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OBE模式“填图实习”教学改革研究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敏 闫俊 毛凯楠 陈晓翠 崔滔

  [摘           要]  经过系统研究认为,“填图实习”应进行教学改革以满足时代需求,主要包括如下措施:培养具备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改变野外教学模式,使学生充分参与实习过程,建立综合性实习基地;充分使用无人机、GPS等新兴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与多方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加强野外实践操作考核。
  [关    键   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填图实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6-0082-02
   “填图实习”是地质专业的重要实习环节。学生在野外实习基地进行地质填图相关知识的实践训练,主要掌握剖面测量、路线设计、地质填图等基础技能,勾绘野外地质界线,识别构造、矿产资源等信息,为基础地质调查及矿产资源勘查服务。众多专家学者对地质填图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一些经验与方法(向中林等,2011;谬秉魁等,2012;谢丛娇等,2016;何金先等,2016;宋立军等,2018;刘学龙等,2018;方乙等,2018),这些经验与方法对“填图实习”的教学改革有重要指导意义。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是持续的,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对地质灾害的防治也十分重视,“大地质”方向要求学生的基础知识应更坚实全面,在此条件下,“填图实习”的教学工作应与时俱进。OBE教育模式是基于学习效果的(教育产出的)一种模式,其核心是以学习产出为培养目标,本文基于OBE模式的能力培养输出理念,对填图实习的教学改革工作进行研究,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一、“填图实习”教学现状
   填图实习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与工程地质专业的必修实习环节,时间一般为4~8周。每位教师指导约12名学生,使用罗盘、地质锤、测绳、放大镜等工具在野外进行填图工作,并于室内整理资料及编写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技能介绍、实习区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情况,工程地质方向的学生简单介绍水工环概况。
   随着人工成本及社会要求的提高,用人单位倾向于使用熟手,希望应届毕业生有良好的实践经验。然而现今的填图实习偏重于基础知识,对环境地质、地质灾害、地热、城市地质等热门方向的介绍并不多,对管理能力、综合能力的训练不足、在当前学分缩减及社会要求提高的情况下,有必要对“填图实习”教学进行改革。
   二、OBE模式“填图实习”教学改革策略
   (一)课程定位与特色
   填图实习通常是资源勘查工程与地质工程必修的实践环节,属于基础实习的范畴,随着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提高,可将“填图实习”定位为综合实习。综合性质的“填图实习”不仅包含传统的地质填图相关内容,同时应能为矿山综合开发、环境地质、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方向服务。填图实习的综合性加强以后,教师的工作量加大,建议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在8人左右。
   (二)课时认定
   填图实习指导教师白天带着学生爬山,指导学生整理资料、编写报告等,是一项高强度的脑力与体力工作。在传统的工作量认定方式中,填图实习一般只有80个学时左右,不足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能使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指导中,教学效果自然也会大打折扣。在这个高校拼业绩、讲工作量、讲竞争的时代,较低的课时认定成为实习质量提高的阻碍,因此,填图实习的课时认定应大幅度提高,课时调整为4周96学时或8周144个学时或者更高较为合适,只有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填图实习的训练效果。
   (三)“双师型”教师培养
   填图实习的实践性极高,加上矿山综合开发、环境地质等方面都需要极强的工作经验,尤其对于地方二本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来讲,首先应当培养“双师型”教师,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对指导填图实习的教师,可利用科研、生产项目进行长期系统性培训。
   (四)设置组合式实习基地
   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填图实习区,但完整覆盖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且集基础技能培训与矿山、环境、地灾等方面训练于一体的基地较少,迫于实习条件,各大高校在实习上都有所侧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实习训练必须十分充分,一个实习基地往往难以满足所有条件,可建设多个实习基地,将实习基地进行组合,不同实习基地可分别作为不同内容的实习区与考核区。
   (五)野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野外实践教学可采取教师讲解与考核交替进行的模式,先由教师进行讲解,之后在新的路线选择部分地段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对各种地质现象做解释。反复演练后,对每个学生进行考核,如测剖面、定点、观察、描述,在野外环境中一个一个测试。实习达到一定阶段,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野外实践竞赛,选取实习区附近的一定范围,让不同指导教师的学生进行野外地质工作,评选优胜小组,教师作为评委监督全过程,在竞争中了解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新技術手段的运用
   传统的填图实习野外教学由指导教师带着学生进行野外学习,使用工具仅为传统的地质三宝,随着科技进步,在野外实践教学中可多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地质工作中的新兴手段目前主要有掌上电脑(手机)、无人机、谷歌(奥维)等三维地图、GPS、RTK、手持式高倍放大镜、手持式岩石分析仪。掌上电脑可用于数字填图与三维地图分析,大大提高了对区域地貌的认识效果。无人机可用于分析区域及工作地点附近地质地貌特征,为矿山地质及环境地质服务。GPS、RTK用于精确定位,结合地形图识别,可高效检测学生的定位水平,学生使用GPS结合三维地图可精确判定野外位置,加快对地形图的理解,分析地形地点中的问题。手持式高倍放大镜可用于分析岩石结构、构造,帮助判定岩石成分,且成本低易于携带。手持式岩石分析仪可直接在野外用于岩石化学成分鉴定,提高学生的野外学习效率。    (七)多方向综合训练
   国家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矿山复绿、环境综合治理、地质灾害评价等方面大有可为,填图实习中应加强对这几方面知识的传授,实习过程及结束后可编写相关报告,使学生具备从事相关工作的基础应用能力。
   (八)管理型人才培养
   地质的新兴方向与未来发展趋势都需要管理能力,在填图实习中应注重对学生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在可让学生自由分组,轮流管理组内事物,让学生制定实习实施方案、思考矿山开发运作方案等。
   (九)考核模式改革
   传统考核模式注重实习报告内容,OBE模式注重过程与产出,考核内容重点与考核模式都可进行改变。考核内容应侧重野外基本技能、观察描述能力、管理运作能力,考核方式應为“现场操作演示+室内答辩+实习报告”。现场操作演示为实习期间或实习临近结束时在野外进行,室内答辩回学校举行,室内答辩通常由4名教师组成,指导教师不参与学生答辩,4名答辩评委根据实习内容随机出题(包括操作技能),根据学生答辩的效果进行打分,实习报告应强化管理能力与多方向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结论
   “填图实习”教学改革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1)改变课程属性,由基础性实习变为综合性实习;(2)培养“双师型”教师;(3)充分运用新技术手段,建立综合性实习基地;(4)培养具备管理能力与交叉学科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5)改革考核模式,突出野外操作考核。
   参考文献:
   [1]向中林,司荣军,王润怀,等.数字化填图在野外地质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教育,2011(4):39-43.
   [2]谬秉魁,吴志强,冯佐海.强化野外地质实习建设,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以桂林理工大学野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例[J].高教论坛,2012(5):15-18.
   [3]谢丛娇,关振良,姚光庆.石油工程专业秭归野外教学实习内容与方法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12(38):172-173.
   [4]何金先,屈争辉,沈玉林,等.徐州及邻区地质实习基地建设与意义[J].大学教育,2018(8):83-85.
   [5]宋立军,王凤琴,马行天,等.完善野外,地质填图教学阶段,提高学生野外地质工作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8(37):17-18.
   [6]刘学龙,张世涛,陈爱兵,等.昆明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地质教育,2018(4):32-35.
   [7]方乙,王挽琼,朱玉娣.数字地质填图教学建设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19-20.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23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