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韩瑾

  [摘           要]  需求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开展英语教学的首要条件。研究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英语水平的大一学生进行了英语课程需求的问卷调查,探讨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课程设置、课堂内容、教学方式几个方面提出基于学生需求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关    键   词]  需求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7-0052-02
   一、问题提出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教育部在2007年正式发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进行改革。《课程要求》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虽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但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大学英语课程?他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英语课程?
   本文通过对江苏某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英语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依据问卷反馈提出了符合学生需求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二、调查研究与结果分析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常州机电学院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涉及机械、模具、电气、车辆、经管、创意、轨道七个院系,共2558名学生。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来考查英语学习者最喜欢开设的英语课程形式,今后英语学习中的具体需求以及在英语学习方面遇到的主要困难等。
   三、数据收集和结果分析
   2019年上半年,我们对常州机电学院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研究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英语水平的大一学生对英语课程的需求进行了调查。我们从7个院系,共42个班级中随机抽取了每班的30名学生,共发放问卷126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146份。调查问卷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涉及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和是否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等。第二部分主要针对学生最喜欢的英语课程形式、英语学习目标需求、学习困难、英语重要与否以及学生的英语水平高低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期望开设的英语课程类型
   调查显示,65%以上的学生希望开设能够丰富英语知识文化,进行英语学术交流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课程。例如英语口语、现代英语语法、英语写作、英语文化等,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学生希望提高自身的英语写作技巧、英语交际能力和英语文化素养。
   (二)英语学习需求
   在问卷调查中,75%的学生认为自己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水平处于50~70分。他们认为自己需要提高的英语技能主要包括口语(73%)、听力(70%)、词汇(68%)、写作(65%)、语法(56%)和阅读(43%),这说明学生对英语技能的需求存在一定差异,口语、听力和词汇技能的需求尤为突出。同时,他们希望在大学毕业时,自己的听、说、读、写水平达到一定的水平。胡学文在《大学英语社会需求调查分析报告》中对用人单位所期望的毕业生的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与本次问卷的结果基本一致。
   (三)英语学习目标需求
   就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而言,调查结果显示学习目标呈现多元化态势。具体表现为:虽然可能由于应试教学的惯性作用,学生选择“通过英语B级、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学习目标的占75%,但也有65%和62%的学生选择“与外国人简单交流”和“工作中与外国同行交流”。
   (四)英语学习的主要困难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遇到了很多困难。在调查中,81.3%的学生认为词汇量不足是困扰他们的主要问题;69.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差;其次是听力、口语、阅读,分别是67.4%、62.1%和50.8%。
   上大学之后,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环境都发生了改变。英语课时数和高中相比,大大减少。如果学生在课后没有花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英语水平就会不进则退,词汇量和高中相比反而还要下降。调查中显示,阅读是困难度最小的,毕竟学生从一开始学习英语时,阅读是训练最多的。
   四、讨论与建议
   英语教学一定要“以需为本”。设置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学生在日后可以步入社会,更好地去生活和工作。所以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要提高口语和文字交流能力。在构建英语课程体系时,根据学校的不同教学现状,在原有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和重建,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在本研究中,不同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目的就表现出明显差异。因此,学校应立足本校特色,依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打破以单纯“院系单位”確立课程目标的格局,制定多层次、多元化课程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比如,旅游、物流、商务、轨道交通等专业学生的听、说要求应高于读、写,而机械、模具、网络、电气等专业学生的读写要求可高于听说。英语教学应当为不同专业的学生确立不同课程目标,为其指明学习重点和努力方向,以满足其个性化和多样化英语学习需求。这种生态化英语课程体系不仅对英语专业十分重要,在非英语专业中也要受到同等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以提高高校的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    因材施教,提供广泛性、多样化课程内容。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加剧。因此,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英语学习的不同需求,营造良好的个性化发展氛围,更好地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原则,高校应实行有针对性的分级教学。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应提供广泛性、多样化教学内容,既照顾低起点学生,又使基础较好的学生有发展空间。学校开设基础英语课程时,可结合不同专业的要求开设更多的英语选修课程,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提高英语水平的机会。同时,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以补充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校园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英语课程学习资源,确保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有效训练和提高。
   根据学生输入、输出能力需求以及在英语学习中所出现的困难,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产出导向法,即以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选择性学习三种假设为基础,并结合整体语言教学观、“注意”规律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流程为:(1)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教与学的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设计输出任务,任务要具有交际真实性。(2)学生完成首次的输出任务。在进行输出的过程中学生会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会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反思。在输出任务结束后,教师和学生分别对输出任务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达到不断检验和修正语言输出的目的。(3)教师选择有质量的输入材料。針对首次输出任务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选择内容丰富、新颖、贴近生活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输入材料。(4)学生课外输入。在课外,学生根据自身的不足之处,有选择性地进行有效的输入。这个输入过程更具针对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大大地提高了输入的效率和质量。(5)课内完成第二次输出任务。学生在课堂上再次对任务进行分析和讨论。(6)课外再次巩固。课后,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材料和方法,再次进行有针对性的输入。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满足学生想稳步提高英语语言技能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他们对教学模式、学习材料和英语学习环境的需求,加强了学生课内学习能力以及课外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Alana.M,W,L.Jacky,X,L.A. study on English teaching improvement based on stakeholders’ needs and wants:the case of the faculty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of the 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J]. Journal of Hospitality,Leisure Sport&Tourism Education,2012(11):67-78.
   [2]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7).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88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