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林改后如何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周放

  摘 要 林改后,在生态公益林的建设过程中,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存在较多问题,导致林业管理难度增加,生态公益林面积越来越小。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在林改后强化生态公益林管理,加大宣传力度,保证生态公益林管理效果。基于此,对林改后生态公益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林改;生态公益林;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7.039
  生态公益林是指位于生态地位极端重要和生态环境极端脆弱的特殊保护区域的森林、林木、林地。生态公益林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有效管理,保护珍稀物种资源,进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落实后,国有林的保护与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整体上来讲,公益林的保护与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应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与管理,体现其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从而为社会的进步注入动力源泉。
  1 生态公益林管理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1.1 生态公益林的经济效益较低
  林改制度落实后,越来越多的林业管理人员意识到管理并保护生态公益林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确了林改的最终目的是管好生态公益林,发挥其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对部分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与管理进行分析发现,部分地区的公益林处于土质肥沃、地势平坦以及利于灌溉的区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部分地区生态公益林栽植区域的水涝灾害较为严重,不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同时也使生态公益林的发展受到威胁,无法稳健发展。而现阶段实行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相对较低,若出现各类自然灾害,将会削弱生态公益林的经济效益,无法体现其社会价值。为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相关管理人员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管理,导致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与林农经济利益之间出现矛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越来越深[1-3]。
  1.2 生态公益林面积逐年减小
  林改的落实使得生态公益林的管理与维护方向更加明确,但是,部分管理人员在生态公益林的管理与维护过程中未能使其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这样的情况降低了管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导致部分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出现偏颇,将生态公益林作为商品林进行管理,为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此外,部分生态公益林附近出现了许多毛竹林,毛竹林增长速度较快,给生态公益林的生长带来严重威胁,使得生态公益林面积逐年缩小,这样的发展形势对于生态公益林的发展极其不利。
  1.3 生态公益林管理与维护工作难度较大
  林改制度的落实使得林地划分入户、林业资源的使用与管理偏向私人化,这就要求林业管理人员积极肩负自身职责,提高管护意识,使得生态公益林管理行为更加严格化、严谨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生态公益林都处于偏僻区域,管理难度较大,加之区域范围内民众缺乏生态公益林管护意识,乱砍滥伐现象严重,给生态公益林的生长造成了破坏,使得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与发展面临严重威胁。
  2 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的措施
  2.1 增强生态公益林保护意识
  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影响区域范围内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改善,同时也关乎广大农户与经营主体的切身利益。因此,地方政府要做好自我定位,提高生态公益林保护意识,转变发展理念,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重点,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入手,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管理。除此之外,还要加大生态公益林管护力度,重点宣传,使越来越多的农户以及经营主体意识到生态公益林管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制定适宜的生态公益林管护方案,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保障[4-6]。
  2.2 优化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
  在生态公益林管护过程中,可从以下5各方面对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模式进行优化。1)要严格参照生态公益林的分布范围以及周边区域的气候条件、地形条件与交通条件等,实施划区管护,即将公益林种植地区划分为若干个管理区,然后结合管理区的具体面积、工作职责以及树种等,制定针对性的管护方案,并提供严谨的管护规定。2)以公开招聘的方式聘用责任意识较强的管护专员,与之签订管护合同,真正将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落到实处,提高管护效率。3)结合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与管护需求,建立系统的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并以定期考核的方式对管护效果较佳区域的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管护力度不足的管理人员则要予以惩处,结合生态公益林的发展形势,制定权责统一的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4)对于较为分散的林场以及面积较小的林场,应与当地的林业管护人员协调,安排管护人员对林场进行管理与维护,统一支付管理费用。5)运用生态林管护与林地承包两种管护方式并行的措施,划分商品林承包责任,同时要求承包人加大对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力度,降低管护成本,调动管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3 对生态公益林实施分类管理
  林改后,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在生态公益林管护过程中要积极总结常见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一条适合区域范围内生态公益林发展的思路,为生态公益林管护效果的提升提供保障。
  建议对生态公益林实施分类管护,一般可将生态公益林分为三个重要等级。一级保护生态公益林主要为实验林木,要进行强制性保护,禁止他人乱砍乱伐。二级保护生态公益林则主要用于更新换代与实验。在砍伐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以下要求:1)天然实验林以及马尾松等砍伐后郁闭度应大于0.5;2)风景林或国防林砍伐后郁闭度要大于0.8;3)天然阔叶林砍伐后郁闭度应大于0.6。三级保护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则要求管护人员对其进行适当改造,保证改造效果,将改造重点放在单一林种这一层面,尽可能将生态公益林培育成混叶林。砍伐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要求:砍伐过程中要听取当地林业管理人员的建议,根据生态公益林的生长情况以未来的建设情况进行针对性砍伐,砍伐总量不可超过区域内林木总量的1/5,砍伐后要栽植新树种,尽可能栽植阔叶林。这样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恢复生态公益林的调节功能,避免出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
  3 结语
  综上所述,生態公益林管理过程中存在经济效益较低、面积逐年减小、管理与维护工作难度较大等问题,对此,应增强人们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意识,优化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对生态公益林实施分类管理,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与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陈炳雄.浅谈林改后如何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4):138-139.
  [2] 鲁智华,张俊.基于林改的加强公益林监督管理机制研究[J].绿色科技,2016(13):110-111.
  [3] 张平.林改后生态公益林保护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绿色科技,2018(3):131-133.
  [4] 徐东.上海公益林生态补偿问题及完善策略探究[J].现代园艺,2019(8):225-226.
  [5] 曹兰芳,尹少华,曾玉林,等.资源异质性农户林业生产投入决策行为及差异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7,37(12):174-179.
  [6] 陈花艳.江川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对策[J].现代园艺,2016(3):117-118.
  (责任编辑:赵中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66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