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金属冶炼厂在生产过程中,生產车间跑、冒、滴、漏经土层的渗漏;废水排污渠道的渗漏;污水处理池储水下渗;固体废物(污水处理站污泥)淋滤液的下渗等,均会影响地下水水质。地下水水质造成污染的元素包括毒理学指标(铅、镉、砷、铬、镍、铊、汞、钴、锑、硝氮、亚硝氮、氟化物等)、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pH值、溶解性固体、硫酸盐、氟化物、CODmn、氨氮、铜、锌等)及微生物学指标(总大肠杆菌群等),对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采用标准指数法,评价标准为定值或区间值的水质因子(如pH值),分别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计算标准指数,标准指数>1,表明该水质因子已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指数值越大,超标越严重。通过定点定期对污染元素进行监测及检测,定量评价污染元素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冶炼厂;污染元素;标准指数法;污染程度;时空变化趋势
   1.某冶炼厂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原因及污染元素
   广东省某冶炼厂是一座采用氧压浸出湿法炼锌技术的冶炼厂,现有锌生产能力为10万吨/年。据调查,可能影响地下水污染的污染源主要包括厂区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如置换渣、净化渣、锌浮渣、铅银渣、污水渣、酸洗渣)及工业废水。金属冶炼厂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车间跑、冒、滴、漏经土层的渗漏;废水排污渠道的渗漏;污水处理池储水下渗;固体废物(污水处理站污泥)淋滤液的下渗等,均会影响地下水水质。所以,金属冶炼厂生产车间、污水处理池、排水沟渠、固体废物的堆存场地与运输路线是可能的地下水污染源。
   该冶炼厂对地下水水质造成污染的元素,主要与生产及加工的金属矿类型有关,铅锌金属矿冶炼厂对地下水水质可能造成污染的元素包括毒理学指标(铅、镉、砷、铬、镍、铊、汞、钴、锑、硝氮、亚硝氮、氟化物等)、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pH值、溶解性固体、硫酸盐、氟化物、CODmn、氨氮、铜、锌等)及微生物学指标(总大肠杆菌群等)。
   2.地下水部分污染元素监测结果
   确定地下水中污染元素含量,需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从监测井处收集水质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现场化学物质的时空分布趋势。在许多情况下,为某一特定的化学物质收集的水质数据可用于判断羽流污染的程度[1]。
   从10个地下水监测井中取样进行水质全分析检测,不同元素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地下水中部分重金属元素含量如下表所示。
   3.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方法[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方法采用标准指数法。标准指数>1,表明该水质因子已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指数值越大,超标越严重。
   (1)对于评价标准为定值的水质因子,其标准指数计算公式:
   式中:
   Pi为第i个污染物的单项污染指数,无量纲;
   Ci为第i个污染物的监测浓度(mg/L);
   Csi为第i个污染物的标准值(mg/L)。
   (2)对于评价标准为区间值的水质因子(如pH值),其标准指数计算公式:
   式中:
   PpH为pH为标准指数,无量纲;pH为pH的监测值;
   pHsu为标准中的pH上限值;pHsd为标准中的pH下限值。
   4.部分重金属元素在地下水中的含量变化规律及污染程度评价
   根据标准指数法对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评价,标准指数≤1,说明地下水中某元素含量符合水质标准,即污染在合理控制范围内;标准指数越小,说明地下水中某元素含量越低,即污染程度越小;标准指数>1,即地下水中某元素含量超标,说明地下水已受到污染,且污染程度较严重。
   根据建设项目地下水水质检测结果及标准指数计算结果分析,该金属冶炼厂周边地下水中部分重金属元素来源于冶炼厂生产活动,但地下水中分析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基本符合地下水三类标准,计算的单因子标准指数均小于1,即地下水污染程度较小,在可控制范围内。冶炼厂上游取样点含有重金属元素,其含量较低,是当地土壤环境及地下水的天然元素含量,为环境本底含量(背景值);冶炼厂周边及下游地下水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有所增加,主要来源为冶炼厂生产造成重金属元素随地下水迁移造成,其含量基本符合地下水水质标准。但是,冶炼厂生产活动可能引发工业污水泄漏、淋滤液下渗等偶然事故的发生,造成地下水的污染,重金属元素对地下水的污染危害严重,大多数重金属含毒性,治理难度大,一旦发生工业污水泄漏,应及时查找污染来源,确定地下水污染范围,制定处理措施,及时处理,并定期监测地下水水质时空变化趋势,保护地下水资源。
   参考文献:
   [1]地下水污染—迁移与修复(原著第二版)/(美)贝迪恩特,里法尔,纽厄尔著;施周,杨朝晖,陈世洋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环境保护部发布.
   [3]地下水水质监测报告,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70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