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中职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基于中职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就中职舞蹈教学中忽略学生舞蹈基础、忽略学生能力培养、教学观念落后等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职舞蹈教学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中职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策略进行探究,希望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帮助。
  [关    键   词]  中职;舞蹈教学;创新教育;教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204-02
   在中职教育中,开设舞蹈专业对学生综合气质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对教学活动进行创新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本文就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教学进行分析。
   一、中职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学生舞蹈基础
   在中职教学中,学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忽略学生舞蹈基础。中职教学中,有很多学生舞蹈功底较差,或者根本没有[1]。这种情况增加了教学难度,导致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开展,生源对舞蹈教学的影响很大,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忽略学生能力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吗,教师比较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忽略学生舞蹈能力培养。中职教师多数是艺术学院的学生,他们具有丰富的舞蹈知识。但由于对学生专业发展方向不了解,导致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进行针对性教学,无法满足学生专业的需求,导致学生应用能力较差,无法将专业与学习内容联系在一起。
   (三)教学观念落后
   在中职舞蹈教学中,教师忽略学生主体地位,过于强调自身教学作用[2]。由于学生舞蹈功底良莠不齐,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教学,基础好的学生会快速吸收学习内容,而学习不好的学生,则无法跟上教师教学,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率。
   二、中职舞蹈教学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中职教学中,对舞蹈教学进行创新,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体会到舞蹈的魅力,进而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与舞蹈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将舞蹈与音乐整合在一起,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舞蹈学习的乐趣,对学生审美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舞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并通过舞蹈动作展示出来[3]。在课堂教学中,对舞蹈教学进行创新,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舞蹈功底,通过日常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创新,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对学生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三)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舞蹈教学中,不仅有单人舞蹈,同时也有双人舞蹈和集体舞蹈。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舞蹈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学习方法奠定基础。通过多种形式的舞蹈表演,可以锻炼学生之间的默契程度,使学生在无形中形成良好的舞蹈素养,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奠定基础。
   (四)满足现代教学需求
   舞蹈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对学生身体素质和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欣赏能力、表现能力,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巩固自身舞蹈能力,以此实现舞蹈教学的目的[4]。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改革,不仅可以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同时培养学生舞蹈能力,有利于舞蹈教学活动开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舞蹈学习能力与表现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奠定基础。
   (五)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在中职教学中,对舞蹈教学进行创新改革,可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身体与心理都在发生变化。舞蹈教学的应用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拉伸学生的肌肉与骨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在教学创新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以此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
   三、中职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策略
   在中职舞蹈教学中,对教学进行创新,可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符合现代教学需求。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创新,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舞蹈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一)完善教学观念,推动教学活动开展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实现创新教育,教师应完善自身教学观念,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升自身能力与素质[5]。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教师与学生角色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人公,而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则变为课堂主人公,在教师的帮助下健康成长。舞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技能学习与肢体动作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通过动作的变化展示情感,放松自己的心情,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教学活动开展奠定基础。    舞蹈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技能与舞蹈能力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将理论知识、舞蹈感悟、艺术修养等作为辅助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舞蹈学习中提升自身能力与素质。舞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反馈学习内容,可以通过舞蹈动作、语言表达的方式反馈学习内容,以此拓展学生学习内容,使教师了解自身的不足,并进行改进,以此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6]。此外,对于学生舞蹈表演时存在问题,教师需要及时告知学生,规范学生的动作,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舞蹈水平。舞蹈教学中,对学生的形体与动作有较高的要求。教师教学时,应重视学生形态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舞蹈水平提升奠定基础。为了强化学生对舞蹈知识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学生教学,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以直观的方式学习舞蹈动作,掌握理论知识。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编舞,或者即兴创作,以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舞蹈水平。
   (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7]。传统教学中,主要以教师为主,由教师控制教学节奏,学生只能被动学习理论知识。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舞蹈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舞蹈动作的含义及表达方式,以此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肢体协调能力、舞蹈感、创新精神都得到培养,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纠正问题,弥补学生学习不足,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学习民族舞蹈,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民族舞蹈的音乐或者视频,引导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思考,创新舞蹈动作,重新编排舞蹈内容,因此提高学生舞蹈学习能力。以傣族舞蹈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思路,如傣族的传统节日、傣族的服装等,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编舞。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全部参与到学习中,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舞蹈学习能力与编排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素质,同时对学生未来工作发展具有很大帮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在中职舞蹈教学中,教师进行创新教育时,可以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传统教学方式,比较枯燥、无趣,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为学生建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舞蹈水平。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合理控制教学进度,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舞蹈能力,掌握舞蹈知识与技能,以此培养学生舞蹈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结合学生专业需求,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将舞蹈学习与专业发展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工作发展奠定基础。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幼儿园学生的心理需求是什么,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有什么特点。基于此,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根据学生特点,编制一段舞蹈,使幼儿园学生能够看懂并学会。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学生共同探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为教学活动开展奠定基础。
   (四)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重视舞蹈教学中,由于学生基础不同,学习效果也就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教学知识,并在实际问题中提升自身能力[8]。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根据学生舞蹈功底或者学生专业需求设计教学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并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与艺术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在中职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舞蹈创新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舞蹈技能,形成良好的舞蹈素养。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对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和完善,以此推动舞蹈教学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阳.“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中职幼儿舞蹈创编教学中的运用[J].艺术评鉴,2019(4):137-138.
   [2]伍燕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教学能力培养路径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2018(29):86-88.
   [3]黃林玉.行动导向法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以“舞蹈模块”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5):66-67.
   [4]丁雪花.论《学记》中“豫时孙摩”的现代教育价值:以中职幼教舞蹈教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26):290-291.
   [5]吴微媚.素质教育中体现的民族文化、地域风韵:中职舞蹈教学后思[J].课程教育研究,2018(15):230-231.
   [6]李鹏.如何培养中等职业学校舞蹈专业学生课下有效训练的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4):200.
   [7]陈蕾.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传承本土非遗舞蹈的思考:以湘西苗族鼓舞为例[J].戏剧之家,2017(24):164,166.
   [8]周志萍.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普及型舞蹈教育之我见[J].黄河之声,2017(8):109-1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7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