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精准扶贫政策下的产业扶贫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以安徽省庐江县产业扶贫工作为例,研究了当地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内精准扶贫政策下产业扶贫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完善产业扶贫、确保精准脱贫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庐江县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7-005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1  研究背景
   庐江县作为安徽省扶贫工作落实的重点区域,当地政府对精准扶贫理念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了产业扶贫模式为主、多种扶贫模式相结合的庐江特色扶贫模式。精准扶贫开始之初,庐江县建档立卡贫困村有24个、贫困人口9.02万人,还有7 304户、1.64万人未脱贫。据调研数据显示,在众多的扶贫模式中,产业扶贫所占比例最大、效果最好,很多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实现了脱贫致富。庐江县政府积极贯彻国家政策,对产业扶贫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具有很高的课题研究价值[1]。
  2  庐江县产业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产业扶贫对于贫困户精神层面的扶贫不够重视
   随着庐江县精准扶贫政策下产业扶贫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产业扶贫取得的成果令人欣喜,但同时也出现了棘手的问题,如政府给予贫困户资金补贴,其目的是用作产业扶贫的启动资金,而一些贫困户“等、靠、要”心态严重,浪费了大量扶贫资金,却并不能解决贫困问题,甚至还出现了“越扶贫、越贫穷”的恶性循环。
   庐江县产业扶贫政策主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但单纯教授脱贫技能是不够的,转变贫困户思想也同样重要。如果贫困户缺乏主动脱贫的意愿,无疑会为扶贫工作带来巨大的阻力。因此,在产业扶贫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对精神扶贫的投入,帮助贫困户培养形成自我奋斗的意识、意愿,只有这样贫困户才会积极配合扶贫工作,才能形成良好的联动机制,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但是,当前庐江县扶贫的工作重点放在贫困户识别、帮扶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上,对精神扶贫的关注度不够,导致一些贫困户存在难以脱贫和脱贫后又返贫的现象。造成精神贫困的原因在于,贫困户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綜合素质较低,存在得过且过的心态,这对脱贫工作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2]。
  2.2  庐江县产业链水平较低,未形成完整产业链
   在对庐江县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当地没有形成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链。庐江县主要农产业数据如下: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7.7万hm2,各类农业经营主体5 160个,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区2.5万hm2。全年粮食总产量90.89万t,油料总产量3.14万t,棉花总产量0.41万t,蔬菜总产量41.66万t,各类肉类总产量4.20万t,禽蛋产量2.66万t,水产品总产量5.51万t。庐江县的粮食种植面积与农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质量也在逐年提升,而粮食加工与营销、观光休闲农业等配套产业却没有同步发展,也没有形成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链。这就导致庐江县的农产业存在品牌效应差、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而品牌效应差会导致市场占有率低。庐江县很多农产业发展陷入了机械重复生产与扩大生产规模的不良循环,却忽略了对农产品进行细化分类与深加工,无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此外,顺应社会潮流,在现有农产业基础上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产业链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第三产业的高度繁荣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单纯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第一产业链)并不是推动庐江县脱贫和发展的最优选择,向第三产业产业链为主的经济体转型,打造有规模的产业网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3]。
  2.3  未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
   庐江县自春秋时期便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历史悠久,是三国时期周瑜的故里,境内有周瑜墓、庐江奎星楼及武壮公祠等历史遗迹;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有汤池温泉、百花寨省级森林公园及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但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程度有限,知名度低,客流量小,产业规模化程度低,不能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发体系完备的旅游产业链,可以为庐江注入内生的发展动力,多方面助推庐江经济发展,实现脱贫目标[4]。
  3  完善产业扶贫模式,确保精准脱贫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对贫困户的思想教育
   很多难以脱贫或经常发生返贫现象的贫困户,其思想觉悟普遍偏低,“靠、等、要”心态严重。在与当地扶贫办工作人员交流时了解到,有贫困户在扶贫成果验收时故意焚毁自家棉被,谎称扶贫工作人员工作不到位,致使没有棉被御寒,要求给予直接的资金补助。而实际上,扶贫办工作人员对于这位贫困户最上心,经常向其介绍产业扶贫新政策,但该贫困户均以各种理由拒绝参加,只等着发放补贴资金,不思进取。不难看出一些贫困户的思想觉悟极低,这种类型的贫困户是庐江县全面脱贫道路上的“顽石”,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可以组织扶贫工作人员针对此类贫困户举办脱贫工作动员会,进行思想教育,从根本上斩断“靠、等、要”心态,早日实现全面脱贫[5]。
  3.2  技能培训常态化
   庐江县产业扶贫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即教会贫困户切实可行的脱贫技能,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赖完善的技能培训体系。在实际扶贫过程中,让所有贫困户学习千篇一律、不符合实际的产业扶贫技能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扶贫技术人员应当针对贫困区情况,因地制宜作出规划,找到最适合的产业扶贫方案。不同的贫困户知识水平不同,且每位贫困户的特点与特长各不相同,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灵活的培训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贫困户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还能更合理地利用贫困地区的人才和人力资源,提升贫困户的技能素养。在技能培训过程中,培训人员还应该注意技术的时效性,做到与时俱进,将贫困户的技能培训常态化,否则一旦出现技术更新升级,老的技术就不再具有竞争力,导致脱贫农户再次陷入贫困的境地。   3.3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完善产业扶贫链条
  3.3.1  以“坚持、融合、创新”三原则构建产业扶贫链条
   坚持发展庐江县的粮食作物、优质蔬菜、瓜蒌子种植等主要优势产业,积极引进外部优质生产要素,扩大优势产业的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做好产品深加工,提升扶贫产业的产品附加值。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营销以及观光休闲农业等配套产业链,选择风景秀丽的乡村建设观光农业产业网,吸引游客到乡村赏景、消费,促进一二三产业链有机融合。体系完备的旅游产业链,将从以下几方面推动庐江县脱贫致富。
   一是提升庐江知名度,吸引投资。旅游产业的发展势必会提升庐江知名度,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解庐江的资源与发展潜力,吸引投资,促进庐江发展,实现脱贫目标。二是增加就业岗位,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庐江发展旅游产业需要人力支持,当地贫困人口可以借此找到工作机会,实现就业。三是成规模的旅游产业可以反哺农业。成规模的旅游产业会吸引大量游客,使当地农产品销售有了更多选择,农产品可以选择直接供给旅游景点的饭店等,无需经过长途运输就可以售出;经过精细化包装的优质农产品,可作为当地特产出售给游客,在扩宽农产品销路的同时带来更高的收益[6]。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有机农产品,更注重农产品的安全性与高品质。在保持庐江传统优势农产业同时,也要迎合消费者的新需求,开辟高品质有机农产品产业链,严格把控产品品质,强调有机农产品高品质、绿色、无公害的特点,进一步带动经济发展。
  3.3.2  扩大品牌效应,提升产品知名度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庐江县的优质农产品种类丰富,但为外界所知的却寥寥无几。庐江县的优质农产品没有形成品牌化效应,缺乏知名度。农产品质量再高,若是缺乏知名度,销量依旧大受限制,直接影响了产业扶贫的效果。做好庐江县特色农副产品的营销工作,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和品牌化包装,通过投放广告等形式将其深入到媒体、文化、旅游、服务等行业,提升产品知名度,会带来更可观的收益,提升产业扶贫效果[7-9]。
  3.4  健全产业扶贫追踪体系
   庐江县产业扶贫的最终目标是全面脱贫。全面脱贫应是一个长久保持的状态,完善庐江县产业扶贫追踪体系是保证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的有力措施。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扶贫办在贫困村设立追踪调查员,实时了解贫困户的扶贫产业经营情况并上报扶贫办公室记录留档。二是扶贫办工作人员以月为单位走访脱贫户,了解其产业经营情况与存在的问题,汇总后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王姣玥.新常态下“精准扶贫”的包容性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S2):170-173.
  [2]曹大宇,岳璐琪.江西省产业精準扶贫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5):245-246.
  [3]陈宏伟.农民合作社产业扶贫参与行为研究[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8.
  [4]孟娜.乌兰察布市H旗产业扶贫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8.
  [5]刘西霞.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6):7-9.
  [6]杨超,向敏,包祚勋.开展农业技术精准扶贫助力射洪全面实现小康[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7(2):12-14.
  [7]万燕.农村贫困与精准扶贫对策探究[J].南方农机,2018(2):148-149.
  [8]郑卫萌.浅析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贸实践,2018(14):93.
  [9]张永雄,王学力,王亮明.精准扶贫经济学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9):160-1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37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