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样本制备与质量控制技术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傅红梅

  摘 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食用的果蔬安全质量问题更加关注,同时对于果蔬农药生产过程的绿色高效关注度也日益提高。而果蔬农药残留是影响果蔬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人们日常食用食品的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于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样本制备与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探究,并从相关法律规定处罚角度出发,对农药残留检测样本的制备、保存以及质量控制技术等注意事项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为我国果蔬食品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理论支撑与借鉴。
  关键词 果蔬农药;农药残留;样本制备;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S481.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7.07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而作为农业大国,近些年来我国生态农业与绿色农业的建设逐渐普及,相关的环保和绿色概念应用也更为广泛,对于蔬菜水果质量安全的关注也日益热切。这其中对于农药残留等因素的控制尤为重要,同时对于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正是决定当前蔬菜水果是否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重要依据,其主要是对于农药残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规定限量值的一种判断。在当前蔬菜水果的样本制备中,样品自身的均匀性和代表性正是决定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先决条件之一。而在目前我国关于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验的标准和方法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于我国果蔬农药的质量控制技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探究也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协调,从而真正地保证我国果蔬农药样本制备和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1 样本制备技术概述
  样本的制备是当前农药残留检测的第一步,同時也是影响农药残留检测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此对于样本制备技术的探究需要放在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探究的第一位。
  1.1 样本分类以及制备部位选取
  不同种类的农药残留在不同的可食用部位,拥有着不同的残留含量,同时这也决定了样本制取部位的不同。这需要从样本的分类出发进行综合的探究,而在我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中,则将蔬菜分为了11大类,将水果分为了4大类,同时根据产品分类和类别说明进行了深入分析。而在样本测量定位部位预处理方法的规定中,则提出了针对部分蔬菜水果和农药残留检测以及实验室样本制备的测定部位预处理方案以及产品部位法取样[1]。
  1.2 样本处理与取样
  首先需要制取符合相关检测要求和标准的部位,并且检测相关制样场否符合规定,同时将封存的样本抽取出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清洗和擦除附着物,避免样本内部黏附过多的泥土。在这一环节,可以选择流水进行冲洗或者选用滤纸等清理设备,将样本表面的水分吸干并擦净样本。而在样本取样量中,我国关于蔬菜水果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工作,以及样本检测的取样量主要由两个标准规定,分别为NY/T 789—2004和GB/T 8855—2008。而在选取样本的取样量时,往往需要优先按照GB/T 8855—2008的标准进行选择,然后再按照NY/T 789—2004标准中的规定进行执行,这也是当前样本取样量的主要方式。
  1.3 样本混匀与缩分
  对于个体较小的果蔬样本,如圣女果和樱桃等,在选取样本时可以通过随机选取若干个个体,然后将不同个体切碎与混匀,从而制取所需的样本。而对于一些个体体量较大的果蔬样本,例如白菜或者结球甘蓝等大体积的果蔬,在制取样本时则可以按照其生长轴,十字纵剖或者按照对称轴分割成小块,并采用对角线分割法,将其切碎充分混匀。而对于一些不均匀的个体样本,在制取时往往可以在不同的部位选取一小片或者一小块,并将其按照对角线分割法分成四份,切碎后混匀。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样本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从而更好地保证农药残留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及质量控制技术
  目前较为常用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主要有仪器分析法和化学分析法。笔者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并在结合自身实践的基础上,对以上两种检测方法与其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简单阐述。
  2.1 仪器分析法
  仪器分析方法是较为传统的一种农药残留检测方式,而在具体的应用中,又可分为气相色谱分析法(GC)、高校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以及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其中,气相色谱法是根据气体的流动相以及相关色谱变化,判断农药残留量的一种方式。按照色谱柱的粗细不同,气相色谱法往往被分为填充柱气相色谱法和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分析方法两种[2]。
  到目前为止,气相色谱法的应用仍然处于农药残留检测的主导地位,并以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为主要的应用分析方式,同时随着相关系统的不断改进,当前已经极大地提高了气相色谱法的精准度和可靠性,而常用的电子检测仪器,例如电子捕获检测器和原子发射检测器等,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气相色谱法分析方式目前仍然具有高效能、高选择性以及高灵敏度等优点,同时随着其自身检测仪器的进步,已经逐渐成为了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农药残留检测分析方法。但其并不利于应用热不稳定性的化合物检测,同时检测仪器往往价格昂贵,这是其自身较难攻克的技术难点。
  2.2 化学分析法
  农药残留的化学检测方法往往根据农药的某些成分或者官能团等,水解还原产物以及特殊的显色剂等化学反应的应用,对农药残留进行判断的,在具体的应用中,并不需要特殊的高精度分析仪器,操作方式较为简单,费用耗费也较少,这正是其检测的优势所在。目前较为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主要分为比色法和薄层层析发法两种,在具体的应用中,两种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样本进行不同的技术应用。
  比色法也被称为分光光度法,是基于物质对于光吸收强度的不同,从而进行的对于物质残留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这一分析方法效率较高,使用的仪器也较为简单,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较为简单实用。但比色法也有自身不可避免的劣势,其中最为明显的限制便是,其技术只能应用与一些特定环境下的检测。例如在有机磷农药经溴氧化后,其自身与刚果红作用能够显现出深蓝色,并产生深蓝色物质,进而可以用于对于农药残留的定性检测,但这一定性检测仅仅针对有机磷农药,才会有效。薄层层析法,是当前较为常用的分离方法,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定性分析检测方法,简单易行,同时与其他技术的联用较为成熟,检测范围较广。同时,在利用更高清晰度的数据技术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其分析精度,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3 样本保存与仪器的定期维护
  当前,样本的保存方法以及相关检测仪器的定期维护是主要的质量控制技术应用。只有在保证样本质量的同时,才能够更好地保证相关检测活动的准确性,同时仪器的检测准确度也对于最终的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具体的应用中,需要首先做好的便是对于制取后的样本的保存工作。按照相关的规定,样本需要在规定的特殊环境条件下进行存放,同时应该配备必要的环境条件和设施,如恒温保湿、防光照等设施,并进行例行的定期的检测与维护,同时还需要对样本进行定期的监控与记录,确保相关样本自身的质量,避免样本出现非正常的损坏和变质[3]。
  对于仪器的定期维护也是影响最终检测结果和报告的重要环节,只有更为准确的计量仪器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最终的检测质量,同时实现对于农药残留检测活动检测的合理化与科学化。因此实验室的检测仪器应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详细的计量校准,并在检测的周期内进行期间的复核检测,避免期间仪器出现问题。
  3 结语
  通过对于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样本制备与质量控制技术进行深入探究,并从相关法律规定处罚角度出发,对农药残留检测样本的制备、保存以及质量控制技术等注意事项进行综合分析,是当前控制农药残留检测质量和果蔬食品安全质量的必需环节,需要相关的实验人员能够按照科学化和标准化的态度,进行充分且有效的检测。
  参考文献:
  [1] 梁可昌.果蔬农药残留检测的预处理和检测条件优化研究[J].农技服务,2017(10):69.
  [2] 黄桂东,欧晓倩,梁清翠,等.新型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背景下消费者果蔬安全信息认知度调查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8(5):232-233.
  [3] 卜惠斐,李巧生,林晓飞,等.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果菜,2017,37(6):33-34.
  (责任编辑:刘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66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