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水利水电工程不仅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环节,基础处理施工关系着工程的实施进度和整体质量。本文在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重要性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具体的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关键词 基础处理 水利水电工程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作为能够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水电工程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其基础处理作为整个工程最基础的部分,直接影响着工程实施的进度和质量。基础处理的目标从根本上讲就是针对于项目的实施环境,选择恰当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控制各个环节,保证为整体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重要性
  1.1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地基是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如果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过程中,不能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就相当于给工程留下了潜在的危险。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规模的扩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程实施地位于偏远山区,这就不难理解,部分工程实施地的土壤结构稳定性差,主要是由于土壤的孔缝隙较大,基础部分为软土地基。在这样的情况下,若后续工程的实施给地基带来较高的承载量和压力,就有很大的可能出现塌方、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重要性之一便是要根据具体项目施工所在地的地理和土壤环境,选择并采取合理的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提升结构和地基的稳定性,真正为后续工程的实施打下坚定的基础。
  1.2避免基础地基出现渗漏
  除了基础地基的稳定性,地基的防渗透能力也是工程人员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渗透现象通常的表现形式是地基出现裂缝、形状变化、塌陷等,这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实施进度。所以,一方面是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加强地基的基础结构、提升地基的防渗透能力;另一方面,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一旦出现如地基空隙变大等的异常现象,及时快速对其进行调查和妥善处理,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
  1.3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保证工程的质量上,也体现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如今,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水利水电工程的复杂度和规模也越来越高,项目的施工难度同样也在增加。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寿命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经济收益,因此做好基础处理,尽可能以更高的质量来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处理施工技术概述
  2.1锚固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被广泛使用的技术之一就是锚固技术,锚固技术主要应用在地质形态、地貌等基础条件复杂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尤其是位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中的项目工程。在对工程现场的基础条件进行详细勘测之后,根据地质特点选择合适的锚固技术,可以有效地加固基础结构,增加抗滑能力和基础稳定性,提升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控制施工周期并节省施工费用,保证基础施工技术的顺利进行。
  在具体的应用中,锚固技术对施工现场的位置要求十分严苛,因此最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锚固施工位置,在选择位置时需要相关人员仔细查看工程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圖纸,结合具体施工位置来进行勘测和选择,位置选定之后还需要注意附近的防护工作。锚固技术使用过程中,通常与其他构件相互配合,例如圆柱形锚固体、承压板、台座等,将这些施工构件充分运用起来,构件良好的锚固体系是后续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2.2预应力管桩技术
  预应力管桩技术是保证工程基础处理施工高质量顺利完成的重要技术,其随着近年来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诸多施工的方式和方法。在将预应力管桩技术应用在基础处理施工中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即根据具体的施工工程选择适用条件不同的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或后张法预应力管桩,这两种不同的方式会对基础处理施工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时结合使用静压法、振动法、射水法、锤击法等多种方法,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由于质量控制不当出现的不均匀沉降现象,提升基础处理施工的质量。
  2.3堤坝施工技术
  堤坝建设是大多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重要环节,堤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整个工程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对堤坝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从选择材料到混凝土浇筑等期间的各个阶段都要严格按照要求,保证高质量完成。第一便是要精心选择施工材料,一方面管理人员要完善并监督采购管理流程,禁止不符合工程要求的低质量材料流入,另一方面则是选择具有良好的防渗透性能的土料,在建设心墙时使用有助于防渗的碎石。因为如果工程中出现裂缝、变形等渗透现象,会严重影响施工质量。第二,在选择具有防渗性能的原材料的技术上,进一步加强防渗工作,这主要体现在较厚的砂砾石层上,通过借助冲击枣强技术、反循环钻机钻主孔技术,配合液压管拔机等机器建设防渗墙,尽力避免渗透现象的出现。第三,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前期混凝土制作和搅拌以及运输的环节,使用更加专业的混凝土建设机械设备,严格把控混凝土浇筑工作。同时,由于混凝土在浇筑的时候其表面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这可能会引起内部裂缝,所以还要注意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温度,减少内部缺陷的产生。
  2.4水泥土技术
  水泥土技术包括了水泥土的制作和灌浆。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中最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下转第286页)(上接第284页)水泥土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质量的好坏和使用年限的长短。然而,从以往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隐患分析报告中可以看出,存在着不能对水泥土的配比进行精准把握的潜在危险,甚至有时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因为水泥土的质量除了与材料和配比密切相关以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土壤的密度、质量等。   因此,对于水泥土的制作,首先工程管理人员要重视水泥土质量的控制和监管;勘测人员在水泥土制作之前对项目实施所在地的土壤特点,包括结构、密度、酸碱度等进行测量和分析,给出工程使用水泥土的质量报告;然后项目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项目的设计方案将定量、符合配比要求的水和水泥材料进行混合搅拌。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具有一定强度、能够增强地基承受能力、加固地基的水泥土。此外,在进行灌浆环节时,更是要按照相关的规定,例如灌浆深度一般控制在50cm,但可以根据项目施工所在地的特点进行部分微调。
  2.5 软土处理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中比较常见的另外一种技术便是软土处理技术。如果可以控制好软土地基的施工过程,保证施工质量,将会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进展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在以往的施工过程中,软土处理技术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可以通过使用借鉴新的工艺和设备来弥补之前的缺陷。当然,相关技术人員要积极学习、了解和接受新工艺新方法,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探索更加有利于提高软土处理的技术。在具体的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过程中,常用的软土处理技术涉及夯实方法、置换方法和排水方法等,这些传统方法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环境,技术人员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或者多种来进行软土处理。
  除了上述提到的用于软土处理的技术和方法,还有一种常用于提升土壤的负荷能力、增强项目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处理技术——换填法。换填法,顾名思义就是先将施工场地的部分区域内的土壤进行挖掘清理,然后填入具有较高承载能力的其他土壤,并对换填后的土壤进行进一步的夯实。这样可以极大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抗压能力。
  3总结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基础处理作为整个工程的基本和重要环节,对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项目具体施工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结合项目施工地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并不断完善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等,全力做好工程的基础处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191.
  [2] 万陶.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6):3339.
  [3] 陈宇.探究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1):182-183+1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86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