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也来嚼一嚼“李广射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武登峰 李平

  【摘要】选自《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的《咬文嚼字》,列举了郭沫若改剧本、王若虚改“李广射虎”、贾岛推敲、苏轼炼字等典例,从传统文艺理论的视角探讨了文学审美意义上的语言形式和内容情感的微妙关系。现代文学艺术理论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从新颖视角重新解读和探究经典文本的可能。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和概念,秉承“咬文嚼字”的精神,重新审视“李广射虎”,并从文本叙事形式和内容感情表达关系的角度,提出了不同于朱光潜先生观点的一点浅见。
  【关键词】朱光潜;《咬文嚼字》;“李广射虎”;叙事理论;文本新解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必修五》(人教版)选录了朱光潜先生《咬文嚼字》一文。该文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观点,举重若轻,选例典范,评析精当。作者“咬”出了新意,“嚼”出了新味,文章本身就是“咬文嚼字”的经典范例。
  原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或改为: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对于朱光潜先生这一段关于“李广射虎”的看法,窃以为不妥。
  《咬文嚼字》一文,虽列举了诸如“李广射虎”之类炼字的好例,分别从“句式不同,情感不同”“字数不同,意味不   同”“字眼不同,意境不同”的角度,反复论证和强调了“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 ‘推敲’”等观点。然而就“李广射虎”这一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精彩片段而言,过去人们无论阅读鉴赏还是写法探究,在内容和形式关系的斟酌调整上,往往拘囿于遣词造句、句式句法、修辞技巧和意气神韵等传统文艺理论概念方面的探讨,现代叙事学理论诸如叙事聚焦、叙事腔调、叙事节奏等概念则涉及较少,几近于无。叙事学研究的是文本的叙述者、叙述的时间、视角等内容,认为其差别能引起不同的叙事效果。从叙事学角度,运用现代叙事学理论和概念,对中国传统史传文学的精彩片段进行解读、分析和探讨,或许能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带来新的灵感。
  笔者不揣冒昧,亦欲发扬“咬文嚼字”之精神,从叙事学角度就“李广射虎”发表一点不同的看法。
  叙事聚焦也称叙事视角,指叙事者进行事件观察、讲述的特定角度。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也会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体验。一般来说,中国传统叙事文学多以第三人称(其视角可以是有限的还可以是无限的)从“全知视角”来讲述人物和事件。在这样的叙事方式中,叙事人对所有线索、发展和结局都了如指掌,对每个人物的心理情绪都清清楚楚。我们都要从权威记言者(史传作者即叙事人)的角度去感知人物和事件,读者完全依赖叙事人的带领走进事件的每个链条,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抑制,知识、情感、经验和想象力调动空间有限,对人物的感知理解不够细腻丰富,愉悦的审美体验减少,作品艺术感染力降低。由此看来,王若虚认为《史记》原文“凡多三石字”是有道理的。“凡多三石字”多的不仅仅是三个事物名词,更体现了叙事视角的差异。“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广不知石而读者已知矣,广误以为虎而读者已知其为误矣。如此一来,读者对“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的感觉便远没有那么强烈;“中石没镞”则又强化了读者“石”这一清晰确凿的印象。所以,对“视之,石也”所传递出的李广审察细观而生发的诧异惊喜之情,读者感受便没有文中人物那么强烈;“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石”字反复出现,强化了“石”这一形象,淡化了读者“终不能复入”的“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这些在欣赏过程中原本可以获得的细腻丰富而变化多姿的审美体验淡化减退了,而这恰是由于“凡多三石字”带来的“全知视角”造成的。
  從叙事学角度看,王若虚“凡多三石字”的判断是有道理的。基于同样的角度考虑,其增删文字在另外两方面却有不足之处。
  叙事节奏是叙事作品在结构上的基本特点,设计线性历时节奏是叙事作品构建审美境界的基本手段之一。借助叙事节奏,叙述者可以构造一个与读者真实经验世界相符相通的艺术世界,许多叙事者也都善于借助自身的逻辑力量和时间线索,将读者带入自己的节奏中去。文短词约的“李广射虎”作为优秀叙事作品片段,也同样有这样的基本要求。王若虚第一段修改文中,将“视之,石也”改为“既知其为石”,两个短句变为一个长句,从时间流程上看似符合生活实际,但就文学作品叙事节奏来看是加快了。原文中短句所带来的间隔停顿并进而造成的时间延宕没有了,想象中李广慎视细观、惊而诧异、喜而自任的心理和神态没有了生成的空间,其形象也就不那么神采飞扬、血肉丰满而呼之欲出了。王若虚第二段修改文字最后两句“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完全被删掉,时间的线性历时节奏戛然而止,不仅没带来余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反而造成情节不完整,叹息失望之情更是完全没有了。
  叙事腔调,是指叙述人流露出的感情色彩、身份地位、观点立场等个性特征。王若虚第一段修改文中删减了“也”“矣”两个虚词,又使得叙事腔调发生了变化,变得过于疏离和理性,权威记言者身份突出,感性文学记言者形象隐退,导致文段惊异叹惋之情意不足,回味不永;王若虚第二段修改文中增添“尝见”二字,则更因为是回忆的腔调而失去了现场代入感,同样消解了读者因情节的跌宕起伏而体验到的心神摇曳的心理审美感受。
  以上从现代叙事学角度就“李广射虎”一文进行了新解读、新尝试。现代汉语的发展,标点符号系统的完善,也将有利于叙事展开和情感表达。笔者以为再结合现代标点符号的恰当应用,可修改如下:
  广出猎,见草中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矣!
  参考文献
  [1]李雪梅.摭谈叙事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几点应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9).
  [2]罗宗燕.叙事学理论在小说阅读中的应用[J].中学语文,201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01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