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的课程建设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范煜璟

  [摘           要]  儿童文学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较高的儿童文学素养,以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但就目前来看,儿童文学的课程建设还不尽如人意,相关研究被边缘化,在职前培养阶段,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并未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必须重新考量儿童文学课程存在的实质意义,加强课程建设,唯有如此才能有效解决职前培养滞后的问题,实现职前培养和职后工作的无缝对接。
  [关    键   词]  儿童文学;课程建设;职前培养;无缝对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8-0060-02
   儿童文学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儿童文学素养,以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但就目前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建设并不尽如人意,相关研究被边缘化,在职前培养阶段,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并未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必须重新考量儿童文学课程存在的实质意义,加强课程建设,有效解决职前培养滞后的问题,实现职前培养和职后工作的无缝对接。
   目前儿童文学课程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课时普遍较少。据了解,多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授课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32至36学时。课时少带来的直接问题是教学内容只能泛泛而讲。一般来说,专科层次的儿童文学课程以常见文体为教学主线,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模块:文体的基本理论、作品的阅读鉴赏、作品的实践应用。但是由于教学时间短,三个模块的内容只能泛泛而讲,并没有真正落实好第二模块、第三模块。(2)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文学的相关设施还不够完善。儿童文学属于文学范畴,儿童文学经验的积累离不开阅读,学校图书馆作为学生阅读的主要场所,应当有丰富的儿童文学方面的藏书用来支持学生的课外学习,但是以笔者所在的图书馆为例,馆藏儿童文学的书籍种类、数量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课内教学时间短,课外还没有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支持学生的继续学习,因此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的儿童文学阅读也就被搁浅了。
   目前在校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在他们的童年时代,儿童文学的阅读状况不尽相同,家庭的经济条件、家长对阅读的重视与否,都会影响学生的童年阅读。另外,当时的童书出版远不像现在这样蓬勃发展,童书的种类也没有这样丰富,尤其是现在非常受孩子们喜欢的图画书也是21世纪初才刚刚被引进、出版,因此对相当多的学生来讲,儿童文学是一个陌生的专业名词。作为一门文学课,儿童文学有其完整的文学理论,其作品也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质,儿童文学课程的开设就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儿童文学知识的启蒙,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儿童文学殿堂的大门。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的职业成长,都将充分实现课程价值的最大化。那么,儿童文学的课程建设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一、帮助学生明确课程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现阶段,儿童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儿童文学又是童年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阅读中,成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专家艾登·钱伯斯在阅读循环圈里把成人放在了中心位置,而且被称之为“有协助能力的成人”。他曾经说过,如果我们的小读者,能够有一位值得信赖的大人为他提供各种协助,分享他的阅读经验,那么他将可以轻易地排除各种横亘在眼前的阅读障碍。就儿童阅读来说,这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不仅是最佳的儿童文学阅读者,而且他(她)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阅读方式帮助幼儿建立起愉悦的阅读经验,让儿童文学在幼儿的身上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所以儿童文学课就是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具有丰富的儿童文学经验、能够协助儿童阅读的成年人。具体来说,就是引导学生关注儿童文学作品,尤其是以0~6岁幼儿为读者对象的幼儿文学作品,熟悉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喜欢的文体,在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向幼儿传递儿童文学的技能,不仅能感受到儿童文学的艺术魅力,更能充分认识到儿童文学在幼儿成长中的意义。
   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讲,学习的动力很大程度上和自己的就业有关,当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极具潜力和竞争力,而且就业前景广阔后,学生的学习动机明显增强。而且对学生来讲,是否喜欢自己将来的职业,关键在于是否喜欢自己的教育对象——幼儿。林崇德先生认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他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则是神圣。因为,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疼爱自己的孩子,母鸡为护小鸡而奋起,狗为护幼崽而狂吠,这些都是一种本能的反应;父爱和母爱虽然比动物对幼仔之爱要丰富和广阔得多,但就其本质来看,也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本能性的行为。然而对学生之爱却出自教师的职责,这种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儿童文学课在培养学生热爱幼儿的情感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幼儿文学是爱的文学,是富有人类质朴、纯真天性的“幼儿的”文学,学生遨游在爱的殿堂里,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保留一份纯真和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
   二、以儿童文学作品阅读为核心,丰富学生的儿童文學经验
   目前儿童文学课程或者设在学前教育专业,或者设在中文专业,两者对比,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课重在发挥儿童文学在学前教育领域的作用,是文学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因此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讲,课程建设应当紧紧围绕儿童文学作品阅读这个核心,首先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主动性读者,引导学生关注儿童文学,自觉地将儿童文学纳入自己的阅读体系中。我们知道儿童文学读者是由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构成的,朱自强教授认为“那些以儿童文学的阅读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成人是儿童文学的主动读者”“那些因外部的要求而阅读儿童文学的成人读者则属于被动读者”,很显然,因为未来职业的角色定位以及课程的设置,绝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成为儿童文学的被动读者。那么,如何将这些被动读者转化为主动读者,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爱上儿童文学呢?    朱自强教授认为“儿童文学欠发达国家需要对被动读者进行儿童文学的启蒙,使其认识、感受到儿童文学不仅对童年,而且对整个人生都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以唤起他们对儿童文学的内发性需求。随着涉入儿童文学渐深,被动的读者也能转化为主动的读者”。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打开了了解儿童文学的这扇窗。将学生的审美视角转移到一个既陌生而又新奇的审美对象——儿童文学上来,儿童文学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增强离不开学生的审美经验。学生的审美经验一般是从阅读开始的。学生对儿童文学陌生又新奇的感受会使他们产生一种探索求知的欲望,会让他们如饥似渴地阅读文学作品。
   古人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还要站在一定距离之外,重新关照审美对象,多问为什么,怎么样,努力挖掘作品丰富的内涵,领会作者艺术的表现力,不仅关心写什么,而且关心怎样写,进行一种艺术的阅读。弗渥斯达说:“我们要同时以两种方式阅读,其一是不管作者带领我们到哪儿,都跟着走。其二是读完书以后,要在心中描绘出整本书的姿态,就像一座建筑物在眼前似的,而我们就从每个角落去眺望这座建筑物。”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以后,内心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感受,即使毫无头绪,但这些都是学生对作品最初的鉴赏,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这些感受,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除了阅读作品之外,学生还应当阅读一些儿童文学的理论书籍,比如《儿童文学的乐趣》《儿童文学的童年想象》《图画书宝典》《图画书阅读与经典》《浅语的艺术》等,这些理论书籍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支持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以儿童文学作品阅读为核心的课程建设,要为学生搭建一个持续、稳定、完善的儿童文学阅读体系,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指导、管理、考核、激励和评价,扎实有效地推进学生的儿童文学阅读。儿童文学阅读不应单单成为儿童文学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它应当贯穿学生整个在校期间的学习时间,鼓励学生将儿童文学的阅读纳入自己的整体阅读体系中,把它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密切联系起来。
   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职院校应当在藏书方面突出专业特色,图书馆关于儿童文学的藏书要突出针对性、时代性和完整性。具体来说,针对性是指馆藏的儿童文学作品要突出专业特色,以适合开展早期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为主,可以适当增加适合小学阶段阅读的作品;时代性是指图书馆尤其要关注当下开展早期阅读关注度较高的体裁及其作品;完整性是指图书馆关于儿童阅读的书籍种类要全,不仅要有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还要具备关于儿童文学鉴赏评论、阅读推广的理论书籍。如果有条件的话,图书馆可以打造一个儿童文学阅览室,方便学生查阅资料。
   三、课程建设助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从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习,师范性促使学生必须重新进行角色定位。从学生转变为未来的幼儿教师,经过在校三年的锤打历练,走出校门后,他(她)们会成为未来的家长和教师,责无旁贷地要承担起阅读推广和阅读教学的重任,教师的儿童文学阅读能力直接影响幼儿的阅读质量和品位。因此,儿童文学的课程建设绝不应拘泥于校内的学习考核,它应当指向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从更广阔的意义上来讲,应当助力学生成为一名儿童阅读推广人。为学生搭建各种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由衷地爱上儿童文学,进而成为一名儿童阅读推广人。
   目前我国儿童阅读推广的队伍由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者、家长还有喜欢阅读的志愿者组成,人员结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是在儿童阅读推广队伍中,有一类群体并未引起足够重视,那就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多种不同的角色定位,如果学生成为一名儿童阅读推广人,那么他就会改变多个群体的阅读观念、阅读习惯,辐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在现阶段鼓励、支持大学生成为阅读推广人,不仅是社会对他们的期待,更是其自身职业发展的需求,不仅有利于学生入职后顺利开展幼儿园或者小学的阅读推广工作,有效解决职前培养滞后的问题,实现职前培养和职后工作的无缝对接,还可以让儿童阅读推广在高校“热”起来,成为书香校园建设的一个特色部分,为全社会推广儿童阅读活动贡献一点力量。
   当前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重要工作,作为高职院校来说,儿童文学的课程建设一方面指向课堂学习,力求高效和实用;另一方面更要指向未来,助力學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对课程建设者来说,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更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既是学生专业知识的引领者,又是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全民阅读的积极实践者。
   参考文献:
   [1]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阿甲.帮助孩子爱上阅读[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
   [3][英]艾登·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编辑 王 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30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