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副中心模式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是当前城镇化发展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对此,提出了县域副中心发展模式,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从理论、实证两方面对县域副中心发展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模式;产业融合;城乡发展;乡村振興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20-0039-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是当前城镇化发展大潮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如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有效实现“乡村振兴”不同层面的需求,不管是经济模式,还是政策制度,都要求出现新的发展模式。新时代区域发展目标是在融合中进行创新,许多现代科学理论给发展带来了激励因子,这些激励因子在“融创”的良性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激励作用,从而带来思维上、商业上和其他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城镇化建设也要创新,如设立行政区域县域副中心,就是要以新模式促进城乡统筹、产业融合发展,全方位为实现乡村振兴助力,为区域发展引入新的创造力。
  1 以县域副中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是目前城镇化发展中不可轻视的问题。以县域为中心发展当地经济,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能动性,设立县域副中心更能突显区域间的不同特色,更能发展本区域独特的区位优势,优化资源配置。茂名市政府根据相关要求,结合全市(县)区情况,作出产业发展新部署,将部分县级管理权限赋予县域副中心,设立高州市长坡镇为县域副中心城镇,使得市域、县域、副中心通过城乡基层网络形成一个城乡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
   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密,彼此作用和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地时间与空间的交叉织汇,城乡融合就是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经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空间布局和随时间推进而不断影响作用的一个动态过程。通过现有的城乡融合途径,积极完善乡村经济配套设施,提高中心镇的竞争力,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从科学内涵和政策着力对区域的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分析[2]。通过设立县域副中心,可以强化城乡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达成乡村振兴目标。
  2 理论支持
  2.1 区域增长理论
   20世纪弗郎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了增长极的经济理念,认为区域间经济是不平衡发展的,而是先出现具有活力的新兴行业,这些具活力的新兴行业往往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形成一个极点经济中心。增长极具有空间集聚特点和推动作用。经济的增长到达极点,然后以不定规律向外发散,对区域空间的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佩鲁之后,许多经济学家将增长极的概念用于区域经济的研究中,经过不断发展,形成现在的区域增长理论。“点—轴”理论由陆大道院士提出,即经济发展历程中,发展潜力较大的经济中心往往是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呈斑点状分布,通过先发展若干个经济中心,以其带动周边区域发展;随着经济中心的发展增多,通过交通道路网络等,经济中心与乡村点轴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联动网络[3]。
  2.2 产业融合理论
   产业融合概念最早可追索至19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罗臣伯格(Rosenberg)提出,他在工业机械技术应用中发现,一个相似的技术应用于不同的产业和领域,就会出现全新的、不同的机械工业行业。我国学者张继良等(2008)[4]提出,产业融合就是一个行业和高新技术与传统行业碰撞,使两个或多个行业融合发展成一个全新行业。
   我国产业分类采用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的分类法,即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农业、工业、服务业。简单说,产业融合发展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的相互作用和渗透,形成一个新兴产业。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业及其关联产业发展是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直接路径,而纵观全国,我国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5]。
  3 理论与县域副中心发展的实证分析
  3.1 “点-轴”理论与县域副中心发展
   极化的特点就是一段时间内,中心点比区域内其他地区发展更快,形成富有竞争力的核心区,这个中心区带动区域内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化的经济中心区具有相当的创新和增长能力,随着中心点的增多与基层服务网络结合,点轴理论成为规划区域的优良手段和充分依据。
   设立县域副中心就是要把长坡镇作为一个中心据点,在高州市城市繁荣发展带动下,依附高州城市商圈,依靠长坡资源禀赋,将长坡的产业引导集聚,发展特色产业,当长坡的产业形成规模后,达到一个极点,这样就会显现出长坡作为中心的能力。产业兴旺必然会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相关产业的发展。长坡作为一个中心,必将显示其区位集聚和辐射能力,只要科学统筹,合理布局产业格局,优化资源配置,就可以顺应时势,以区域增长极理论为规划依据,使长坡能以中心城镇的姿态,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县域副中心长坡镇积极响应中央一号文件,紧跟国家推行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建设长坡县域副中心经济商区和抓住新时代下优势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机遇,以长坡镇为中心,依据“点—轴”理论,通过区域内交通网络的交织承载,扩大副中心的经济带容积,激发280省道西部的新区发展活力,进一步优化全镇特色产业和城镇格局,促进县域经济高速发展。
  3.2  产业融合发展与县域副中心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总要求的第一位,区域产业兴旺与副中心城乡融合发展紧密关联。县域副中心长坡镇原本就是一个农业重镇、水果之乡,第一产业发展已久。随着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电商+农业+物流”使农业产业更加兴旺,农产品供销平台平稳发展,这也催生了许多为其服务的相关行业。物流在近年迅速发展,形成快速有效的物流网络。齐备的物流网络配备,方便了人们通过网络购物,也为当地农产品供销提供了运送的保障。虽然长坡城镇中心面积有限,但由于消费市场对于长坡的荔枝、龙眼等传统农产品需求量大,得益于副中心的规划发展和自身区位的优势,以服务副中心农业产业经济商圈,在周边相继建设了具有一定种植规模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    在第二产业上,以往的水泥、冶炼、化工厂等重工业已逐步实现产业升级转移,不断发展农产品现代化加工、电子信息科技产品加工、绿色保健食品生产等生态环保产业。以桂圆干为例,长坡镇桂圆历史底蕴深厚,从产品差异化的优勢来说,高州桂圆有着人文优势。据可查记录,龙眼原产自我国南方,栽培历史可追溯到2 000多年前的汉代,古时候就是重要的贡品。长坡桂圆有着区位优势,“世界桂圆看中国,中国桂圆看广东,广东桂圆看茂名的茂北山区”,就是指副中心长坡一带,一些老龙眼树的树龄已达到数百年之久,优秀的品质得到了很好的传承。长坡区域产品特色鲜明,要继续秉承品质,发扬传承推广当地产品。传统的桂圆干加工都是靠人手剥、人工烘焙,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应用现代化的机器加工技术,使生产由机器代替手工,实现了品控保证,也培养造就了更多专业性劳动力和,增加了就业岗位。绿色加工产业的发展,使长坡镇可以实现以工业带动农业产业化。更多创新能力的产业集聚,充分发挥县域副中心长坡镇的区位优势能力,这个极中心就能发展自身和辐射周边,推动性地加速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发展成为产业兴旺的副中心。
   在第三产业上,副中心的旅游资源禀赋优良。全国十大水库之一的高州水库就坐落于长坡镇。高州水库又称玉湖,主坝长1 km、高50 m,水库拔地而起,巍然屹立在长坡圩旁,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生态旅游的概念是在欣赏美丽景色的同时,更强调一种行为和思维方式,是一种保护性的旅游。玉湖风景区符合各类游客的需要,区内可以让游客了解到水库的建造历程,欣赏到美丽的库区自然风光,也有客船和快艇让游客进入库区游玩,具有当地特色的餐饮、住宿一应俱全。在未来的规划中,环库区55 km也将建成绿道,让人们在生态旅游中感受人与自然融于一体的理念。另外,长坡镇还有以人文生态旅游为主的生态旅游。长坡镇有被尊为“圣母”的巾帼英雄——冼太夫人的众多历史文化传承,冼夫人故居、冼夫人文化遗址、旧城遗址、冼夫人军事遗址等众多风景点和名胜古迹,结合冼夫人文化,将长坡集镇打造成“隋唐文化特色小镇”,构建以“古色、生态、休闲”为主题的旅游格局。信仰文化及其场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具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得信仰文化生态旅游在生态旅游中独具魅力。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长坡镇的经济发展紧紧联系,同时也使长坡镇在综合发展中成为生态宜居副中心。
  4  结论与思考
  4.1  县域副中心模式是现代区域发展中的新形态
   如今,长坡镇作为高州市县域副中心的建设规划和发展任重而道远,后期为振兴副中心的经济高速发展,充分发挥县域副中心的集聚能力、辐射带动能力,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均衡发展,要认真贯彻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目标,科学统筹振兴城乡产业、乡村生活融洽、城乡环境文明进步等各方面,实现副中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4.2  副中心的产业融合模式
   区域经济的发展往往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变化,纵观不同地域,其产业结构都是不同的,根据当地区域的情况,走产业特色化路线,在不同时期,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建立产业融合联动机制,及时调整产业融合模式,优化产业结构。
  4.3  副中心的制度保障
   创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健全相关政策体系为副中心的发展增强政策体制供给,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要素良性循环流动,以保障乡村振兴的发展[6]。副中心本身的行政设立就为本区域的政策有了倾向支持,即给予区域生产发展要素的引导支持。“人力”和“物力”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必须从“人力”的劳动力素质、技术、人口结构等方面,从“物力”的发展资金、产业融合规划、土地资源利用等方面,建立“人力”“物力”互动发展机制体系,保障城乡融合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和乡村振兴的创新性[7-8]。
  4.4  副中心的城乡科学统筹举措
   世界各国地区的发展都是以不平衡形式存在的,同一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也是如此。根据区域内的市、镇、村行政区分、产业主体地位、劳动力优势资源分布、基础建设发达程度,城乡统筹举措需要制定一个综合有效治理体系,围绕不同地域的人民生活、功能配置、适度规模,科学规范化地实施统筹规划。
  参考文献:
  [1]吴传钧.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J].经济地理,1991(3):1-6.
  [2]廖彩荣,陈美球.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农林经济管理,2017(6):794-805.
  [3]陆大道.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2(1):1-6.
  [4]张继良,杨仁发.论新型工业化的产业融合[J].学术月刊,2008(6):75-85.
  [5]马晓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J].黑龙江粮食,2015(2):43-44.
  [6]何仁伟.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理论探讨、机理阐释与实现路径[J].地理研究,2018(11):2127-2140.
  [7]魏清泉.城乡融合发展的动态过程──经济结构与城乡关系的改变[J].现代城市研究,1998(2):22-25.
  [8]范恒山.促进城乡融合发展[J].党的文献,2018(1): 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62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