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产教融合机制探析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显辉

  [摘           要]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是产教融合的具现,同时,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实施的各个环节具有自身的特点,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产教融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实践路径。
  [关    键   词]  混合所有制;产教融合;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8-0044-02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根本途径,是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能人才,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产教融合上升到国家的战略。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再次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的内涵及制度框架,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意见》提出:“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组织。”同时强调“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和推进职业学校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许企业采用以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的权利”。在职业教育实践中,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作为一个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的途径,有它自身独特的优势和较强的区分度,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更有助于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一、产教融合的理论渊源
   产教融合是指生产与教育的一体化,在生产实境中教学,在教学中生产,生产和教学密不可分,水乳交融。产教融合在国际职业教育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发布了《合作教育宣言》,在职业教育领域第一次提出产教融合这个概念,在之后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产教融合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经历了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到一种合作关系,再到一种教育与生产交叉的制度三个阶段的演变。产教融合也是一种融合了教育制度与产业制度的国家职业教育基本制度。李玉珠认为,“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与产业界为了推动技能养成与发展而进行的资源优势互补的合作活动、关系及其保障制度。2014年,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组织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第一次提出了企业作为办学主体基础设计。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高等学校要“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2017年1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落实了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主体地位,做好产教融合工作是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完善现代办学体制和教育治理体系的一项制度创新。
   二、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的理论渊源
   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在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混合所有制从经济领域迁移到教育领域是在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中首次提出的“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在教育部等六部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鼓励企业和公办职业院校合作举办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在官方文件中第一次出现了“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的提法和表述。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正式把“混合所有制二級学院”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行动计划纳入实践操作层面,文件关于“鼓励企业和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合作举办适用公办学校政策、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把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建设作为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型体制,要求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创新探索,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的实践提供了制度保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管理等,支持企业参与公办职业学校办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推进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从以上国家、部省的政策演变可以看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是产教融合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产教融合的产物,体现了产教融合的深度。但是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在运行过程中也要更加深入广泛地开展产教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它作为产教融合例证的核心张力。
   三、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产教融合的机制实践
   在研究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产教融合机制时,我们主要研究产教事例的实施机制。本文以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模具)学院的建设情况为基础,在先行先试的实践上尝试归纳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的产教融合机制,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的建设提供实践借鉴。
   (一)“引企入教”,办学体制多元创新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模具)学院是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北精金模具公司联合湖北省枣阳市人民政府、湖北省枣阳市教育中心、湖北省模具行业协会组建的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学院引进湖北腾日科技、湖北精金模具公司举办模具教育,其中精金模具公司以资本、技术、管理、资源等要素进行投入,湖北枣阳市人民政府以政策、资金、设备投入,湖北省模具行业协会提供行业指导,枣阳市职业教育中心和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建立“3+2”分段式教学的中高职衔接的办学体系,保证智能制造(模具)学院生源。同时,湖北省精金模具公司在枣阳市建立了华中地区最大的模具产业园区。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模具)学院在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北精金模具公司同进挂牌,真正把学校建到开发区(产业园),把专业建到产业链上。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制造(模具)学院引企入教,产教深度融合,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多元化办学体制,以企业化运作激发办学活力,以先进的管理实现效益倍增,实现校企合作深层化、产权结构多元化、治理结构现代化、运行机制科学化。目前,该专业年招生近400人,2018年通过湖北省特色专业验收,建立了政、行、企、校、园协同育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解决了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
   (二)产学融合,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协调发展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模具)学院瞄准襄阳支柱产业,根据产业链、创新链的需求建立相应的专业体系。以先进智能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急需紧缺专业为主要切入点,现建有智能制造(模具)专业、工业机器人专业、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等,智能制造(模具)学院校企双方建立了“三统一、一主导”的合作机制,实现统一招生、统一学管、统一教学,就业由企业主导、学院配合。实践中校企双方创造了“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展专业建设,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合作编写规划教材,实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双元制教学和生产性实训教学融合发展”的“四合作一融通”工作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智能制造(模具)学院培养的人才为襄阳智能制造产业和企业提供了智力和人才的支撑。反过来,由于校企共同开发教材,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新技术、新设备、新的工艺流程为学院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平台,提高了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三)校企一体,推动“双主体”育人
   智能制造(模具)学院在运作中融合度高,企业和学校实现了全方位、全过程一体化运行机制,企业全面介入,在专业建设规划、新教材开发、教学方案设计、课程标准建设、专业实习和实训项目安排等工作中,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发制定方案,实行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做到了校企双制、工学一体、旺工淡学、工学交替。
   学院招生和企业招工有机结合,“双重主体”合作育人,“双重身份”合作管理,学生在入学报到时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招生入校就意味着企业入职,基础理论课由学院负责,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习实训课都由企业负责,实习、实训课程都要在企业完成,实践性教学环节超过60%。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可以在企业就业或在企业集团相关单位就业,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权利、义务关系明晰,实现高质量就业。
   (四)共建共享,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
   对专业的技术技能的特殊性质而言,模具专业不适合理论教学,但一方面实习、实训的设备昂贵,生产用高端设备更是一般企业都无力购买,另一方面虚拟和仿真设备根本达不到学习效果,实习过程与耗材与真实环境相差甚远,不利于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精金模具公司和枣阳市人民政府合作投资近2亿元建设了智能制造(模具)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二级学院模具专业的学生和枣阳职教中心“3+2”分段式教学的学生实习、实训都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同时,实训基地也是襄阳地方共享型公共实训平台。
   (五)导教结合,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模具)学院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全面推行导师制,为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导师既可以由老师担任,也可以由企业技术能手、管理人员担任,教师和师傅双重身份、双重职能,学院聘请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18名,积极申报企业产业教授,提高企业产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綜合能力。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下企业实践基地,定期培训专业教师,企业技术能手和优秀技术管理人员到学校兼职上课,学校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建立教师工作站和“厂中校”,不仅落实了教师下企业实践5年6个月的任务要求,还培养了一大批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重的“双师型”教师。
   学院成立了企业员工继续教育中心,一方面,为企业兼职教师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培训企业初次上岗和转岗的新员工。学校和企业协同创新,围绕模具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开展广泛的研讨和合作,建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协同创新中心,共同研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做好相应技术的转化和推广工作。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模具)学院建设中实行“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中高职衔接育人、产教融合育人、导教结合育人,提供了一个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范例。
   参考文献:
   [1]黄文伟.现代学徒制视阈下我国产教融合制度设计研究[J].职教论坛,2018(5).
   [2]李玉珠.产教融合制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职教论坛,2017(13).
   [3]陈胜花,龙玉忠.产教融合机制建设实践与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0).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30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