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民办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接伟光 郭娜 张睿 乔巍 王颖 白莉

  [摘           要]  全面做好民办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必须结合生物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大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编撰完善的教学大纲,不断优化课程资源,以此全面提高民办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加强本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简单分析民办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    键   词]  民办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4-0022-02
   当代生物工程专业是理科与工科的结合体,该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运用能力与专业研究能力以及生物技术应用能力。实现生物工程专业教学目标,必须结合教育改革的背景与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改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整合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完善人才培训方法。本文将系统论述当代民办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分层浅谈如何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一、当代民办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从宏观视角来看,当代民办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一)校企合作模式
   该模式是由高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在民办院校生物工程专业教学工作中引入校企合作模式,首先,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定期邀请企业培训讲师来高校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技能。其次,企业培训讲师应根据职业需求,协助高校教师改编应用型学科理论教材、设置更合理的实训课程、组建良好的校内生产实训室和量化生产教学活动。最后,合作企业应该为高校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平台、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实训活动、指导学生在实习中积累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职场素养。
   (二)产教研发模式
   该模式的宗旨是提高学生、高校及合作企业的创新能力,其结合点为促进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技术开发与生物工程专业研究的有机结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辅助合作企业提升生物研究技术与生物产品质量。目前,在民办院校生物工程专业教学工作中,产教研发模式的常用方法包括生物技术转让法、技术咨询法与学术交流法。
   (三)产教融合共建模式
   该模式是对产教研发模式与校企合作模式进一步的深化。在该模式的运行过程中,高校与合作企业需向政府提交审核报告,经审核后合作建设生物技术研究机构和应用型人才培训基地,组建共同经济实体,促进生物应用技术项目、资金、专业人才以及研究成果信息的共享、传递和有机组合,并不断加强创新力度,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培养更多的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此外,产教融合共建模式的最终效果颇受十四种因素的影响,这十四种因素被称作14F,其中,F1是指学生的产教融合意识,即学生能否正确认知产教融合的作用,是否会在日常学习中落实产教融合思想。F2是指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就是要求学生(特别是担任干部的学生)须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这样方能有效提高产教融合效果。F3是指组织研发能力,该项因素要求教师、学生与合作企业三方均需要掌握产教融合的基础知识,积极开展生物工程研究项目,不断提高研发能力。F4特指优质资源因素,在开展产教融合教学活动中,学校与合作企业必须为确保该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投入充足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与资金。F5指校企双方参与学科产教融合活动的人员知名度,特别是管理人员,这样方能构建长久而友好的合作关系。F6是指文化耦合因素,要求校企双方应秉承文化兼容理念,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尊重彼此的文化意识形态,做好文化协调与沟通工作。F7指制度耦合因素,要求校企双方应针对产教融合模式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确保制度的可行性、灵活性与合作性。F8是指生物工程专业知识与生物技术耦合因素,该因素要求校企双方应针对产教融合模式设计相同的知识与技术接口,以此提升合作效果与产教融合质量。F9是指沟通渠道因素,要求参与产教融合活动的人员能进行自由交流、互动与沟通,随时针对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发表个人见解,不断加深融合深度。F10特指合作经历因素,校企双方应该在产教融合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合作,不断丰富合作经历,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信任关系。F11称作利益合理分配因素,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双方的利益,对此,必须做好利益分配工作。F12称作产教融合氛围因素,要求校企双方应根据产教融合模式的标准要求,营造良好的融合氛围、生物技术研究氛围与教学氛围。F13特指政策支持因素,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模式,离不开政府与教育部的支持。F14是指市场环境因素,要求将市场资源与各种技术条件作为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动力。在民办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挥这十四种因素的积极影响,避开其负面影响。
   二、如何做好民办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
   (一)创新人才培养方法
   在民辦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中,选择适合的人才培养方法至关重要。目前,人才培养方法呈现出多样化,不同方法存在各自的优势与缺点,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民办院校应协同合作企业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发挥不同方法的优势,弥补其缺陷,并综合引入新技术方法,组建完善的生物工程研究基地与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由研究的空间。另外,在信息时代,教师应充分借助网络技术改善民办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为学生组建生物学习研究论坛,协同学生搜集有价值的学习资源与信息。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从狭义的角度来讲,课程体系是指一门课程的形式与结构,由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和一定关联性的培训课程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加强民办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训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准确定位课程目标、细化课程内容,精选课程教材、创新培训模式、做好课程评价工作、整合一切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在课程目标定位工作中,民办院校必须将培养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作为核心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职业素养。对课程内容细化工作,民办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联合生物企业对专业学科中的理论、概念、原理、方法、技能进行细化。在生物工程专业课程教材选择工作中,民办院校应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精编教学大纲,科学挑选课本教材、研究学习指导教材、辅助教材、参考读物与视频教材。创新培训模式则需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模式、产教研发模式与产教融合共建模式的优势,并对这三大模式进行创新、优化与完善。做好课程评价工作则需要准确评价学生对生物工程专业知识的掌握深度与广度以及基本教学目标的实现效果,并根据评价结果对课程体系与培训模式进行再次完善。除此之外,在信息时代,教师应充分借助网络技术,协同学生搜集一切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不断拓展学生生物工程专业知识的眼界。
   (三)建立完善的课程库
   做好民办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提高生物工程专业课程教育价值,必须建设适合人才发展的培训课程库。从微观视角来分析,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库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化工程,需要高校、合作企业、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完成,与此同时,要做好生物工程专业知识的盘点工作与辅助工具的收集工作。在具体工作中,民办院校、合作企业、教师与学生应合作完成课程制作模板库、课程开发案例库、课程开发故事库、课程开发图片库、课程开发视频库、课程开发测评库的建立。需要注意的是,当代课程制作模板库以PPT制作模板库为主,在具体制作过程中,须重视分别设计好素材层、素材管理层与素材应用层。在建立课程开发案例库的过程中,需要分别做好案例收集与整理工作。其中,课程开发案例的收集方法有三种,即网络资料整合、外部购买与实际调研开发。课程开发案例的整理工作分为两步,首先是对课程开发案例资源进行筛选,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精选案例资源,将所选案例收录入库。然后,要对课程开发案例资源进行分类,以便于师生查询。在课程开发故事库建立过程中,要分别做好故事的归类工作和有效管理工作,先根据生物知识模块对生物故事进行归类,分类标准应结合故事用途、故事作用與故事属性。此外,故事库的管理是为了保证所建立的流程开发故事在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应用快捷性。课程开发故事库应具备可以收录、预览、下载、审核、搜索、定制、删除、记录和评论等功能。在建立课程开发图片库时,应注意从照片、报刊、资料、网络图片、征集图片中收集有用的生物图片,并做好图片分类工作。对课程开发视频库建立工作,应合理安排视频存储格式,以此实现生物课程资源的实施传输。在建立课程开发测评库的过程中,应做好资源规划工作,科学界定测评库的建立标准,编制客观可行的评价指标,这样有助于做好人才培养评估工作,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综上所述,全面做好民办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教师应协助本校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模式、产教研发模式与产教融合共建模式的优势,综合引入新技术,大力创新人才培养方法;改善民办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为学生组建生物学习研究论坛,协同学生搜集有价值的学习资源与信息;加强民办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准确定位课程目标,细化课程内容,精选课程教材,创新培训模式,做好课程评价工作,整合一切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建设适合人才发展的培训课程库,做好民办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何,傅昕,张儒.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适应模式探索[J].广东化工,2019,46(1):187-188.
   [2]吴晓敏,张强,宋运贤,等.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实验应用型人才新培养模式的探索:以生物制药方向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生物学杂质,2016,2(3):118-121.
   [3]丁利萍.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Z].中共七台河市委党校,2018.
   [4]宋静静,亢振军,彭仁芝.应用型大学海洋特色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钦州学院为例[J].大众科技,2017,4(3):1-30.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37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