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DGPS-RTK与Hypack在水深测量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冀念芬 王成志

  摘 要:科学发展的今天,资源的开发也逐渐由陆地转向了海洋,水下测量技术为探测海底 提供了必要的资料,随着GPS技术的发展普及,水上测量可以采用GPS无验潮方式进工作。本文主要阐述DGPS-RTK及HYpack在水深测量中的简单应用。
  关键词:差分定位;DGPS-RTK;水深测量
  一、GPS控制网设计
  根据测区的地理环境和特征、测区内已有的测绘资料,本次工程所投入的仪器设备及数量、等相关因素布控了测区GPS控制网,达到了控制该测区的有效范围,控制网的精度也达得了提高,亦为将来建设GPS卫星连续运行参考站做好基础。本着优化设计的原则,本测区航道GPS控制网由均匀分布的21个点构成,控制网相邻点间的最短距离为3公里,最长距离为178公里,平均距离为80公里,并在控制网中联测并采用了3个GPS跟踪站的同步观测数据,以保障精确求定各控制点的WGS-84坐标。
  二、控制网外业观测及精度分析
  本次观测GPS设备22台并观测GPS控制点的正常高,满足数据处理的需要,统筹安排并同期观测了GPS控制网观测和控制网的高程。本次GPS控制网布设考虑了GPS\\水准点的最佳数量,GPS\\水准点的分布情况和网形设计方案,与12个位置较好的控制点联测并测量出其高程,联测了岛屿上高程传递点至观测点之间的水准路线,总计GPS\\水准共用点14个,且均匀分布在本测区航道区域。
  首先对各偏心观测点、控制点进行编号,然后在进行基线解算。基线解算首先要把观测点的天线高归算到相位中心,在计算过程中除了要把天线改正值改为零,还需要把IGS站的天线值改成公布值,并设置相关基线解算参数:数据采样间隔一般设置成30秒,卫星截至高度角设置为15度。在软件中固定求取全网的WGS84站点坐标;采用萨斯莫宁模型进行标准气象改正;采用消除电离层后的组合观测值。
  闭合环精度统计,根据统计结果看坐标分量闭合差都在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区间范围内,最大值为0.071米,符合规范要求。闭合环全长闭合差为0.0867米也满足规范要求。闭合环全长闭合相对中误差最大为3.4,平均相对中误差为7.2。经过上述平差精度统计,平差精度符合要求,成果可靠。
  三、水深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
  (一)水位改正
  把在瞬时水面上测得的深度归算到由深度基准面起算的深度,叫做水位改正,测得水深后需要进行水位改正。验潮站在同一瞬时的水面与深度点处的瞬时水面的高差控制在20cm以内,水位改正时采用该站的潮位观测资料;高差值超过20cm,水位改正时可采用水位分带法:在确保水位改正精度的条件下,验潮站的潮位观测资料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把测区分成若干个带(区),利用图解内插法求出各带的潮位资料,进行分带改正。
  认真检查分析观测资料进行精度校正,以保证成图的质量。例如,平面、高程控制以及定位点的精度,合理布设的测深线,深度点的密度,航行障碍物探测的完善性,等深线勾绘的准确度。评定定位点精度采用定位点的中误差。
  (二)水深测量的测深误差及改正
  测深仪测得的深度与实际水深不符时,说明有测深误差。它是由换能器吃水误差、仪器转速误差、声速误差、读数误差等引起的。
  测深仪记录纸上读数是由换能器表面到海底之间的水深。若换能器入水过浅,使回声波受到水泡的干扰,记录纸上回声线断断续续,时有时无,对此一般要求换能器入水深度为0.3~08m。该误差是常数,可以通过调节记录纸零线位置进行消除。
  (三)测量时注意的问题
  有关基准站的问题:(1)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是RTK技术的关键,RTK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伪距观测值,相位观测值等相关观测数据和已知数据传输给流动站。因此我们要把电台天线架设的尽量高些。高增益天线应用在较远的观测距离。(2)设站时要限制最大卫星使用数,一般为8颗。如果太多,则影响作业距离;太少,则影响RTK初始化。
  四、数据采集及处理
  (一)测前准备
  测前准备工作是整个测量工作中的基础,准备工作必须做扎实。测前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新建项目;设置大地参数;制作电子海图,电子背景海图引导了测量船准确驶进测量区域,也清晰的表示出沉船、暗礁等障碍物的地理位置,保证测量船的航行安全。
  (二)数据采集
  在测量船进行数据采集之前,应先要新建测量项目。操作方法如下,右击项目文件面板中的“背景文件”和“计划测线文件”添加已经做好的背景文件(*.dig文件)和测量计划测线文件(*.lnw文件)。然后单击Hypack Max主菜單上“开始测量”子项目进入测量模式。
  (三)内业处理
  用HYPACK MAX水道测量软件进行后处理,生成*.EDT/XYZ文件,得出最终成图文件,经三级检查审定,由内业组使用AUTOCAD成图软件根据规范要求绘制成图。相关注意事项如下:(1)外业工作结束后提交测深记录手簿、验潮记录、数据盘片、草图等相关资料,审查无误后再编绘成图。(2)图幅规格严格按照交通部《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要求进行。(3)绘制方法:采用COASTAL公司的Hypack MAX专用软件进行数据格式转换,通过专业绘图软件AutoCAD进行图纸计算机交互编辑后输出至绘图仪;绘图精度:误差不超过《国家航海图编绘规范》之规定。
  五、小结
  本文通过简单的讲述,对基于测深系统的软件应用技术进行了描述,简单叙述了水深测量控制网布设及误差分析,叙述了测深系统的组成及测量原理,在探讨水深测量精度提高的同时,以求与广大的测深系统使用者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子林.RTK技术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J].珠江水运,2006(08):36-37.
  [2]李宇,马洪蛟.提高水下地形测量GPS定位精度的探讨[J].现代测绘,2004(01):42-43.
  [3]郑洪波.浅谈Hypack Max软件在疏浚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15(07):305-3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42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