向桂林9所高校的在读学生随机发放问卷,对该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他们经过调查、分析,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构建师生关系应该把新媒体应用到师生互动中,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教育的先进性。
   一、研究背景
   在新媒体时代这个大的环境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交流媒介正在被逐步取代。当今社会,学生因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而迅速成为网络新媒体的主流使用群体,他们使用网络的频率高,习惯在线上交流,微信、QQ、电子邮件等成为现代生活中人们沟通的必需品,地铁上、马路上、商场中甚至在课堂上也不乏低头族的身影。
   新媒体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沟通方式,在校园中体现在师生的互动关系中,合理利用媒介对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师生关系在学校人际关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保障正常的教学活动、丰富多元性师生活动、充实校园文化的意义匪浅。
   二、概念界定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一词最早源于20世纪60年代,P.Gold mark在一份关于开发商品计划书中提及新媒体这个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计算机的使用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一词开始被广泛运用。笔者通过知网、万方等网站检索文献了解到“新媒体”在我国学界被初次界定是在中国社科院冯昭奎所写的《新技术革命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一文中。作者提到,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意义中的计算机化不再等同于信息化,而是要与通信技术相结合,从而形成信息化的基础。新媒体随着Web技术的更新换代也历经了不同的概念界定变化过程。在最初的web 1.0时代,新媒体在很多人的心中等同于网媒。在后来的web 2.0、web 3.0技术时代,一些诸如QQ、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软件的兴起以及网站手机客户端的出现,使“新媒体”一词的概念内涵又有了新的丰富发展。
   (二)新媒体时代的概念
   对新媒体时代的界定,学者可谓众说纷纭,至今仍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时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
   (三)师生关系的概念
   师生关系通常是指校园中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师生关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即教育教学关系、伦理地位关系、情感态度关系、交往行为关系。教育教学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在教学关系中,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师承担着教育学生、管理学生的职责;学生是接受知识、协同管理的主体。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客观教学活动的制约。
   三、师生关系研究概况
   笔者通过阅读、整理、分析文献,发现我国目前的师生关系学说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主体主导说,即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学说在中小学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成为指导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是最为人们普遍认知的学说。
   教学是一种认识活动,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识真理、获得真理的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对学生这个认识主体起主导作用。所以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陈秉公在2001年编写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把主体和客体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和之前的不同点是,这本书中所提到的观点冲击了原先的将教育者视为主体,将受教育者视为客体的学说。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动行为者”都为主体,而主体的作用对象都是客体,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双主体性”的命题,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
   四、国内目前关于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的研究
   (一)新媒体时代构建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1.提升高校教学质量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已进入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QQ等一系列新兴网络社交软件在青少年群体中所起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比传统模式中教师教学语言的影响力要更大。由此可知,大数据时代对原来的师生关系产生了冲击。所以在新的背景条件下,对师生关系进行创新,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社会关系的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董沼慧在《新媒体下高校师生关系变化与教学质量提升》一文中提道:“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而且能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主动学习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赞赏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教学过程并不只局限于教师,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综合文化知识、开阔视野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促进师生平等交流
   促进师生平等交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在新的时代条件背景下拥有海量的信息来源、开阔的思维方式、独立的性格特点以及自己的价值观念。
   網络平台为师生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极大地方便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信息传递,实现了平等互动。官爱兰、蔡燕琦在《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师生关系状况的调查分析》一文中写道:“大学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呵护非常重要,一个微笑,一个点头,对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通过新媒体平台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对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从而进行情感上的双向交流互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互爱基础上的对话,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从而尊重个体间的性格及人格的差异性。此类方法可以使师生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形成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并且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二)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的特点
   1.师生关系建设多样化
   不断更新变化的沟通方式加速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效率。新的通信手段,如手机、平板电脑、空间、电子邮件、博客、微博、内联网、SNS等。任何方式都可以拥有庞大的消费群。在新媒体时代,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无法离开网络信息技术和新兴媒介。开放现代化的网络和越来越多样化、丰富化的新媒体使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校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师生的互动日趋频繁
   在今天的社会中,学生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动接受知识。他们凭借自己独特的想法、观点和意见,与教师进行更积极的沟通交流。特别是一些“90后”和“00后”的学生具有突出的个性特征,他们追求自由、追求独特、追求个性,拒绝相似,行为态度表现出高度的自主性,很少会被他人的意见与态度左右。新媒体的技术条件恰好迎合了他们的特点。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他们表现自己,津津乐道,似乎已经获得了无限的自由和空间。
   五、构建什么样的师生关系
   (一)师生之间相互促进,平等互爱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平等的尊重和对话的基础之上,这是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最真实体现。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在掠夺师生之间的对话权,QQ、微信等新兴的沟通方式阻碍了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不能面对面地进行对话。美国的赫根汉在《人格心理学导论》中提道:“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具有他或她自己的感情
  的独特的人来看待,而不是作为授予某些东西的物体。”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不平等对话使彼此间的感情受到伤害。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差异化的教育指导。如何能够实现平等对话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师生间应该积极交流想法,并且相互理解,强调尊重个体差异性,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二)以新媒体为纽带,丰富师生间广泛的交流内容
   以新媒体为纽带的师生之间的沟通范围相对狭窄,主要专注于学习方面。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建立新的师生关系必须打破其固有的、有限的内容,丰富二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主题。
   教师和学生应扩大他们的沟通主题和内容。除了学习,他们还可以讨论生活、朋友、娱乐、社会等方面的话题。沟通内容不应局限于学习、作业、考试等,而应该恰当地融入新闻趣事、政治大事、热门话题、电影综艺、思维方法等各种类型多样的话题,以学生的喜好为中心,用小说等新颖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鼓励他们在网上和朋友分享。这样做,不仅可以加强班上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而且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了班级的集体凝聚力和认同感。
   六、总结
   鉴于“新媒体”环境对当代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所起的重大影响,“师生关系”又是教育和教学的关键环节,于是笔者选取此主题——新媒体时代对师生关系的重要影响及所带来的重大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本篇文献述评出发点是基于现实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调研法,总结、归纳出在新媒体时代下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优化策略。希望逐步加强当代师生关系的和谐性与融洽性。这项研究只是漫漫长路的开始,对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需要进一步更深入的探析。
   参考文献:
   [1]冯昭奎.新技术革命对日本经济的影响[J].机械与电子,1986(5).
   [2]熊澄宇.无论媒体形态如何内容仍然重要[J].2015(1):123.
   [3]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王辉.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探析[J].教育评论,2000(4).
   [5][美]赫根汉.人格心理学导论[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41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