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作物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作物栽培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的高低是影响农作物产量以及温度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根据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农作物招聘技术研究和分析的力度,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农业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就农作物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1030047
  
  1 农作物栽培以及病虫害防控的意义
  1.1 保障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针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方式为主。虽然化学防治法在短期内具有治理病虫害效果显著的特点,但长期使用不仅会影响到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升,而且病虫害自身的抗药性也随之提高。所以,应加强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物理防治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推广和应用研究的力度,实现有效降低农作物病虫害爆发的几率,进而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产生的影响,为农作物的正常生产和供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提升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对绿色农业发展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传统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所以,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已经成为有效解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且随着化学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减少,不仅减少了农作物上化学药品的残留,同时对农产品安全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3 保护生态友好型环境的有效手段
  所谓的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实际上指的就是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这些先进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仅降低了农作物表面化学农药的残留以及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控的风险,还避免了因为过度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而对生态环境和土壤造成的污染,为生态农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 农作物栽培技术
  2.1 合理选择农作物品种
  种植人员必须在深入分析农作物种植区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农作物茬口和季节衔接的特点,选择符合要求的农作物品种,为后续农作物栽培的顺利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保证农作物种植的连续性不受影响,如果茬口早的话则应该选择耐寒性强其适于早播种的农作物品种。反之,如果茬口晚的话就应该选择适于晚播种的农作物品种,才能在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为农作物种植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注意农作物轮作整地
  农作物的轮作是影响农作种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对种植人员而言,应该根据种植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轮作的年限。一般情况,为了避免严重病虫害问题的发生,应该在缩短轮作年限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轮作农作物,才能发挥出农作物轮作在病虫害防治中的积极作用。此外,为了确保农作物播种完成后的发芽率,必须在播种开始前,严格的按照要求做好土地的平整工作,通过对土壤的疏松,为农作物的发芽以及后期健康生长做好充分的准备。
  2.3 确定农作物播种时间
  农作物播种时间选择的合理与否不仅是农作物栽培的关键环节,还是决定农作物高产稳产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农作物播种期间的气象条件也是影响农作物生产的重要因素,不管是早播种还是晚播种,都会导致农作物病虫发生几率的增加。小麦播种期间环境温度较低,则会导致小麦腥黑穗菌冬孢子等病菌发生几率的增加,而且对小麦生长速度和后期产量也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2.4 强化农作物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是农作物栽培技术的重要环节,与病虫害发生几率的高低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种植人员必须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水肥管理工作予以充分的重视。这就要求种植人员在开展水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按照农作物生长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农作物的施肥处理,才能在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3 病虫害防治技术
  3.1 建立健全的病虫害防治系统
  完善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不仅是促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提升的重要手段,也是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和应用的基础。这就要求农作物植保人员必须在深入分析和研究农作物病虫害种类以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基础上,根据病虫害实际的危害性,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治理农作物病虫害,在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产量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促进农户经济收入的有效提升。
  3.2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
  农户必须根据农作物品种的生长特点,选择符合要求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才能促进农作物病虫害抵抗能力的有效提升。农业部门在推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经济性价值较高的优良农作物品种推广和应用宣传的力度,同时严格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展农业生产,才能达到促进农作物生产质量和产量稳步提升的目的。
  3.3 使用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作为常用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之一,主要适用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出現的病虫害。农户在选择和应用化学防治技术时,应该根据病虫害的类型和特点选择相应的化学药物喷洒,促进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提升。例如,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出现的蛾类病虫害,可以使用马拉磷硫和鱼藤精混合的药剂喷洒,即可达到有效防治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出现的蛾类病虫害的目的,为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3.4 实施物理防治技术
  经过长期的实践应用发现,物理防治技术具有病虫害防治效果显著的特点,并且物理防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可以在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与田间环境的基础上,降低病虫害防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所以物理防治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应用最广泛的防治技术之一。在农作物栽培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种植人员必须借助人力、机械或者其他相关设备,破坏病虫害的生长以及孵化环境,在最大限度的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为农作物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农作物生产质量和产量的全面提升。
  3.5 优化生物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方法与其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相比,会产生农作物表面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问题。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还会因为病虫害抗药性的增加,而影响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提升。所以,为了避免恶性循环问题的出现,种植人员应该积极地运用生物防治技术促进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提升,或者采取以虫治虫的方式加大害虫天敌研究的力度,促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安全性的有效提升,为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4 结束语
  农作物的生产不仅与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且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加强农作物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投入的力度,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纳入到我国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发展中,全面的跟踪农作物栽培的各个环节,才能在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同时,确保农作物的稳定生长,促进农作物生产质量和产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彦俊.浅谈农作物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9(09):29.
  [2]张引.农作物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浅析[J].南方农业,2018(1120):37-38.
  [3]程红.农作物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山西农经,2018(18):31-32.
  作者简介:
  郭伟(1977-),男, 本科,农艺师。 研究方向:农技推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11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