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自我呈现及社会期望的差异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昭 董树人 李森

  摘 要:目的:研究大学生在自我呈现时受社会期望影响的程度,分析造成影响的因素并为大学生提供在自我呈现中的积极建议。方法: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收集以辽宁省内大学生为主要采访者的数据。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信效度的校验,发现大学生在自我呈现时受社会期望的影响因素。结果:(1)大学生的自我呈现与社会期望相关不显著(p>0.05);(2)大学生自我呈现中的消极自我呈现与社会期望显著相关(p<0.01);(3)大学生自我呈现中的合理化(p<0.01),放大(p<0.01),示弱(p<0.01)和借口(p<0.01)与社会期望显著相关;(4)大学生自我呈现中的以身作侧(p<0.05)和贬低(p<0.05)与社会期望显著相关。结论:大学生自我呈现中的消极自我呈现与社会期望显著相关,其中合理化、放大、示弱、借口、以身作侧和贬低这6个因素与社会期望显著相关。
  关键词:自我呈现;社会期望;大学生
  1 绪论
  戈夫曼于1959年提出“印象管理”,他认为个体在交往时总是试图以表演的方式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为了达成这一目的,个体总会努力维持与当前特殊环境一致的行为或形象,以此来获得他人对自身肯定或者愉悦的评价[1]。而个体的印象管理完全取决于在特殊的条件下如何表现自我,因此自我呈现是印象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2]。大学生正处在一个校园及即将步入社会的交界处,且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已日臻完善,但是这个群体对自我呈现的把握仍很稚嫩[3]。另一方面,来源于家庭的压力,学业压力或就业压力往往使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对他们的社会期望日渐增高,导致了大学生自我呈现的疑惑和焦虑。本研究针对大学生的自我呈现策略和社会期望进行调查和数据采集,旨在找出大学生的自我呈现与社会期望的关系,找出大学生在社会期望下的自我呈现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017年5月,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通过网络问卷形式在辽宁省各高校选取各年级段大学生共160人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共计151份,有效率94.38%。
  2.2 研究工具
  2.2.1 自我呈现策略量表
  本研究采用由王昭等人对Suk-Jae于1999年编撰的自我呈现策略量表的中文修订版[4]。修订后问卷保留53个项目,11个维度,两个次级维度修改为积极自我呈现策略和消极自我呈现策略,更适合中国人的自我呈现策略分析。该量表要求被试用9级计分方式评价对这些句子的赞同程度,然后计算各个维度的总分,得分越高的维度是被试在自我呈现策略中所侧重运用的方法。
  2.2.2 马洛-克罗恩社会期望量表
  马洛-克罗恩社会期望量表由Crowne和Marlowe于1960编制,是一维结构量表,该量表信效度良好[5]。量表有33个项目,均是关于个人态度和特点的叙述。被试需要对每道问题进行“是”或者“否”的回答,量表得分范围为0-33分,分数越高表示被试对社会期望的依赖程度越高。
  2.3 数据处理
  将全部数据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3 结果
  3.1 自我呈现各因素与社会期望的关系
  3.1.1 初级因素相关分析
  通过对151名大学生的自我呈现策略和社会期望在自我呈现策略的初级11个维度与社会期望总分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呈现策略中的威慑,道歉,讨好,授权及免责这五种因素与社会期望不存在显著相关(p>0.05)。大学生自我呈现策略中的以身作则(t=-0.176,p<0.05)及贬低(t=0.168,p<005)这两种因素与社会期望存在显著相关。大学生自我呈现策略中的合理化(t=0.222,p<0.01),放大(t=0.283,p<001),示弱(t=0.218,p<0.01)及借口(t=0.265,p<0.01)與社会期望相关显著。
  3.1.2 次级因素相关分析
  通过对151名大学生的自我呈现策略和社会期望在自我呈现策略的总分及次级两个维度与社会期望总分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呈现策略与社会期望相关性不显著,大学生积极自我呈现策略与社会期望的相关性也不显著(p>0.05),但大学生消极自我呈现策略与社会期望相关性显著(t=0.227,p<0.01)。
  4 讨论
  4.1 大学生社会期望现状
  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会期望平均总分较高,说明对社会期望的依赖性高。大学生处于学校与社会的交界处,面临着来自于学业,家庭和就业的压力。社会期望反映的是社会公认的价值标准或行为规范。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及行为受社会期望影响较大,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传承的社会价值观及早期的教育造成的。
  4.2 大学生自我呈现策略和社会期望
  本研究发现,消极自我呈现策略以及以身作则、贬低、合理化、放大、示弱、借口与社会期望存在显著相关。这可能由于大学生自我呈现策略在社会期望方面受到的影响主要在于消极自我呈现策略,大学生对社会期望依赖性较大,社会期望造成的压力及各方面的规章制度迫使大学生更容易使用消极自我呈现策略,减少使用积极自我呈现策略。
  参考文献:
  [1]谢钰涵.大学生社会期望与特质焦虑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2):155-156.
  [2]戴丽,张华玲.大学生社会期望反应与自尊的关系研究[J].中国校医,2007,21(5):505-507.
  [3]丁倩,周宗奎,张永欣.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与依赖:积极自我呈现的中介效应与关系型自我构念的调节效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6,32(6):683-690.
  [4]王昭,才源源,李妩祎,等.自我呈现策略量表的中文版修订[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6):903-905.
  [5]肖崇好,黄希庭.自我呈现个体差异的实验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2):21-26.
  基金:本研究受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L16WS007)资助
  *通讯作者:李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27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