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几种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徐丽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在其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学生能否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诗歌的学习有很大关系,通过学习诗歌,学生能受到古人的文化和智慧影响。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一篇篇的诗歌把古人的情感和智慧表现的淋漓尽致,学生的心灵收到洗礼,情操得到陶冶。为了使学生能更有兴趣的学习诗歌,教师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把诗歌的特点和文学魅力表现出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文学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常用概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1
  前言
  在中学语文课文中包含的诗歌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不但有新体诗,还有旧体诗,既有中国的历史名作,也有国外的经典佳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于如何给学生进行诗歌的教学,相关的教育学者对此有不同的意见,有些人认为对诗词的讲解应该要讲究诗词的情感和韵律以及对意境的感受,再对词语进行提炼。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并没有把诗歌教学放在正确的位置,只是变成了把诗歌当中的文言文进行翻译的目的,或者很笼统的进行讲解,使其失去了诗歌教学中本来应该有的意义。
  一、对意境的创设
  (1)意境的定义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意境,它是对诗歌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1]。当时的诗歌很多都非常注意对意境的营造,尤其是借景抒情一类的。意境的定义就是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思想和自己笔下具有鲜明特点的事物相融合,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学生对诗歌的意境的了解体会需要老师的指导,通过营造出一种意象,让学生走入诗歌本身的意境中,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审美能力,从中体会诗歌蕴藏的意境,这样可以实现对诗歌意境的情景再现。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情操,锻炼出审美能力。
  (2)意境再现
  在现在的教学中,老师应该对学生对诗歌意境的再现进行有效的引导。以《天净沙秋思》为例,整篇诗的特点就是意境美[2]。对于这篇诗歌的学习,老师首先就要带领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这篇诗歌其实很简单,一共二十九个字,其中包含了九个意象。然后在引导学生对其中意象之间的串联是什么方式,不难得出,就是一种乡愁情结串联其中。再对学生进一步启发,通过这种情感把九个意象连接起来,学生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副画面。这个时候,再让他们把自己脑海中的画面用文字表现出来,就会变得容易,学生也能对作者精心描写的艺术氛围有深刻感受。如果老师对诗歌的教学只是进行简单的文字翻译,学生也只有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对艺术文化不能享受其中,也是对作品的浪费。
  二、进入内心深处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很大一部分的诗歌都是抒发情感类型的[3]。对这种类型诗歌的讲解,一定要带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在最深处理解作者的感情,以自己的心境和作者的心境对比。在众多诗歌中,以李白的作品最具代表性,比如这首《行路难》,要引导学生走进他的内心,以情感的体验为基础,在最深处感受他的情感的波动。只要学生对于描写的情有足够深的体会和了解,這首诗歌的在其他方面所描写的东西也就更加容易理解。要让学生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和李白的人生过程,把自己与李白做替换,这样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作者,对作者的情感刻画有更深的感受,才对整首诗有更深的把握。
  三、各类型对比
  (1)同类型对比
  在中学语文课文众多的诗歌中,存在着很多同类型的作品,在对学生进行诗歌教学是,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同一类型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诗歌有更深的理解,对诗歌的认识也会更全面,还可以探寻其中的规律并加以运用。比如毛泽东这首《沁园春·雪》和他的另一个作品《沁园春·长沙》就是同一类型的作品,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这两首诗歌的对比和分析,找出其中的相同点[4]。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两首诗歌中,它们首先在写法上是差不多的,都是在全文上部分写景色优美,下部分抒发自己满腔的情感。在对于景色的描写中,同样都用到了望和看两个字;然后对于思想上的内容表现也是相似的,把毛泽东广阔的胸怀和远大的报负体现的淋漓尽致;最后两首诗歌的风格也是相同的,都是属于自身豪放一派风格的。在这样的对比教学中,学生不在只是对一个单独的诗歌进行学习,把两首诗歌从多个方面来对比和理解,可以从中找的一定的规律,把这些规律归纳成方法,为以后同类型的诗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非同类型对比
  不仅是同一类型的诗歌可以放在一起互相比较,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诗歌也可以放在一起对比。其实不同类型的诗歌放在一起比较,可以体现出诗歌的多样性,让学生体会到中国诗歌文化的博大[5]。比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江城子·密州出猎》这两首诗歌都是出自苏东坡笔下,把这两首诗歌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让他们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可以看到,在这两首诗歌中第一首表达的是对妻子的悼念之情,第二首表达的是远大的报国志向,明显在诗歌的内容上不是一个类型;然后这两首诗歌对内容的写法也不是一样的,一首是对眼前景物进行描写,把作者自己的情感与景物相融合,表达出对已逝妻子的哀思之情,另一首是把打猎的场面描述出来,再加上经典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报效国家的志向,想引起朝廷的重视。最后两首诗歌在风格也不尽相同,第一首是抒发出绵绵之情,给人以荡气回肠的感觉,第二首是把作者的情感用豪迈的风格表现出来。用这种方法来对比诗歌,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的认识作者,还可以对其笔下的其他作品有更全面的掌握,也可以让学生更叫了解中国诗歌的不同写作方法,感受中国诗歌的多姿多彩。
  四、教学方法的建议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很多教师只负责把诗歌的所有分解内容全部灌输给学生,所以诗歌教学有时候就会显得索然无味,诗歌本身应该是拥有丰富的情感和内涵,但是学生无法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只听到老师把满篇的字面分析死板的讲解出来。在课堂上应该要让老师和学生互动起来,学生为自己的学习做主,有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对诗歌的学习还是应该要以阅读朗诵为主,才能够感受到中优美的文字语言,感受到蕴含的情感,读的越多,越能理解诗歌的精髓[6]。这里所说的朗诵并不只是平平无奇的阅读,要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带着这种情感慢慢品味这些文字。在反复诵读诗歌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对作者的情感一遍遍体会,进而有更深一步的情感交流,对作者的情感表达有更全面的掌握。要做到这些,对教师的朗诵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只有老师拥有很高的朗诵水平,才会对学生的朗诵进行合理的指导。老师在课堂上的诵读过程中其实也会对学生产生默默的影响,学生会对老师的诵读进行模仿,所以老师的诵读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对学生起着模范作用。老师的完美诵读会感染学生,才会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老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诗歌设立独特的情景,可以是实际物体,可以画图,也可以通过表演来实现。情景的创建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
  结束语
  在现在的中学诗歌教育中,还存在着很多误区,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摸索和总结经验。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把诗歌传承下去,让诗歌拥有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黄俏.探析中学语文诗歌教学[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26(2):106-108.
  [2]白云飞.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探析[J].科学咨询,2014(31):134-135.
  [3]靳娜.浅议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几个常用概念[J].学周刊,2015(20):180-180.
  [4]彭莹,罗浩波.初中语文基本概念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2):168-170.
  [5]王琢.中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探析[J].学周刊,2015(5):212-212.
  [6]张国鹏.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意象的解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1):122-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77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