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适合老年人的公园与花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孙桂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老年人在生理与心理上对公园景观的需求,提出老年友好型公园在设计中应秉承适老性、安全性、功能性和可识别性的设计原则,并从道路系统、公共设施、种植设计三个方面分析老年友好型公园的设计要点,旨在为老年人提供多元适宜的公园活动场所。
  关键词:老年友好型;公园;适老化;景观设计
  0 前言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话题。近年来,城市中的老年人在衣食住行方面得到了基本的保障,但是在精神需求层面却没有得到同等的满足。从城市公园的角度来说,城市公园中能满足老年人生理及心理需求的适老化设计少之又少,现有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存在使用不便、设施尺度夸张、功能单一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性,同时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老年友好型公园设计与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找寻老年人与户外环境之间的平衡点,鼓励老年人从室内走出来,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户外休闲娱乐空间。
  1 老年人群对公园景观的需求性分析
  1.1 生理需求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都会出现不可抗拒的老化,导致老年人对室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思维反应能力有不同程度的衰弱降低,典型特征除了表现在体重、皮肤、头发等外表形态上以外,还表现在人体内部的感知能力、中枢神经系统、抵抗力等方面。
  老年人的精力和体力与青年有巨大差别,在公园内参与的各项活动都需要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老年人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每天需要在室外进行充足的康健锻炼,其中还包括需要借助辅助设施才能正常生活的老人。因此,根据老年人的生理需求进行老年友好型公园的景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2 心理需求
  随着老年人心理感受的变化、社会角色的转变,老年人会产生如孤独感、失落感、空虚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导致老年人对活动空间安全感、舒适感以及参与感的需求不同于其他年龄层次人群,这些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将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但是在公园这种公共场合,很容易被设计人员忽视。因此,老年友好型公园要通过景观空间环境的设计,尽可能在公园中为老年人提供娱乐、健身、社交、学习以及各种休闲活动的场所,帮助老年人找回属于自己的社会属性。
  2 老年友好型公园设计原则
  2.1 适老化原则
  老年友好型公园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老年人对活动空间的需要,满足受众的基本需求,积极营造适老化的室外空间环境,老年人行动缓慢、感知能力下降,适老化设计以老年人的生活习性为依据,进行基础的无障碍设计以保障老年人正常的出行,更深层次地注重老年人在公园活动中的社会交往与精神需求,为老年人创造更舒适的休闲和交往空间,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空间氛围。
  2.2 安全性原则
  由于老年人本身生理機能的衰老,疾病的增多,当老年人在公园活动时,安全性成为公园场地的首要考虑问题和核心条件。老年人对自身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尤为重视,对所到之处的空间环境有着强烈的安全需求。因此,在公园中设置老年人活动场所的同时,设计的重点应该是如何体现场所的安全性。步行道路周围的环境需要结合路程进行合理的设置,选择公园休憩节点位置时侧重考虑是否方便老年人使用,同时适当地远离车行道,做到人车分流。道路铺装做好防滑处理,侧重选择平整、有弹性、透水性好的材料,避免在老年人行走时或使用轮椅时造成不便。公园内尽量避免设置台阶及较大差别的高差变化,部分区域需设置台阶时,台阶高度差要小,踏面尺寸大,避免明显的拐角及尖角。
  2.3 功能性原则
  老年友好型公园景观应塑造功能多元的户外活动空间,涵盖休闲娱乐、康体健身、观赏游览、沟通交流、安静休憩等多种功能,在设计之初,应对公园基地周围的使用人口进行调研分析,以确保公园的功能涵盖周围老年人的使用意愿以及可进行的活动种类。此外,公园的景观设计应结合老年人本身的活动习惯,建造具有多种参与形式的活动场所,形成大小场地功能分区、动静功能分区、开敞私密功能分区,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活动习惯的老年人的使用需求,促进多样化功能空间的发展。
  2.4 可识别性原则
  老年人的记忆力与辨别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衰退,视觉、听觉等能力也有所下降,同时对新时代的科技产业缺乏适应性,使得老年人与社会主流的交集越来越少。公园中标识的缺乏通常会给老人带来对所在方位以及要到达位置的识别困难,在设计上应着重利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的刺激,使其有多维度的感官体验。如在公园的导视系统中设计醒目的标识视觉系统,标识系统需要做到简洁、明确;在活动场地中单独开辟专属的感官花园;从设计色彩上、造型上结合老年人不同的感官特征来引导老年人进行定位;利用公园节点植物进行环境营造时,要有区别性,可根据不同功能节点选择不同树种,或孤植若干特色植物,但总体植物配置要具有统一性。
  3 老年友好型公园设计要点
  3.1 道路系统设计要点
  在老年友好型公园的道路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首先,老年人与残疾人在活动中有诸多相同之处,可通过无障碍设计的方式为老年人进行道路改造,如在交叉口与入口处设置扶手和警示牌,特殊场地铺装设计侧重平整的防滑材料。老年人在公园中以步行为主,步行场地的形式在设计上也不能过于单一,“老年人喜欢在‘看别人’与‘被人看’中感到自身价值的存在”,结合两者观点进行道路设计,前提是保障道路终点的可见性,在途中设置相应的景观小品与功能节点空间,老人在步行中容易被吸引,从而忽略步行中的劳累感,同时,曲折幽静地通向终点,能够使老年人在欣赏自然美景时愉悦身心。
  老年人因年纪的增长而体质虚弱,在步行场地的设置上应适当放置休息座椅,考虑到部分老人因腿脚不方便而配备了轮椅,公园人行道路的宽度应大于1800mm,保证两个轮椅能够并排通行,单行道路宽度大于900mm,园区坡度保证在1:15~1:20之间,道路上设置防滑设施,防止老年人停靠休息时轮椅滑动。   3.2 公共设施设计要点
  公共设施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构成要素,老年友好型公园应重点考虑公共设施的便携性。公共座椅避免冰冷的石材和金属材质,宜采用木质材料,边缘剔除尖角做圆滑收边,座椅靠背角度符合老年人体工程学,扶手处留出放置茶杯及拐杖的位置。
  由于老年人对光的感受能力明显下降,对强光较为敏感,在公园的主要出入口和重要交通线路上采用适宜的灯光亮度,并且持续性照明。在活动空间附近要有足够的照明,可明显提高活动场地运动设施的使用频率。在台阶处、缓冲带处、坡道处以及路缘石等位置设置低位照明,方便老人清楚发现脚下的高低变化。
  设计标识系统时应更多地思索老年人的使用习惯,根据老年人的需要调整标识系统的色彩及高度。色彩方面以识别度较高的红、橙、黄为主,加强与背景色之间的对比;高度上考虑老年人以及轮椅使用者的视角高度,并考虑设置相应的地面导视系统。
  3.3 种植设计要点
  考虑到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方面的特殊要求,老年友好型公园在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上,运用具有保健功能的植物,形成乔灌草搭配的复合型群落。同时,可以种植具有鲜明季节特色的植物来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造园效果。在活动节点处多发挥灌木的掩蔽功能,使设置的绿化空间能够满足老年人活动时的功能性需求,为老人提供适宜的半围合空间,促使老年人更好地修身养性。
  4 结语
  公园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承载着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所有年龄层次人群的社会交往、休闲娱乐等活动,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老龄化压力和社会养老服务缺失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老年友好型公园的出现,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社会矛盾。积极建设老年友好型公园,在景观设计上引导促进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共同营造尊老、爱老、助老的社会友好氛围,是每个设计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姜静.哈尔滨城市公园老年友好型景观设施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2] 王江萍.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 董撒.老年人戶外活动场地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4] 万邦伟.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之研究[J].新建筑,1994.
  [5] 林瑶.居住区老年友好型景观设计原则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
  作者简介:孙桂,硕士,研究方向:养老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65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