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饥饿艺术家》中“饥饿”的“升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聂娥

   摘 要:西方现代小说的开创者弗兰兹·卡夫卡的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对现代社会中的“饥饿”概念进行了探索,突出地诠释了饥饿的哲学含义。在第一层面,饥饿影射了西方现代社会的狰狞面目;在第二层面,饥饿与满足相互定义,相互彰显;在最后一层面阐释了饥饿对于饥饿艺术家的意义。饥饿本身是一种惩罚,饥饿艺术家通过饥饿否定自我来表达对社会的不满。饥饿最终是艺术家抗议社会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饥饿艺术家》;饥饿;自我否定;抗议
  捷克小说家弗兰兹·卡夫卡曾被W.H.奥登赞誉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卡夫卡的作品常常带有较强的自传色彩,想象奇特,写作主题富有寓言性,但是他的寓言难以阐明,学者对其作品背后的寓意解读往往莫衷一是。创作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是他最晚的作品之一,可视为一部关于艺术家的怪异寓言,不过身为艺术家的卡夫卡没有在小说中阐明自己有关艺术家的具体论点。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位饥饿表演的艺术家起初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眼球,人们都聚集来欣赏他高超的技艺。每逢规定的表演期四十天一满,演出经理就会用盛大的宴会款待他,然后再进行新一轮的饥饿表演。然而,由于人们对这种表演的兴趣大为浅薄,逐渐地不再有人为他的表演喝彩,最终,艺术家在公众的注视下将自己饿到濒死。学界对该短篇小说的解读丰富多样,有从存在主义角度理解的,有从社会学角度挖掘的,也有从心理学角度追寻小说中艺术家为何最终把自己饿到濒死的原因的,不过以往的论述很少针对该小说中饥饿这一主题进行详细的阐释,因此本文将以哲学思路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该篇小说进行解读。
  一、西方现代社会的饥饿
  正如小说《饥饿的艺术家》的题目一样,小说的主题是饥饿。在现代社会,饥饿似乎依然存在。人们所展现出的是精神上的饥饿:残酷、自私、多疑、贪婪、虚伪和冷漠。
  在小说中,社会的残酷、自私和多疑在人们对待饥饿艺术家的态度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人们来看艺术家的表演是为了看热闹,“不过是为了取个乐”。“表演期临近时届满时,整天都有观众守望在饥饿艺术家的笼子前,就是在夜晚都有人来观看。”观看者觉得这样非常有情调。艺术家的表演期为位四十天,届满之时,就会有一场盛宴款待他。人们在表演期届满的时候对艺术家的演出兴趣尤其浓厚,事实上,他们是期待看到更精彩更刺激的状况发生,想看艺术家是不是已经被活活饿死。艺术家活下来并不能证明他的技艺多高超,而是令他们感到莫大的失望。他们怀疑艺术家是在笼子里偷偷储藏了食物,在某个不被人发现的空隙偷吃。为此,艺术家想方设法为自己澄清,但换来的是观众的变本加厉,他们不相信艺术家绝食能达到这么长时间,必须要给他扣上“作弊”的帽子。他们还骂他厚颜无耻,认为“他有一套使饥饿轻松好受的秘诀,却遮遮掩掩地说出断绝饮食易如反掌”。
  小说中体现的贪婪还可以从看守者身上看出来。饥饿艺术家曾彻夜不睡地和看守聊天,他向他们讲他的过往,同时也听他们讲他们以前的故事。看守者陪他熬了一个通宵,饥饿艺术家为此感到很愧疚,于是第二天亲自掏钱请看守者吃早餐。饥饿艺术家自己当然不吃,他看着看守者健康地吃着食物,他感到无比开心。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向他们证明他的清白,然而这还是被说成是艺术家对看守者的贿赂。可悲的是这些贪婪的壮汉们闭口不言,他们“所做的只是狼吞虎咽地吃着早餐……”。人们总是对饥饿艺术家的忍饿本领产生猜忌,而看守是最有资格也是最有理由让观众对艺术家的本领和人格信服的人,但是他们并没有向世人澄清。甚至连他们也认为饥饿艺术家在作弊,因为“谁都不可能日以继夜、一刻不停地看着饥饿艺术家,因而谁也无法根据亲眼目睹的事实证明他是否真的持续不断地忍着饥饿”。
  小说中有一个情节读来令人发笑。在表演期届满时,有两位被选中来搀扶艺术家走到饭桌前的年轻女士。起初没有看到饥饿艺术家前,她们觉得被选上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便喜气洋洋走上前去。随后,当她们看到饥饿艺术家纤细的身子和样貌时,她们吓得脸色煞白。其中扶着艺术家的一位女士“气喘吁吁,四顾求援”,“另外一位女士因恐惧只肯战战兢兢地执着艺术家一只手”。因而这位搀扶着艺术家的倒霉的女士害怕得无以复加,她“不禁哇的一声哭起来”。这两位虚伪做作的女士想不到以为荣幸的事情竟然是这样的苦差事。虚伪和冷漠瞬间成为这两位女士的代名词。
  读到故事的最后,读者不禁心凉。饥饿表演不再受到人们的青睐,关在笼子里的艺术家也被人们遗忘。艺术家最后给管事说他已经找不到满意的食物,他会永远饥饿下去。即使他说的话依然流露出坚定的信念,但是冷漠的人们还是把他和枯草一起埋了。而笼子里换上了一只小豹,它是如此“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观众虽然不喜欢这只豹子在笼子里欢快地蹦蹦跳跳,“但他们克制住自己,挤在笼子周围,舍不得离去”。多么虚伪又喜新厌旧的人类,他们对于同类持有的是冷酷,对动物表现的是喜爱,但只怕这种喜爱也是转瞬即逝的。
  二、饥饿与满足相互定义
  如果说小说中饥饿的意义仅仅是揭露社会的面孔,那未免太单一。从另一层面来看,该小说还透露出一种隐晦的意思,即饥饿和满足是對立又统一,且是相互关联,相互定义的。对于饥饿艺术家而言,饥饿表演能使他获得观众的凝视,而观众对他身体的凝视和关注让他获得满足。人们对他的关注是他继续拒绝食物的动力,也是他能够乐意活下去的精神支撑。因此,每当表演期限一到,经理要求他停止绝食开始享用食物,在他看来这是在提前收场表演,他还可以进行更长时间的断食。饥饿艺术家对饥饿的着迷简直达到狂热的地步,一刻停止饥饿都是对他荣誉感和满足感的剥夺。这正如尼采所认为的,饥饿是生命的强大的兴奋剂。因此饥饿艺术家只能连续不断地展现他高超的技艺以获得生存下去的药剂。站在剧团经理这个角度来看,因为只有饥饿艺术家的技艺越高超,表演场的人气才高,所以艺术家在规定的最高期限内断食的时间越长,他就越满足。
  而对于观众来说,也是一样的。饥饿能在某种程度上触发满足,反过来,满足也会彰显饥饿,两者联系紧密。饥饿的观众观看饥饿表演激起了他们内心的满足感,为了图乐,他们每天至少要观看一次,而且热情不减。观看艺术家瘦骨嶙峋的身体,摸一摸他消瘦的手,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同时也凸显了观众贪婪而冷漠的饥饿心理。饥饿到一定程度还与满足相互转换。在小说中,四十天是饥饿艺术家表演的最高期限,这个期限一到,艺术家的饥饿就被终止,必须开始进食。这个时候,空腹被食物填满,饥饿的状态就转化成满足的状态。当然,满足在一定意义上还需要饥饿的证明。在小说的结尾,饥饿艺术家连同烂草一起被人们埋掉,而长时间被弃置的笼子里换上了一只欢乐的小豹,厌倦了饥饿表演的人们感到心满意足。   三、饥饿是一种自我否定
  小说中饥饿艺术家眼里的饥饿是一种痛苦和对自我的否定。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认为饥饿其实是痛苦。“如果和谐在活生生的存在物那里遭到破坏,那么他们的本性就会破碎,产生痛苦。”同样,黑格尔认为饥饿这一经验是消极的,它与自我本身不统一,是一种对自我的否定。但是为什么艺术家依然坚持,甚至沉迷于这种禁食表演,因为艺术家正是想通过饥饿感受痛苦,进而惩罚自己的身体。正如耶稣一样,艺术家自愿承受造物者的诅咒。最初因为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违反了造物主的命令,致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受到诅咒,长出荆棘和蒺藜。因而人遭到报复,不能获取足够的食物,惨遭饥饿的命运。艺术家已经饥饿到身体骨瘦如柴,口干舌燥,但他拒绝进食,只是稍微抿一点水润润嘴唇。
  艺术家不仅愿意忍受身体的饥饿,还自愿承受精神的折磨。有些看守员的行为则使艺术家极为困扰,因为他们不是有意提供空隙让他吃东西,就是怀疑他从秘密的地方偷吃东西,这些不仅大大妨碍他顺利进行饥饿,而且是对他的人格的侮辱。然而,艺术家虽竭尽力量证明自己持续不断地忍受饥饿,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一切自我说明的尝试都是侧面而又隐约的。他彻夜不睡地同看守者共度通宵,就是为了让看守者保持清醒,看清他在笼子里没有什么吃的。他认为断绝饮食轻而易举,但也只是遮遮掩掩地表达。每次在规定的表演期满时,他虽然在内心进行着一系列的嘀咕,不愿意走出笼子,但还是向侍候者递出手臂,支起身子走到饭桌前。艺术家与外界无力的对话,似乎是他本人有意而为。偶尔用暴怒来回应外界对他的误解,但很快这样的心情就被经理惯用的办法平复。看到经理出示的照片歪曲了事实,使他伤心痛苦,他却无动于衷,叹着气又坐回草堆里。艺术家不痛不痒的言行恰恰透漏出他心甘情愿地承受着精神饥饿的痛苦。
  对比之下,当他看到看守者大快朵頤他自个掏钱给他们买来的食物时,感到幸福满满。饥饿艺术家承受了身体和精神的饥饿,这种痛苦是对自我刻意的否定和惩罚。
  四、结语
  卡夫卡同意尼采“上帝已经死了”的说法。上帝不存在了,意味着社会所有的道德价值观念已经腐朽,整个世界是虚伪而又无情。小说主人翁始终对自己不满,最终坚定了他将要饥饿至死的信念,这是对社会的抗议,也是他要获得重生的决心。结尾处“于是人们把饥饿艺术家连同烂草一起给埋了”暗示了这个腐朽、冷漠的社会将不复存在,也会被饥饿的人们亲手埋藏。笼子中凶猛的野兽不停地蹦来跳去……不仅具备着利爪,好像自由……就藏在牙齿中某个地方……喉咙发出如此强烈的吼声似乎在说明在不久的将来它会冲出这腐朽的牢笼,向这愚蠢的人类发出怒吼。饥饿的社会终将毁于饥饿的人类,饥饿艺术家通过饥饿来惩罚自己,更是对整个社会的抗议。
  参考文献:
  [1]卡夫卡.卡夫卡小说全集[M].叶廷芳,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2]尼采.权利意志1885—1889年遗稿[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许文超.从列维纳斯的“饥饿”解读到论语的“饥饿”开显[D].山东大学,2017.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64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