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混合教学对幼儿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海艳 宋士奎 张树苗

  摘 要:混合教学是将传统化教学和网络化教学有效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二者优势的一种教学模式。首先分析幼儿混合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价值,其次论述幼儿混合教学的特点,最后针对幼儿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实现幼儿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混合教学;幼儿学习动机;有效融合;兴趣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7-0082-04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技术和互联网,有效利用计算机、手机等“动态工具”,使信息技术和课堂能很乐观地融合为一体已成为事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放弃了传统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提法,而提出信息技术应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观念[1]。学前教育作为人一生接受正规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对幼儿接下来学业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受过幼儿教育的孩子与没有受过这一教育的孩子相比,往往更能顺利入学,过早辍学的可能性也少得多[2]。我国现在的幼儿园教学一方面课堂师生之间交流互动不足;另一方面存在幼儿学习动机不强,幼儿学习兴趣不浓厚的问题。混合教学为解决幼儿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模式,混合教学通过线上线下交流互动,把教师—幼儿—家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通过游戏教学等互动式教育资源的引入,不断激起幼儿学习动机,促进幼儿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混合教学有助于幼儿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幼儿混合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价值
  黎加厚把BLENDING LEARING翻译为“融合式”学习[3]。何克抗将其翻译为“混合学习”,他认为,“所谓混合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4]综上,笔者认为,混合学习是一种将传统学习(FACE TO FACE)和网络化学习(E-LEARNING)有效融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优势的学习模式。而本文基于混合学习理论,试图探究混合教学对幼儿学习动机的影响,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所以混合教学应包括教师的混合教和学生的混合学两方面。混合教学是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势与网络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混合教学与其说是一种教学理论,不如说是一种理念,它是指各种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的混合,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的混合,教师主导教学与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混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學习、课堂讲授与虚拟教学等学习方式的混合[5]。可以说,混合教学作为实体化学校教学的拓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技术,延伸了人的思想和身体,在共享的学习平台之上,使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连接互动、协调统一,实现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有机融合[6]。笔者认为,混合教学有效融合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使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资源最大化、学习过程最优化。目的是通过提高学生的课堂体验,把课堂交由学生,促使其深度学习的发生,这可以为幼儿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提供启示和借鉴。
  幼儿混合教学模式与幼儿的学习相契合的原因可以从幼儿自身的特点来分析:
  根据让·皮亚杰(Jean Piaget)认知发展理论,处于前运算阶段(2—7岁)的幼儿心理表象是直接的具体物体的图像,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括性一般性的概念知识。3—4岁的幼儿主要依赖头脑中的表象和具体实物的联想展开思维;5—6岁幼儿的形象思维仍然占主导地位,但已初步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苗头,幼儿认知发展心理具有具象性、主观性、能动性等特点。教学设计中对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五感的全方位设计,可以较全面地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不断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在这五个感官方面没有混合教学体现得充分,换句话说,混合教学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幼儿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上的需求。在混合教学中幼儿被新奇有趣的事物吸引,在教师富有感染力的引导下,在充满乐趣的学习气氛中通过教师的帮助传授学习的经验,依托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不断预设与生成教学过程,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教师只要在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7]使幼儿在课堂中收获道德、智力、体质、美育、劳动的全面发展。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过:“对儿童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掌握科学,而是以直观的图片和形象来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8]因此,我们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和能力不足的特点,运用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教学。
  埃里克森(E.H.Erikson)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指出,3—6岁这一阶段的幼儿重要的事情是独立活动。如果这一阶段幼儿发展顺利,幼儿便会对身边的环境更加主动和好奇,进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我们都知道,把知识教给幼儿的正确的方法是使幼儿对你要他们掌握的东西发生兴趣,这样,幼儿便自己主动去探索。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齐心协力,留意把握住他们兴致上的有利时机[9]。混合教学过程中当幼儿看图片、视频或者玩游戏兴致高的时候,抓住时机进行有效引导。教师要预先精心挑选适合幼儿学习的网络游戏,比如在线Flash,或者把游戏安装包推荐给家长。在制作PPT课件的时候要注意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力求图片多字数少,动漫的效果和背景迎合幼儿的喜好。由于3—6岁幼儿没有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能力,所以在幼儿完成了教师在线教学后,需要家长及其他监护人在课下帮助幼儿下载网络学习资料,督促幼儿完成各种在线游戏通关、微型课视频学习等。家长和教师在学习方面帮助幼儿顺利发展,使他们对学习更加主动和好奇。   三、幼儿混合教学的特点
  1.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融合是实施幼儿混合教学的有效保证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线上线下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使讲授、学习、交流、练习、演练等活动形成一体[10]。目标是每节课结束时幼儿能对本节课的知识、过程、情感有较深刻的体验,做到使幼儿在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的学习活动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课前,教师先指导幼儿通过在线学习课程视频,为课堂教学的进行做准备。这样既能够使课堂教学环节更加顺畅,又可以腾出来更多的课堂时间让儿童自主学习。接下来在課堂教学环节上,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不同幼儿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巩固和强化在线学到的知识。幼儿通过在线系统的交流互动和在线平台提供的一些视频资料,能够学到更多的语言交流技能和手工操作技能。课堂教学有利于展开互动性更多的游戏活动,使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充分、更加有效。幼儿混合教学模式使线上线下教学环节紧密相连,加强了幼儿对五个方面的学习活动的互动交流与手工操作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尝试,这样在充满乐趣的学习氛围中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最大化。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融合是实施幼儿混合教学的有效保证,要做到有效融合,就要把线上线下的每个教学环节都恰当地衔接起来,使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连贯有序,使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就需要充分做好课前的每一项工作,用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掌握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意愿,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擅于运用教育机智及时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2.形式灵活多样的交流互动是实施幼儿混合教学的主要环节
  幼儿课程属于对语言和动手操作能力要求很强的课程,需要幼儿在交流中认真倾听,在实践中切身体验。沟通交流是人际交往的必要途径,幼儿在与同伴、教师与家长沟通中促使语言交流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混合式教学方式的一大优势,就是为学习交流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和时间[10]。因此,我们将在线视频和线下课堂上的交流互动看作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让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层层推进,以获取最佳的交流效果,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这为不同性格的幼儿提供了不同的交流空间。通过在线视频和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幼儿和教师彼此成为学习的支持者、推动者和促成者,进而促成高效的交流互动。线上幼儿通过观看视频,倾听视频中的会话在脑海中留下印象,线下的课堂会话活动是在线交流互动的延伸。课堂环境中幼儿互为交流的对象,共同创设面对面会话的场景,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会调动幼儿手势等肢体语言的表达及面部表情的变化,使语境化程度提高一个层次,更加真实、生动。总之,无论是在线交流还是课堂交流,教师都起到了尽力营造交流氛围、有效引导交流内容的主导作用。混合教学模式促成积极而又形式灵活多样的交流互动,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3.发挥教师主导幼儿主体作用是实施幼儿混合教学的基本规律
  混合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很好地发挥了教师主导、幼儿主体作用。对于幼儿教师而言,需要更好地沟通来促进幼儿的发展,以建立相互合作的意识,保护幼儿的发展。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只有以幼儿的主动学习为基础,教学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要使幼儿有机会通过使用在线教育资料(如视频,电影和语音)在课堂环境之外学习课程,以便课堂时间以幼儿为主体进行主动学习。课前和课中可以通过观察法、访谈法等方法及时征求幼儿的意见,了解幼儿的想法和需求,这可以大大提高幼儿对课程的参与度,使幼儿教学变得更具有针对性,更富有成效。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还表现在教的过程中,教的实施者不仅可以是幼儿教师,还可以是幼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鼓励幼儿大胆提问,积极讲述自己的经历,自己的认识及自己的想法,并组织开展幼儿游戏教学、教学角色转换演练等活动。灵活调用线上线下学习资源,能够通过调动参与积极性来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针对混合教学模式形式多样灵活的特点,充分发挥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努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提供优质丰富的线上线下学习资源是实施幼儿混合教学的重要手段
  混合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效引导幼儿观察所学的事物或者图像,聆听教师用对所学对象的形象语言描绘,让幼儿在头脑中形成关于事物的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混合教学中,教师应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并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线下教学中让幼儿直接触及真实的、比较生动形象的、较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实物,实物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兴趣。线上通过观看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电影等,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来扩大感性材料的来源,模象直观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借助形象化的语言来有效指导使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表象。学习资料的选择体现了教学导向,决定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学习资料的质量如何则是评判教学成效的重要维度[10]。专门录制的课程视频对于幼儿的学习动力具有很大的影响: 一是视频中的对话情景真实,对话语言真实。二是幼儿观看视频激活了视觉和听觉,这样在遇到类似的语境时,便会条件发射地调出与其相关的话语。让幼儿享受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不但开阔了幼儿的眼界,扩展了幼儿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能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学习动机的激发维持是实施幼儿混合教学的目标追求
  幼儿混合教学模式正确地处理了幼儿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线上的一些视频及线下教师讲授体现了幼儿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幼儿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当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直接经验。再者幼儿的间接经验的接受必须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混合教学的线上线下相结合既考虑了幼儿的直接经验,又充分利用间接经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混合教学模式恰当地处理了幼儿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着调节和推动作用,混合教学对于幼儿渴望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习动机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有强烈动机的幼儿将用更多的精力去进行学习活动,学习动机的激发维持是实施幼儿混合教学的目标追求。   四、建议和对策
  首先,幼儿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增强运用混合教学模式的意识。恩格斯说:“世界不是即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11]美国教育家多尔明确地指出:“今日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侧重于清晰的起点和明确的终点—将让位于更为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这一复杂的网络,像生活本身一样,永远处于转化过程之中。”[12]在混合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正在从权威主义者转变为管理者、促进者、技术人员和教练。如果教育工作者不利用计算机电子设备的优势,教育的强大后盾资源就会削弱很多,计算机、手机不会代替只会补充传统的教学。为了使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成为我们教育系统的催化剂,教育工作者需要打破固定的保守格式,教师为幼儿提供线上学习资料便于幼儿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营造一种有利于学习的线上线下气氛,在一种充满真诚、关心和理解的气氛中,把幼儿的重心集中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上来,教师定位于“促进者”的角色,帮助幼儿组织材料,帮助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活动。微电子学习教具相对传统书籍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信息化时代没有接触过电脑的幼儿正在迅速消失,诸如“机器人”与“说话和拼写”之类的微电子游戏的吸引力是惊人的,微电子游戏有助于幼儿学会与计算机“交谈”,幼儿对微电子手提式电脑的反应是积极主动的。据此,幼儿教师要不断增强自己运用混合教学的主动性。
  其次,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多掌握能够指导幼儿混合教学的教育学理论知识。比如让·皮亚杰(Jean Piaget)关于建构主义的观点是,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幼儿混合式教学就是建构主义的一种实践方式,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化网络教学融合在一起,使幼儿使用手机等新技术,以便他们很容易获得一些信息。此外,将这种技术设备嵌入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将其视为文化资源,即通过使用手机可以获得许多应用程序来帮助他们学习。幼儿混合教学不仅可以用于一个主题材料,而且可以用于多个学习环境,教师建立幼儿与课堂上其他幼儿以及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以便幼儿在学校积极学习,教师亦可以通过面对面的讨论建立幼儿的互动,并且可以使用在线设备,如交流讨论表、虚拟会议、虚拟世界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这与幼儿混合教学观点不谋而合。混合教学中伴随着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互动,进行在线学习将强化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因为幼儿混合学习模型使用的Web和其他技术平台提供了各种有趣的学习活动,所以它促进了幼儿的积极学习。混合式教学也为幼儿提供了更好的学习体验,通过更好的学习经验,幼儿将有更好的成果。用混合教学的技术可以扩大学习空间,通过互动和合作促进幼儿的参与,帮助幼儿达到他们的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体验。
  另外,还有美国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按照他的观点,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教师的态度和管理应有助于建立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线下游戏运动等教学活动为幼儿创造了情景性教学的条件。班杜拉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3—6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观察和模仿,幼儿主要通过感官直接接触,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广义的观察来学习,就像儿童看视频一样,视频中显示了父母、教师、同伴等一些角色所做的事情,孩子们就会看到并且模仿。因此,在混合教学模式的线上教学中可以为幼儿提供可供其模仿的良好榜样。在线下教学中教师要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比如,教师可以表现出对某种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这就会像教师期望效应一样在潜移默化中吸引幼儿,引发幼儿对此事物的兴趣、好奇心。
  再次,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多掌握应用于混合教学模式的操作知识。计划使用混合教学模式的教育工作者应具备必要的技能,这对确保流程效率非常重要,因此可以将培训计划提供给教育工作者,以获得应用此模式所需的技能。在混合教学过程中,确保学生观看视頻、玩游戏很必要,在进一步地实施中,可鼓励幼儿在课前通过回答问题、总结视频和讨论关于论坛视频等开放式问题,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这项研究允许幼儿家长在论坛上提问,为了建立同步沟通,进一步地学习可以让教师在特定时间安排的虚拟会议中与所有幼儿和家长讨论他们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考虑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有意运用比较新颖的、容易变化的视频,强烈地刺激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也应该向他们解释清楚进行某种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并提出具体明确的小要求,使他们能主动集中注意力。利用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培养幼儿对学习活动的兴趣,由对事物本身的直接的兴趣慢慢转化为对学习感兴趣的间接兴趣,渐渐增强学习动力。在学前期培养幼儿的内部学习动机是很困难的,这意味着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有效组织教学活动。
  最后,作为幼儿教师要拥有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教育教学素质,秉持“以幼儿为中心”的理念使混合教学模式效果最大化。处于学前期的幼儿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小班儿童注意力只能集中3—5分钟,中班儿童也只能延长到10分钟左右。由于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局限,幼儿还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注意,与成人相比较容易出现注意的分散,众所周知,幼儿注意中的无意注意占绝对优势。任何新异、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事物都容易引起幼儿注意中的无意注意,利用这一点,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集中于小朋友喜欢的游戏,全神贯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但是,周围如果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可能会让儿童因为受到干扰而分散注意力,所以教师要擅于发现并用言语指引儿童,调节儿童的行为,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进行灵活教学。
  要秉持“以幼儿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因材施教,混合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线上线下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幼儿都获得最佳发展。古今中外不乏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家,比如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提倡在深切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孟子也提出教亦多术。作为教师要善于找出每个幼儿求知的兴趣点,投其所好,抛砖引玉,激发幼儿学习动机。   五、结论
  幼儿混合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网络和其他技术平台提供各种学习活动,学习材料吸引幼儿不同的感觉器官,针对不同特征的幼儿向其呈现不同类型的材料,进而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增加幼儿对材料和活动的学习机会,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从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混合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培养幼儿的学习动机,因本研究是关于混合教学对幼儿学习动机的定性研究,缺少可以量化的测量和分析,故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今后需要不断探索、不断进行实践,让该研究更加完善,进一步使幼儿教学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课程·教材·教法,2014(2):58.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黎加厚.关于“Blending Learning”的定义和翻译[EB/OL].http://www/zbedu.net/jeast/000618.html,2011-04-03.
  [4]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0—15.
  [5]徐福萌,黄慕雄.教育技术协同创新与多元发展[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3:58—63.
  [6]李志超,余宏亮.基于混合教学的知识习得与路径建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6(15):76—80.
  [7]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
  [8]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1:24.
  [9][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2.
  [10]杨芳,魏興, 张文霞.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7(1):22—29.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4.
  [12]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
  (责任编辑:蒋 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54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