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牧歌》民俗文化阐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牧歌》是新疆作家韩天航先生的军垦题材小说,有对新疆哈萨克族牧民生活、民俗的描写。从民族文化理论视角对《牧歌》进行分析,认为哈萨克族民俗文化扎根于草原,喜爱马,重视割礼,用马上运动表达情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具有民族文化认同及注重情感表达的特征,具有民族凝聚功能。
  关键词:牧歌;哈萨克族;民俗文化;民族文化;阐释
  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2-0128-03
  “牧歌”是新疆哈萨克族牧民放牧时吟唱的歌曲。作家韩天航的作品《牧歌》,是讲述发生在新疆大草原与牧业有关的民族团结故事的小说。《牧歌》中没有讲哈萨克族牧歌,但却有哈萨克族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的元素。关注新疆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的研究中,李国平(2006)[1]主要从民俗学角度出发,用环境理论、应用民俗学和艺术民俗学等视角理性分析了哈萨克族的民俗文化;周子宁(2010)[2]、潘帅和范学新(2012)[3]关注哈萨克族歌舞中的民俗;巴哈提(2008)[4]和孙艳君(2013)[5]注意到了已出版作品中的哈萨克族民俗文化。但从笔者掌握的情况看,现有的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研究缺乏对作家作品的分析。近年来,新疆以及兵团涌现出一批用自己的文字记录新疆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有新疆情怀的本土作家,这是一笔财富。笔者用民族文化理论视角分析《牧歌》,探讨其中蕴含的新疆哈萨克族民俗文化价值和背后的深厚意蕴。《牧歌》让读者认识了一群以林凡清为代表的上海知青,他们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义无反顾地从上海来到新疆大草原,扎根新疆一心投入优质种羊培育事业。这是一本军垦题材的小说,其中不仅彰显了兵团精神,还体现了新疆哈萨克族的民俗文化及其蕴含的价值。
  一、根植于草原的新疆哈萨克族民俗文化
  哈萨克族是一个以游牧为生、与草原联系密切的民族。韩天航在《牧歌》中对新疆哈萨克族牧民日常生产、生活进行了细致而生动的描写,书中对割礼、姑娘追等大型活动的描述以及有关牧民日常语言的描写都非常有感染力,使新疆哈萨克族的民俗文化更加鲜活、更具吸引力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牧歌》也从侧面反映出新疆哈萨克族民俗文化根植于草原,民俗文化的发展与草原分不开。
  (一)新疆哈萨克族民众喜爱马
  《牧歌》故事发生在科克兰木县境内的草原上,主要围绕沙门子牧场和阿吾斯其乡展开,这里聚居着哈萨克族牧民和汉族牧民,人们多以放羊为生,马是人们最普遍的交通工具,也是大家的朋友。
  如:姑娘不客气地说:“那你就把马骑利索了再到草原上来,不然会把你的命搭上的!”
  这是林凡清初次跟随自己的领导齐怀正来到草原,偶遇自己未来的妻子红柳的场景。红柳是一个生在草原、长在草原上的女孩,善于骑马。当善良的她看到林凡清的马受惊时,她立即上前化解了此次危机,并告诉林凡清要把马骑利索了再来草原。红柳的话虽然有几分讽刺意味,但体现了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对马的重视及马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红柳虽然不是哈萨克族,但其各方面都与当地的哈萨克族牧民非常相像,因而可以從她的话语看出新疆哈萨克族牧民对马的重视。
  如:阿依霞古丽说:“哈里木骑的马病了。他骑的马又是咱们牧区最好的马啊,哈里木心疼得坐卧不安,连饭都不想吃了。”[6]
  哈里木已经等不及了,也策马跑来接徐静芝说:“徐兽医,快救救我的马吧!”
  在草原上牧民不仅要熟练掌握骑马本领,更要爱护自己的马,心疼自己的马。上述情节描述的是哈萨克族牧民哈里木和妻子阿依霞古丽发现自家的马生病后匆忙去找兽医徐静芝看病的对话内容。从对话中可以发现原计划是阿依霞古丽一人来寻找,但哈里木由于着急也来了。这里不仅仅体现了哈里木夫妇对马的呵护,更体现了哈萨克族牧民对马的重视和喜爱。
  如:哈里木说:“茂草,你有四岁了吧,该骑马了。”
  徐静芝走过来说:“让他骑吧。既然生在草原上,那就按草原上的规矩办。他也是你们的儿子,所以也得按你们哈萨克的规矩去做。”
  “生在草原,就按草原的规矩办”“哈萨克族的规矩去做”,这些都体现了骑马与草原有关,与哈萨克族规矩有关,说明哈萨克族人与马的亲密关系建立于民俗文化,与草原是密切相关的。
  (二)新疆哈萨克族人重视割礼
  割礼是哈萨克族男子必须进行的一项仪式,是非常大的一件喜事,仅次于哈萨克族人的婚礼。作者在小说中讲述了哈里木和阿依霞古丽夫妻俩为养子茂草举行割礼的全过程,既体现了新疆哈萨克族人对割礼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割礼这一民俗文化的民族特点。
  如:“算起来,茂草今年也该有五岁多了,要按我们哈萨克的习惯,就要行割礼了。”
  这是哈里木与徐静芝商量时说的话,表明割礼是有年龄要求的,5岁恰好是符合的,还体现出这一割礼在哈萨克族中是必须进行的。
  哈里木领着茂草在阿吾斯齐乡转了好多人家,茂草身上已别了不少花条,每一块花布条就代表着一个祝福,茂草又是新奇又是高兴。
  这是新疆哈萨克族割礼正式进行前必须进行的一个程序,既是邀请客人也是获得祝福的一个方式。每个人都用花布条来表示祝福,显得朴实又真挚。
  如:毡房内,茂草刚疼得一张嘴,哈里木就把一只剥好的白鸡蛋塞进他的嘴里。哈里木说:“茂草,男子汉是不能哭的。”
  “男子汉不能哭”,这是父亲对孩子的鼓励,也是哈萨克族民俗文化里坚毅、勇敢的表现。这里虽然没有讲具体过程,但简单的对话表现出哈萨克族民俗文化里对男孩的要求和所寄予的希望。
  如:夜晚来临,几堆篝火在毡房前的草地上熊熊燃烧,每堆篝火前都围着一群人,人们在吃着手抓肉,喝着酒。歌手在弹唱着当地的民歌,有些牧民还跳起了舞。
  这描写了割礼进行完毕后大家一起庆祝的场景。“篝火”“手抓肉”“牧民”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草原文化的特色,表明了哈萨克族民众热情好客的特点,彰显了哈萨克族民俗文化中热情乐观的特点,这也与他们长期生活在草原息息相关。   (三)新疆哈萨克族人用马上运动表达情感
  阿肯弹唱会是草原上盛大的诗歌节日,被公认为哈萨克族文化中的瑰宝。姑娘追和赛马等极具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特色的马上体育娱乐活动也一起开展。《牧歌》虽没有记录其详细流程,但简单的一些语句描写体现了哈萨克族特色活动所具有的民俗文化特色——热情、乐观和豁达。
  如:阿肯弹唱会是草原上的盛会,牧民们的大聚会。到处都是马的嘶叫、人们的欢笑声和哈萨克族牧民的歌声。
  “盛会”“大聚会”都简单明了的体现出阿肯弹唱会的盛大和隆重,以及该项活动在草原哈萨克族牧民心中的重要地位。“嘶叫”“欢笑声”和“歌声”体现了参加阿肯弹唱会的人们愉悦激动的心情,非常朴素的语言表达,与哈萨克族牧民丰富的情感、豁达的气概相得益彰,更加体现出该民俗文化活动有深厚的草原文化韵味。
  往回追了,小伙子们策马往回跑。姑娘们挥着鞭子在后面追。齐美兰追上了茂草,在他背上狠狠地抽了一鞭子,茅草疼得哎哟了一声。
  这是“姑娘追”里往回追的场景,刚开始是并排,后面是女孩子在男孩子后面追。并排时男孩子会对女孩子表达情谊,有无意向都會说,女孩子追时则是女孩子在表达情感,越狠说明越喜欢。“在他背上狠狠地抽了一鞭子”就表达了姑娘的深爱,从侧面体现了哈萨克族人敢爱敢恨、勇敢的特质。
  赛马场内,一声枪响,赛马开始。
  郑君、哈里木也在激动地为茂草加油。
  赛马的比赛场面是激烈而热烈的,激烈源于参赛人员对第一的追逐,热烈来源于场外人员的加油。“激动地”说明了家人、朋友们的热情。这些都表达了哈萨克族人的乐观向上的优秀品质,这也与其身在草原、长在草原有关。
  综上所述,阿肯弹唱会、姑娘追等极具哈萨克族民族风情,彰显出热情洋溢的民俗文化特色。
  二、《牧歌》中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的特征分析
  (一)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作者在小说开端就点明了事发地是位于新疆的大草原,文中也多次描写草原风景,以及草原带给在此生活的新疆哈萨克族牧民及汉族群众生活的影响,如人人善骑马,马是草原上的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朋友。综观《牧歌》全文不难发现,这本小说的民俗文化风情来自于哈萨克族,源自于草原。无论是作者在文中所提到哈萨克族牧民以及主人公擅长骑马、让自己4岁的儿子学习骑马并成为高手,还是孩子们成年后参加“姑娘追”、赛马活动等,这都与生养他们的这片草原有关。同时,将文中所体现的新疆哈萨克族民俗文化全部串联在一起,会发现存在一环扣一环的关系,其源头就是草原,即地域性所赋予的。
  (二)具有民族文化认同的特征
  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中的深层次认同。民族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聚合体,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离不开。新疆哈萨克族民俗文化不仅彰显了草原特色的草原文化,也体现了民族文化认同特征。
  如:齐怀正走进来说:“林场长,郑技术员,红柳,快出来吧。哈里木的儿子要行割礼啦,请我们都去热闹热闹。你们都去给孩子别块小布条吧。给孩子行割礼,对他们哈萨克族来说,也是件很隆重的事啊!”红柳笑着说:“这我知道。”
  草原上,大家都在看姑娘追。茂草和齐美兰一组。齐美兰穿着哈萨克的衣裙,也真像哈萨克的姑娘。
  以上两段文字,是对于哈里木带着茂草来种羊场邀请齐怀正等人去参加茂草的割礼和姑娘追时的场景。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草原并与哈萨克族牧民结下深厚友谊的汉族人,齐怀正所说的这番话恰恰体现了民族文化认同,红柳的回答也体现了这一点。在“姑娘追”现场,“齐美兰穿着哈萨克的衣服,也真像哈萨克的姑娘”不仅仅是对齐美兰个人的赞美,也是对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的赞美和认同。
  对马的喜爱、对割礼的重视以及举行阿肯弹唱会、姑娘追和赛马等活动都是新疆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习惯、民俗活动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源于其独特性,更因为各族人民对其民族文化的认同。
  (三)民俗文化注重情感表达
  生活在草原上的新疆哈萨克族牧民是离不开马的。哈萨克族牧民表达欢乐的方式也多与骏马、歌声和马鞭有关。在《牧歌》中,作者在写割礼和阿肯弹唱会,描写人们高兴的场景时都提到马在嘶叫、人们在歌唱。小说中对哈萨克族牧民的语言描写,也体现了他们的乐观和豁达。无论是从红柳让初到草原的主人公要学好骑马,还是哈里木让4岁的茂草学骑马,甚至是茂草和兄弟姐妹长大后比赛骑马,这些既说明他们善于骑马,也说明马在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更是一种情感表达,大家的言行中都透露着对马的喜爱和重视。
  割礼和阿肯弹唱会作为哈萨克民众的重大活动,也具有情感表达的特征。人们为小茂草身上挂小布条正是表达祝福的具体表现,人们在割礼仪式当天唱歌、跳舞以及喝酒更是表达内心高兴和对孩子的真挚祝福。阿肯弹唱会上的音乐和欢声笑语同样如此。“姑娘追”不仅表达了年轻男女勇敢表达爱的情愫,更是体现了他们的真实。“赛马”是一种比赛,其实更可以说是增进友情的方式,这里虽然大家都渴望拿第一,但也体现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原则,将哈萨克族人心胸宽广、奔放不羁的民族特质和内心情感都表现了出来。
  三、思考与结论
  (一)思考
  《牧歌》中所体现的新疆哈萨克族民俗文化是根植于草原的,同时极具民族特色和民俗风情。新疆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的特点和功能值得更多学者去关注和研究。在关注新疆哈萨克族民俗文化发展的同时应注意其存在的特性是有必要的。对于民俗文化,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用辩证的眼光去看,深入分析民俗文化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从而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
  (二)结论
  韩天航先生的作品《牧歌》描写的新疆哈萨克族民俗文化内容体现出它是根植于草原的。新疆哈萨克族民俗文化中重要的载体是马,根植于草原文化的新疆哈萨克族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文化认同以及情感表达特征。
  新疆哈萨克族民俗文化具有民族凝聚功能。该功能主要体现在林凡清等汉族人与草原上哈萨克族牧民朝夕相处,尤其是徐静芝与阿吾斯其乡牧民之间深厚的感情。首先是哈里木等村民在经过申请将徐静芝留下来后带他去看大家为其准备的住处时的场景。面对极具哈萨克族特色的房屋以及牧民送的羊、牛,徐静芝感受到了他们的真心和真情,并选择了留下。这背后就是哈萨克族民俗文化中的凝聚功能在发挥作用。其次就是在徐静芝和哈里木夫妻一起养育茂草,无论是学骑马还是哈里木与徐静芝沟通割礼,徐静芝都说按哈萨克族的规矩来办,他们之间的相处很和谐,这恰是民俗文化民族凝聚功能的具体表现。
  参考文献:
  [1]李国平.略论哈萨克族的民俗文化[J].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6(6).
  [2]周子宁.克模孜毕(马奶酒舞)的民俗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3]潘帅,范学新.哈萨克族婚嫁仪式歌中的女性民俗文化价值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4]巴哈提.哈萨克族的民俗画卷——《哈萨克族民俗文化》[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8(3).
  [5]孙艳君.新疆当代哈萨克族乡土小说的文化内涵[D].伊犁师范学院,2013(6).
  [6]韩天航.牧歌[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张玲(1994—),女,汉族,四川内江人,单位为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朱希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01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