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创新高校外语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变得越来越频繁,教学作为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一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文章从跨文化交际中教学工作遇到的障碍入手,结合实例对外语教学的技巧进行简要的探讨分析,希望可以为我国教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我国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價值观念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7-0059-02
  一、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教学工作面临的障碍分析
  1.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带来的障碍
  中西方在长久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具体来讲,中国文化更加注重崇古怀旧、礼敬祖先,强调集体利益。而西方文化更加崇尚自由、创新和独立,具有强烈的个人意识。由于价值观念的差异性,中西方人们对同一词语的内涵往往产生不同的理解。例如,“individualism”一词常常被简单地教学为“个人主义”,在中国价值观念下则带有了贬义色彩。然而在英语中,它则不具备贬义性,反而强调了个人对社会的积极作用[1]。跨文化交际的本质是文化传播和文化沟通,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必须注意三个要点。其一,信息传达必须做到真实得体。其二,教学必须尊重原语作者和传播对象。其三,教学人员不能对非母语文化进行主观臆断。基于此,教学人员在从事工作时必须对所有文化做到平等对待。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各领域的全面发展,我国教学事业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中国开放程度的加深同时也催生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如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所体现的内涵和厚度远远达不到理想要求,很多国家对我国的认知都和我国自我认知存在巨大的差异。换而言之,中国文化和世界的交流仍旧处于很浅显的层面,我国还需加大教学事业的建设发展力度。
  2.文化背景差异带来的障碍
  民族特色和地域风貌的不同使得中西方在文化背景和环境信息上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在对一些谚语进行教学时,若是单纯的直译就会使读者产生疑惑。例如,“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来源于希腊罗马神话传说,表现身处于锡拉和卡津布迪斯两个怪兽之间的处境,如果依据字面意思将其教学为“在锡拉和卡津布迪斯之间”就失去了这句话本来的面貌,这就需要译者对其背后隐藏的神话故事背景具备一定的了解,据此在汉语中找出能够反映这一处境的词语进行代替。教学本质上是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沟通交流,具有跨文化属性,因此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会为教学活动带来重重阻碍。在外语教学中,其遇到的文化阻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西方人们思维模式上存在差异,中国人更加注重意会,具有较强的整体意识,习惯于由广及微、由大到小。而西方人更加注重形合,思考方式偏重理性,考究逻辑严谨。其次,中国文化更注重总结过去,习惯于赏古怀旧,尊崇祖先,礼敬长辈。而西方文化更注重未来,崇尚独立、自由、创新和改变。再次,中西文化在信仰上存在差异,中国并无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信仰,大多是将儒家思想作为修身齐家和为人处世的规范。而西方多信仰基督教,信徒深信他们都是上帝的子民。最后,文字差异。中国使用的汉字为象形文字,包含语义和语音的感知因素。英文则是拼音文字,习惯以理性和分析的方式感知世界。
  基于以上多方面的文化障碍,教学人员必须做到熟记于心,只有这样才能对语言所传递的信息进行精确的解读并传递。
  3.思维模式差异带来的障碍
  汉字和英文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字形式,前者为楔形文字,后者为字母文字,汉语表述突出语音和语义的表达,英文表述则更加注重语态和时态的逻辑形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生搬硬套,否则很容易对原语造成曲解[2]。
  二、跨文化交际中外语教学技巧的实例分析
  1.转译技巧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类型,二者在词类划分以及表达习惯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将英语教学为汉语的过程中,有时候必须对原语中的词类作出一定的转换,转换形式多种多样,如名词转换为动词、形容词,副词转换为名词、动词等。例如,在对“Rockets have found applica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e.”这句英文进行教学时,需要将名词“exploration ”(探测、研究)转译为动词探索,即“火箭已经被用来探索宇宙”。
  2.引申词义
  在英语中,一词多类或是一词多义的情况十分普遍,在进行外语教学时,教师必须联系词语上下文对其所属的词类以及词义进行确定,并根据具体词语的基本含义结合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来引申词义[3]。例如,在对“There is no universal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finding time for reading.”这句英文进行教学时,对于“universal solution ”(普遍的、绝对的解决办法)这个词语就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词义引申,整句话教学为“抽什么时间看书应该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3.正反译和反正译
  在外语教学中,忽视两种语言表达习惯的情况十分常见,这是“英语式汉语”出现的主要原因。对于此类问题,在进行外语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正反译或是反正译的方法。例如,“These examples shows that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 are at opposite pole.”若是直接教学就会成为“这些例子说明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处在对立的两极。”让人读来有些不适感,在这里就需要采用反正译,将其教学为“这些例子说明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截然不同。”再如,对于“More haste,less speed.”若是教学为“越快、越慢”则有些意义不明,对此则需要采用正反译,教学为“欲速则不达。”   4.分译与合译
  将原文一个句子拆分教学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是分译,将原文中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句子合并教学为一个句子则是合译。例如,“We tried in vain to persuade him to give up his wrong belief.”這句话采用分译法可以教学为“我们试图说服他放弃错误的信念,但没有成功。”再如,“The ants have a good many enemies。They incude birds,bears and‘anteaters’of various kinds.”适用于合译法,可以教学为“蚂蚁有许多敌人,包括各种各样的鸟、熊和食蚁兽”。
  5.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原则和策略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过程中,译者必须秉持文化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尽最大的努力将原语言的文化完整精确地再现出来,与此同时,还应注重本土文化和民族传统的弘扬。而在教学策略上,许多学者则倾向于异化策略,即以丰富译语文化为目的,立足于译语本身对待原语的文化问题。除了异化策略外,还存在一种归化策略,该策略出现的原因在于单纯地采用异化策略具有明显的极端性,很难做到对原语文化的有效传播,如此就无法达到不同文化沟通交流的目的。归化策略的内涵是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切入,充分考虑译文受众的需求,基于原语信息的深入分析,在译文受众能够接受的文化范畴内追求动态对等。
  进入21世纪的第五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文化间性教学的观点,即不同文化的存在在于平等互动以及通过对话和相互尊重产生共同文化表现形式的可能性,致力构建和谐共生、互利共赢的跨文化关系。基于这一观点,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译者应该将原语中和译文读者所处文化存在差异性、陌生性以及异同性的部分传达给受众,以此为译入语文化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冲击,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吸纳,最终实现文化的交融。
  6.跨文化交际视阈下外语教学的技巧
  在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活动中,译者可以灵活运用以下几种技巧提高教学的质量。
  其一,直译法,即将原语中包含的文化信息直接教学出来,其优点在于能够更加原汁原味地彰显出原语文化信息,同时省去了添加修饰所需的时间。例如,将“一百万年前,‘郧县人’择居汉水,地球从此有了人类的炊烟”这句汉语教学为英文的过程中,直接将“郧县人”教学为“Yunxian Man”,将“汉水”教学为“Hanjiang River。
  其二,择义直译适当加注法。在对一些理解难度颇高的文化承载词语或是语句进行教学时,最好采用择义直译适当加注法,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词语和语句的意义。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英译为“Fuwa,the five mascots of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读者可以直接从注释内容了解“Fuwa”到底为何物。
  综上所述,在跨文化交际中,教学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策略和技巧进行合理的选用,如此才能将原语真正的意义和内涵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高原,廉玲玲.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英汉文化双向导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版),2018(4):123-124.
  [2]戴悦.英汉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对比分析[J]. 现代交际,2016(9):94.
  [3]王洪星,冷慧.跨文化中外语动植物词语对比分析[J].英语广场,2017(3):3-4.
  作者简介:黄玉楠(1988—),河南洛阳人,硕士, 研究方向:教育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35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