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中职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范锦鹏

  [摘           要]  在中职教育实践中,要将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作为教育主要目标,加快教育改革进程,为社会发展提供综合型人才。以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为主,探索该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途径,旨在通过课程教学丰富学生微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    键   词]  水处理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6-0212-02
   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是中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实践中,学生可系统掌握微生物学知识,能在理论知识引导下,锻炼实验技能。为了突出水处理微生物学课堂开展优势,应结合专业要求和学科特点,推进教学的改革,建立新型教学模式,以便优化教学课堂结构,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
   一、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水处理微生物学是中职学生必修专业课程之一,主要是针对环境水体净化和水处理工程中的微生物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开设实验课程,为学生提供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加大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主要课程内容包括微生物形态结构、种类以及水处理中生物技术应用原理等。在教育实践中,要明确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微生物专业理论、实验方法和水处理技术原理等,将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发挥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1]。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掌握微生物领域发展趋势和相关技术应用前景等,逐步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应用水平,并能在实验教学中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使其能从事水处理、环境治理等行业工作。近年来,微生物学有关知识不断丰富,以及水处理中微生物技术的改进,为微生物教学提供了大量素材,因此,需要尽快完善教材内容,利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优化调整生物学教学体系,确保微生物学课程改革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同时有利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由此可知,加快水处理微生物教学改革是有必要的。
   二、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课程设置不当
   部分中职院校将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安排在二年级学习,理论课时设置为48学时,而实验课时设置为8学时,实验教学存在不足。由于水处理微生物教学具有课程内容丰富、知识点多的特点,因此加大了学生学习难度,并且实际进行教学讲解时,教师要对学生专业中涉及的微生物学知识进行重复讲解,由此出现课时安排和教学需要相冲突的现象,无法保证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深入理解专业知识。另外,实验教学课时较少,忽视了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使其知识学习效果低下,对水處理工艺过程和杂质处理等没有深刻体会。并且课程设置不当,在课堂实践中不利于延伸教学内容,导致学生思维发展受到限制,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容易出现理论和实际不符的现象。
   (二)教师配置不当
   水处理微生物教学开展中,要求配置相应的教师资源,当前大多数中职院校的微生物课程主要安排教授或博士来讲解。教授教学经验丰富,对知识有自己的见解并有着水处理流程设计经验,可结合水处理实际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培育,但还存在师生交流少的问题。博士相对来讲和学生更容易沟通交流,可结合学生思维习惯设计教学方案,但是由于授课经验不足及实践经验有限,因此课程教学效果差。应尽快解决这一状况,如采取教师协作的授课模式,根据各个章节的教学要求,安排相应的教师资源。
   (三)教学方法
   目前,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开展中,还存在教学方法落后的问题。教学实践中,教师普遍采取知识讲解为主、多媒体资源为辅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图片和视频,使学生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特点,使教学知识具体化。但是由于学生更多注重考试有关知识点的学习,对其他知识内容的探索程度不够,由此导致学生对微生物知识学习不够系统,不利于学生能力提高。而在实验环节,教师讲解占据课堂较大比重,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培养不到位,是造成教学效果低下的主要原因。
   三、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优化路径
   从中职教育实践来看,尽管学校加大了对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但是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使微生物学改革进程缓慢,教学内容单一和教学手段落后,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本文加强了对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路径的探索,结合当前中职教育实际问题,提出可行性改革措施,以便加强教育实践和学生素养培养间的联系。
   (一)丰富教学内容
   从教学内容的改进和丰富角度出发,推动微生物教学改革,能发挥教学内容的指导作用,促使教师围绕教学内容确定课堂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当前最新理论知识,提高知识应用性,促使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工作岗位。并且将水处理厂工程案例添加到教材中,可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主动学习微生物学有关知识[2]。水处理微生物学和微生物遗传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及有机化学等学科间有着一定关联性,可通过引进这些学科内容、提高水处理微生物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加强知识间的逻辑性拓宽学生视野。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将课程重点理论、新型微生物处理技术及工程技术结合在一起,旨在促使学生对知识应用场景有所了解,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在有限时间内掌握理论知识及实验技能,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讲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时,会进行上网搜索,收集关于这方面知识的教育资源和优质课件,提炼其中有教育价值的信息,进行信息整合后制作完整的教学课件。同时多个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交流讨论,将学生专业知识自然融入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效果。通常来说,应将教学内容分成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实习三个模块,各模块有效衔接,形成完整课堂。在理论教学环节注重讲解血液功能和成分理论知识,之后鼓励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血液组成,使其对知识有深刻记忆。    (二)改进教学手段
   微生物学研究对象是学生日常观察不到的微生物,利用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引导学生准确想象微生物形态结构特点,无法保证学生对知识内容有充分理解,并且以理论讲解为主的课堂,将打击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为课堂高效展开提供条件。一方面,利用归纳比较教学方法,是指进行知识汇总和比较,可简化问题,帮助学生了解知识间的联系,并在多类知识同时学习中,对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可从多个角度出发展开分析。例如,学习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有关知识时,教师会引导学生比较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菌落的特征和产能方式等,在知识分析总结过程中,加深知识印象和理解。另一方面,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强化教学效果。计算机技术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表明教育朝着现代化方向建设,能起到深化改革和提升教学水平的作用。将抽象知识以图片、视频展现出来,可在刺激学生感官体验的前提下,促使学生积极配合课堂教学活动。水中微生物性的运动方式、处理原理等,只通过知识讲解不能保证学生理解和掌握,可引进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方法。例如,在介绍微生物形态结构和细菌结构特征时,教师会向学生展示显微照片、视频等,使学生联系理论知识对微生物结构特征有所了解。
   (三)注重实践教学
   水处理微生物教学课程相对来讲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在課堂教学中,需要教师重视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明确水处理中微生物应用原理,突出水处理技术应用实践的讲解。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应从学生实践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的角度出发,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在动手实践中,促使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形态,并自觉进行染色实验和培养基制作等,使其掌握基础实验技能。通过实验课堂的有效开展,可降低学生理论知识记忆难度,在实验操作中实现理论知识向学生学科素养的转化[3]。另外,还要注重实验教学体系的完善,科学设计实验环节和流程,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实验设计的空间。如在研究厌氧反应器中的细菌成分时,要以实验教学为主,使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形态,分析其中细菌组成,结合教材内容验证实验结果。不仅能优化课堂结构,还能激发学生积极进行实验探索,将学生实践能力及问题分析能力培养等教学目标贯彻于教学过程中。
   (四)考试内容及方式的改革
   考试成绩是一种基本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考核依据,教师应明确考试结果是学生学习水平的客观反映,通过改革考试内容以及方式,来达到优化教学评价过程的目的。传统考核评价中,考试标准、考试内容更倾向于对某个知识点的考查,无法准确反映教学现状,导致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及学科素养的了解存在偏差。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应注重课程考核综合化和标准化,从考试内容及考试方法角度出发,推动微生物学教育改革,进而为教学评价实施提供有效路径,如部分中职院校采取70%闭卷考试和30%实验考试结合的方式,在闭卷考试内容设置上,设计70%的基础题;20%的拔高题及10%的综合讨论题目,旨在突出教学评价差异化,对学生知识水平有合理判断。同时在实践操作考试中,结合教材重点来设计,遵循应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促使学生操作技能在实验考试中完全呈现,进而体现教育改革优势,不断完善现有教育体系,为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保障。实践表明,上述考试方法的实施,能将考核内容融入考试中,使考试成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中职教育改革为课程教学高效展开创造了条件,具体到水处理微生物教学中,课程改革的深入,使得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结合,更能体现理论知识应用实际,促使学生充分了解微生物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等,在学生综合掌握微生物基本理论及实验方法的条件下,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使其将微生物教学知识应用到工作岗位中,提高学生社会工作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聪.“模块化”教学在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中的改革探讨[J].经贸实践,2018(21):293,295.
   [2]李勇超,任伯帜.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2):62-64.
   [3]孙向武,周际海.“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学习现状调查分析及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4(15):80-81.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89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