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APPB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学习的本质是学生接受新知识,构建并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的过程。从本质上看,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说是自身的认知过程。因此,为达到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应该与学生的学习认知高度匹配。APPB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基于活动的学习(ABL)、基于问题的学习(PBL)以及基于项目的学习(PBL)这3个相似学习方法的总称,是STEM教育的主要实施范式,以“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基础》(第3版)中“认识TCP/IP参考模型”为例具体阐述该方法在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关    键   词]  APPB教学法;中职计算机网络;TCP/IP参考模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136-02
   一、APPB教学法
   APPB教学法是基于活动的学习(ABL,Activity-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项目的学习(PBL,Project-based Learning)3个相似学习方法的总称,它是STEM教育模式的主要实施范式。STEM教育模式强调除了科普教育更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
   对比传统教学方法,APPB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针对中职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与问题,形成系统化的项目,把理论知识融进活动、问题与项目中,从而引导教学,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形式多样化且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活跃课堂气氛;精心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层层剖析,由浅及深螺旋式学习,符合学生理论知识薄弱、渴望得到肯定的认知特点,问题由浅及深对学生而言不仅可以慢慢掌握知识,同时每解决一个问题都可以品尝成功的喜悦,得到自我肯定从而增强自信心并继续探究;系统化的项目设计帮助学生不断构造和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让学习更加系统化。
   二、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课堂教学现状
   信息时代下的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方面:“00”后对网络相关的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渴望在网络上表现自我和得到关注;在学习习惯方面:信息化接受程度高,不满足于传统的纯讲授型课堂教学方法,更喜欢网络、视频、游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生活背景方面:学生的日常社交生活高度依赖手机和移动网络等。
   现阶段,如计算机网络基础等计算机网络课程相关理论的课堂教学效果收效甚微,许多教师都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室进行讲授,有部分教师会在实训机房里辅助实训进行讲解,但这两种教学方式往往因为缺乏趣味性、互动性等而导致效果不佳,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兴趣也激发不起来。如此一来,纯理论的课堂对理论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而言毫无趣味,学生或是不想听或是听不懂,最终导致学生没有掌握理论知识。如此一来,实训课程上学生也只是会模仿,并没有真正习得操作技能。
   三、APPB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分析及教学设计攻略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中职学校计算机各专业通用的必修课,是专业后续开设的所有专业课程的前置课程,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TCP/IP参考模型在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是比較重要的知识点。本文以“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基础》(第3版)中的《认识TCP/IP参考模型》知识点为例,具体阐述运用APPB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进行教学分析
   授课对象是计算机网络专业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能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并能正确理解OSI参考模型,善于利用网络、手机等方式进行学习,同时对抽象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二)明确教学目标
   知识层面:能准确说出TCP/IP模型内容、各层功能以及所包含的层次协议;能力层面:能利用模型知识分析数据在模型中的传输过程并能完成模型中数据传输过程的验证;素养层面: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计算机网络思维,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三)确定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理解TCP/IP模型的内容、各层功能以及所包含的层次协议;难点是利用模型知识分析数据在模型中的传输过程。
   (四)基于APPB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活动层面:设置小组合作探究绘制流程图,明确传输方向;真人模拟游戏体验数据的封装和解封装;综合测试小程序验证知识掌握并综合理解模型中的数据传输。基于问题层面:首先解决是什么?即模型的概念、内容、原理、作用、特点等;然后解决怎么用?即模型中数据传输方向、封装、解封装等;最后解决有什么用?即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职业要求等。基于项目层面:绘制模型中数据传输流程图,学生自主探究绘制后进行课堂学习并修改,最终在多维评价后完善。
   (五)教学过程的具体步骤
   1.明确学习目标
   此环节通过学生对课前学习收获进行分享活动,巩固概念;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梳理知识点。基于“关于TCP/IP参考模型的知识点有哪些?”及“我已掌握和未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这两个问题把知识点划分为“已掌握”和“未掌握”两部分,结合课前学习效果检测数据分析从而确定课堂上突出解决的重难点。    2.认识传输方向
   此环节学生带着“模型中数据是如何传输的”这一问题观看教学视频,初步了解数据传输过程,然后展开小组讨论活动,讨论“模型中数据的传输过程”通过小组合作绘制一份流程图并提交,最后教师点评小结,明确传输方向。
   3.剖析数据封拆
   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参与“真人模拟游戏”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模型中不同的层次,并依次完成数据的封装和解封装。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模型中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数据的封装和解封装又是如何实现的?”最后教师点评小结,分析出错原因,剖析数据封拆规律。
   4.综合游戏检测
   提出问题“课堂上前面所学的知识我都会了吗?”通过组织“综合测试排位赛”活动,检测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5.企业专家答疑
   通过讨论提出问题“TCP/IP参考模型有什么用?”“企业中哪些岗位会用到这个知识呢?”等,然后现场与校企合作单位的企业专家进行视频连线,组织学生与专家的交流互动活动,专家回答学生的问题,并明确企业岗位要求,最后教师进行小结。
   6.自我完善提升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企业专业指导以及教师的点评对前面所绘制的流程图进行修改与完善,深入理解和掌握TCP/IP参考模型的相关知识及数据传输的过程。
   四、APPB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之处
   1.针对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特点,利用平板电脑、蓝墨云平台等技术,基于APPB教学法设计多种活动,如合作画流程图、真人模拟游戏、综合测试小游戏等,让学生先做或者先玩,在做和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后理解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做到让孩子“做中学,玩中学”的效果,同时“绘制数据传输流程图”项目贯穿整个课堂,前后作品的对比可以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2.通過播放小动画视频,把沉闷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满足学生喜欢看动画的心态,把学生吸引到课堂知识中,层层深入的问题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与活动相辅相成,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
   3.通过视频会议,企业导师实时参与课堂指导,深化校企合作,对接职业标准,培养职业素养,达到教学目标。
   4.通过网络平台以及晚自修观看视频动画提前预习,了解内容,知道上课形式和教学游戏规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做到“课前思学、课中乐学”。
   5.提供信息化的教学资料与学习平台,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求,课中的教学资源(如微课、小动画、学习文档等)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和学习,训练科学素养。
   APPB教学法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能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教材是一样的教材,怎样处理应根据学情,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由感性到理性,从易到难,层层推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做中发现问题。古人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基于APPB教学法进行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能让课堂气氛活跃,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地开展,同时也提高了自身教学的管控能力,学生在课堂中能开心地学到知识技能,这就是APPB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伟超.基于多元化教学法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2]吴俊华.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15):4183-4184.
   [3]杨涛涛,杨丽侠,莫庆国,等.基于问题学习联合模拟人在实训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436(10):135-136,142.
   [4]何芳.网络环境下问题解决活动教学策略的设计[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116-1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72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