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焊接工艺及工装设计基础选修课从理论到实践的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焊接工艺及工装设计基础作为吉林大学材料类专业选修课的教学现状,根据其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及学科特点,提出了从理论课程向实践课程转变的改革建议,以便更好的适应专业认证要求。使学生能够利用实践课程的学习,来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 焊接工艺及工装设计基础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以焊接为主要连接方法的结构部件在航空航天、大型建筑工程、高速列车、客车、石油管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焊接技术的实施不可避免的涉及焊接工艺及工装,其为结构的完整性和实用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焊接工艺及工装设计基础》是吉林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公共选修课课程之一。基于新形势下专业认证需求及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这类课程更加注重工程实用型人才培养来。特别是随着焊接工艺装备向着工业自动化、智能控制领域靠近,由理论学习到实践学习思想的转变日趋重要和紧迫。本文针对这门课程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为建立科学有效的工程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模式提供一些积极有效的参考。
  1《焊接工艺及工装设计基础》教学现状
  当前,《焊接工艺及工装设计基础》课程内容单一、陈旧。学时全部为理论学时,仅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学”模式进行授课。这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偏弱,无法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此外,该课程涉及焊接生产的相关知识,知识点繁琐、复杂,覆盖面广,不具备规律性特征,很难通理论讲解来确切区分这类概念。
  2《焊接工艺及工装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基于上述教学现状,吉林大学在制定2018版培养方案前对焊接工艺及工装设计基础这门课程进行改革,实践学时大量增加,由原来的全部24学时的理论学时更改为12学时理论、12学时实践。实践课与理论课课时比例的调整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并针对现在的理论课提出了以下改革措施,以适应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要求。
  2.1突出课程重点与难点,提高讲课效率
  为了在有限的学时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采取“突出重点、分解难点、注意启发性”的授课方式。该门课程重点就在于焊接工装设计。不仅《焊接工艺及工装设计基础》这本教材有重点,细分到每一章节也存在非重点与重点、非难点与难点之分。对于重点内容,教师应该不惜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刻分析与讲解,还可以利用一些实物模型或者录像等直观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而对于尺寸链及其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则简单带过或留给学生自学,然后教师通过作业检验学生自学的情况。当教师对课后题进行重点以及难点讲解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分析解决问题。通过这种启发式教学不仅使学生学有所得,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主动思考的能力。
  2.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设计全书及各章内容时,我们注重将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首先,引入典型的工程案例,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将基本理论与工程实例相融合。其次,利用一些生动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从相关焊接企业搜集到的一些零件作为教学模型,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理解深刻并将基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最后,给学生介绍理论知识的具体综合应用时,我们可结合吉林大学及教师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介绍,使教学更具有说服力。
  2.3紧跟时代发展,更新学科教材内容
  随着国际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焊接技能使用越来越广泛,焊接技能水平也越来越高。新的焊接方法不断涌现,专业焊接设备日新月异,引起了焊接加工制造领域产生极大的变革。因此,当我们在讲授焊接工艺装备实例结构时,必须把这些变化反映到教学内容之中,把最新的知识及信息传授给学生。经过我们初步的课改实践证明,这种将最新专业信息内容引入到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教学效果要比以往只讲教材内容的授课方式效果要好得多。通过这种新型教学方式,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同时还对教师的授课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以及广博的专业知识,还应该立足于本学科的发展,时刻关注时代发展潮流与发展形势,广猎博取、不断搜集新的素材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3结论
  经过初步的实践证明,我们提出的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实际技能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加强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强化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知识融会贯通的应用能力。此外,我们对实践课与理论课之间的课时比例进行调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家本.船舶焊接技术现状与展望[J].电焊机,2004,34(02):1-4.
  [2] 彭振国.在汽车制造中的焊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现代焊接,2006(08):5-9.
  [3] 赵燕春,张培磊,顾俊杰.双束激光焊接的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18,32(S1).
  [4] 王普.液压钻机油管焊接工艺与工装设计[J].煤矿机械,2018(02):67-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90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