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策略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吕娇

  摘 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作用优势越发明显,因此,创新活动组织策划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策略展开阐述,从群众文化作用入手,提出活动组织策划工作方法,希望能对我国群众文化活动质量与效率的提升起到积极参照作用。
  关键词:新形势;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策划
  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活动意义明显,能够丰富群众生活,实现活动形式多样化,提升国民素质,加速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进程,对推动社会现代化建设有着积极影响。但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策划是系统性工程,涉及组织小组创建与资源优势挖掘等工作,还需加强实践经验总结,摸索性完善活动展开体系,以切实发挥群文活動的作用价值。
  1 群众文化活动作用
  1.1 传播推广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气质非凡且种类丰富,尤其是少数民族与民间文化资源历史悠久,是我国的宝贵财富。随着社会文明进步,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显得尤为关键,尤其是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我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意蕴越发突出,而群众文化活动是推广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加深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从而拓宽发展群众文化传播渠道与路径。
  1.2 丰富精神生活
  基于非物质层次的群文活动,能够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帮助大众缓解精神压力,同时对大众审美水平与文化素养有积极的提升作用。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带给大众别致的情感体验,陶冶大众情操的同时,满足与丰富了其精神生活。
  1.3 促进经济增长
  群众文化活动满足大众精神需求的同时,带动了消费水平的提升与经济增长。新时期的群文活动更具有公益性,推动了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除此之外,还实现了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更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观念逐步发生转变,精神消费逐步取代了物质消费,加强群文活动的创新组织策划显得尤为关键,以切实发挥其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2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组织策划原则
  2.1 公益属性
  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目的是展示群众风采、丰富文化生活形式,而坚持公益属性的群众文化活动更能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对此,在运用公共文化扶持资金的同时,应当谨慎吸取社会资金,优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加大与社会媒体的合作力度,放大群众文化的公益属性。
  2.2 群众主体性
  群众是群文活动主体,在活动组织策划中,应当坚持群众的主体性,尊重群众的现实需要,进一步完善调研机制,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活动,体现出活动的教育与引导等功能。围绕群众需求制定群文活动主题内容与项目形式,突显群文活动的实用性与广泛性等特征优势。
  2.3 制度性
  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策划应当有相应的规范约束与参照。对此,应进一步完善引导机制,确保活动有序与持续开展。注重活动开展中群众问题的解决,实现活动资源的高效配置,减少活动成本与风险,突显活动的秩序性与规范性。
  3 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方式
  3.1 成立专项小组
  生活水平提高,带动了大众文化活动意识的提升,促使群众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越发多元化,加之群众成员数量逐渐增多,对群众文化落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无疑增加了活动管理难度。对此,应当围绕活动开展目标,积极设立专项组织小组,落实管理工作任务与职责,实现活动各环节工作的有效落实,切实发挥组织机构引导性功用的同时,夯实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基础。[1]
  3.2 把控组织工作细节
  影响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成效的因素较多,各工作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活动开展进程与效果。对此,应当加强对各工作环节的把控,各环节工作内容安排专人管理并负责协调统筹。明确各部门岗位工作职责,严格控制活动工作细节。活动展开前详细制定计划方案,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系,通过线上与线下等途径,协调落实各项工作,确保活动顺利展开并取得满意效果。
  3.3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资金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基础。对此,应当组织人员做好资金筹集准备工作,确保活动经费充足,用于活动场地租赁与舞台搭建、设备设施等工作需要。除此之外,应当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首先,作为群众文化活动主办方,应当承担全部活动经费。其次,可从地方经济实力较强或龙头企业引入经费。最后,整合社会力量,引入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为活动展开提供经费赞助。在筹集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资金时,企业与政府共同承担经费,但拓展资金筹集渠道,能够有效减轻政府经济开支压力,还能够提高赞助企业的知名度,提高大众对群众文化活动的认识与支持程度。在此基础上,重点把控活动经费的使用,实现资金的高效利用,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等情况。
  3.4 制定应急预案
  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包含各种不确定因素,会遇到通信问题、恶劣天气与现场混乱等突发性事件,直接影响活动整体效果。对此,应当提前制定活动应急预案。事前全面预测与分析活动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4 文化活动策划对策
  4.1 挖掘资源优势
  整合优势资源,确定活动目标,是活动开展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地方群众文化活动资源优势的整合,在夯实群众基础的同时,更利于活动质量的提升。在挖掘资源优势的过程中,应当充分了解群众生活需求,加大对群众文化活动内容与文化资源的研究力度,挖掘能够突显特色的活动内容与形式。在提高多元文化发展活跃度的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入企业与校园等机构;建设基层文化品牌项目;引导广场文化规范化发展;建设民间艺术之乡;组织成立捐助型文化活动;多元化发展民族群众性体育活动间;成立群众文化团体;支持群众文化活动国际化发展等。   4.2 融合商业运作理念
  社会进步、经济增长、文化产业间形成了良性发展带动关系。对此,在策划群众文化活动时,应当充分考虑到活动的社会属性,围绕群众需求,充分表现其社会性趋势,提高活动社会形象,夯实活动现代化发展基础。在此基础上,积极融入商业化运作理念与模式,加速活动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强对活动条件优势的开发应用,利用多种演出形式呈现传统文化的同時,进一步完善竞赛活动的奖惩机制,提高相关机构与赞助单位的参与积极性,利用现代媒体加大规模宣传,拓展活动的群众性与现代化等特征,进一步提升活动的影响力与表现力。
  4.3 制定科学活动方案
  在策划群众文化活动时应当考虑以下几点。首先,制定活动方案。根据活动形式主题与规模等合理制定方案,在多方协商达成共识后确定具体实施方案。其次,群众文化活动筹备。在筹备阶段需落实项目的创作与编排、节目演练等具体工作内容。最后,在彩排中发现问题,通过沟通联络解决各种问题。这就要求文化活动策划人员具备专业水平与丰富经验,在活动前期做出详细安排部署,摒弃各种不文明因素,普及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向群众传递现代化文化思维与理念,推动群众文化活动正轨发展。唯有在传承中创新,才能提升群众的文化实力与素养水平。例如,在策划国庆活动时,应当注重活动组织的针对性,同时注重正能量的传播,可将国家发展历程与进步成果、中国梦理念作为主题思想,增强群众对党的认同感。在策划群众文化活动时,应当注重娱乐性与思想性、艺术性,给大众多感官体验,突显活动寓教于乐的作用。活动策划应当注重要素的连贯性融入,不能出现活动中断等情况,给大众全方位的情感体验。这都是策划人员在策划活动方案时需要应当注意的点。[2,3]
  4.4 设置互动环节
  根据区域文化艺术特征,充分展示地方文化与特色,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增进民族情感,提高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富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引发民众共鸣,增强群众归属感与自豪感,更利于活动质量与效率的提升。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要坚持以人为本,还需坚持创新,切实发挥活动在陶冶情操与贴近生活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活动策划应当向社会价值观靠拢,弘扬民族精神与文化,抵制迷信与落后思想。不仅要注重思想创新,更应当注重形式创新,以吸引群众参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突显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5 结语
  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应能满足社会发展与大众群体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从而助力社会进步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对此,加强活动组织策划尤为关键。组织策划过程复杂且烦琐,应当循序渐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努力,提升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以此提升活动组织高效性与活动策划优质性。
  参考文献:
  [1] 张海珠.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策略探微[J].大众文艺,2017(17).
  [2] 周小红.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及其发展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5):217-218.
  [3] 刘泽丹.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及其发展对策[J].传媒论坛,2018(12):60+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84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