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肝病患者生化指标检验特点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分别对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血清中的CA125、CA199、AFP相关水平进行测定,比较其变化情况并探讨在诊断肝硬化和肝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肝癌及肝硬化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CA125、CA199、AFP的水平,分别比较不同组别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肝硬化患者组和对照组相比,肝癌组患者血清中AFP、CA125及CA199的水平值均明显增加。其肝硬化组患者组织中的AFP、CA125及CA199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肝癌组中AFP、CA125及CA199阳性检出率及联合检出阳性率均大幅升高(P<0.05)。其肝硬化组患者中AFP、CA125及CA199阳性率及联合检测阳性率也明显升高。结论 AFP、CA125及CA199的水平在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组织中存在差异性,经血清AFP、CA125及CA199指标进行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阳性率,具有互补性,可降低漏诊、误诊率,为有效诊断及治疗肝癌提供指导依据,更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肝硬化;肝癌;CA125;CA199;AFP
  【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9..02
  肝癌在临床中作为常见多发的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来发病率在我国呈大幅度的升高趋势。其发病主要病因可能与病毒性肝硬化、肝硬化、黄曲霉菌等致癌物以及环境因素具有一定相关性。肝癌病发时多以结节较为多见同时常伴随肝硬化。目前临床治疗此类疾病中通过肿瘤标志物进行定量或定性检测,可作为对肿瘤筛查、鉴别及治疗后病情的监测、预后工作的标志与依据[1]。
  肿瘤标记物是由肿瘤细胞分泌或脱落至体液或组织中的一类物质,或宿主细胞对体内的新生物反应后进入至体液或组织中物质,而此类物质可有效反映在肿瘤细胞恶性转化的各阶段中细胞表型及基因型的特性,与肿瘤生长扩散及发展间具有密切关系。甲胎蛋白简称AFP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种重要指标,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测复发中已广泛用,由肝脏产生但单一性的进行测定其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差,不能全面反映病情发展程度。为早期诊断治疗,增加肝癌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研究具有更为特异敏感度高的肿瘤标志物及诊断方法是有效治疗肝癌的关键。近来国内外研究表明多指标联合进行测试可提高检测灵敏度及特异性。如与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可有助于对肝癌与肝硬化的诊断、鉴别。单一指标在检测诊断中具有较差特异性、较低阳性率等。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在恶性肿瘤诊断、评估疗效及判断预后中起着关键作用[2-3]。因此本文通过对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血清CA125、CA199、AFP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变化情况,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肝癌及肝硬化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6例,女84例。经临床诊断及病理报告显示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在所有病例中120例肝癌病患,80例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均年龄(53.5±5.7)岁。另选取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55.1±6.1)岁。所有病患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并同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均在早晨6~9时空腹状态下采集血液3 mL置于促凝管内,在离心机下3000/min,10 min进行血清分离,静置、取上清液,然后立即进行检测。经雅培I2000RS化学发光分析仪及配套的化学发光免疫酶標试剂盒(中美合资海南华美生化有限公司生产)进行AFP、CA125及CA199相关测定,按说明进行相关操作。
  1.3 观察指标
  相关指标参考值范围分别为CA125<35 KU/L,CA199<35 KU/L,AFP<20 μg/L,若测试的结果超过正常参考值的范围视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血清AFP、CA125、CA199水平
  从果显示可知较肝硬化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癌组患者血清中AFP、CA125、CA199的水平值均明显升高(P<0.05)。且肝硬化病组患者中的AFP、CA125、CA199 各个水平值分别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组中患者血清相关指标及联合检测阳性率
  从结果可知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癌组中的AFP、CA125、CA199 的阳性率及经联合检测出的阳性率均分别明显增加(P<0.05)。其肝硬化病组患者中的AFP、CA125、CA199的阳性率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得到明显增加。表明经三者联合进行检测对肝癌的诊断阳性率达到90%,明显较各指标单独检测的阳性率要更准确。
  3 讨 论
  肝癌在全球中作为第六大常见多发性恶性肿瘤之一且在癌症中也是造成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患有肝癌的病患治疗痊愈率极低,5年内的生存率也较低。因在我国大量感染肝硬化人群存在,肝癌尤其在我国高发。对我国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在目前阶段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手术及化疗为主进行的综合疗法。目前普遍认为肝癌病情发生发展与多基因突变、多环节、多阶段演变进程相关,在细胞生长调控中细胞信号的传导扮演重要的角色,因其信号通路中任一组分的变化均会影响对细胞增殖凋亡的调控发生、致癌变[4]。因此通过考察血清中的标志物变化情况对其进一步进行诊断治疗。而糖类抗原125(CA-125)作为胚胎发育过程中体腔上皮表达的一类大分子糖蛋白似粘液蛋白复合物,经研究者深入研究可作为一种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在肝癌、肝硬化患者中表达水平也大幅升高。血清CA199作为一种唾液酸化乳- N-岩藻戊糖Ⅱ存在的低聚糖成分[5]。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及肝癌组患者血清中AFP、CA125及CA199的水平值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及肝癌组患者中AFP、CA125及CA199阳性检出率及联合检出阳性率均明显升高(P<0.05)。表明在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组织中AFP、CA125及CA199的水平存在差异,当AFP、CA125及CA199指标联合进行检测可提高诊断阳性率,同时降低漏诊率,在临床上为诊断及治疗肝癌提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代伟伟,刘正新,徐 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血清CA125、CA199、AFP和CEA水平变化[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7,20(1):81-84.
  [2] Liu X,Chi X,Gong Q,et al. Association of serum level of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 with liver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Lo S One,2015,10(5):e0127518.
  [3] 鲁文育,周新明.血清AFP、CA125、CA199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61-63.
  [4] 盛燕军.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CEA、CA199水平变化的特异度、敏感度分析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6):746-748.
  [5] 钱 明,袁君君,汤艳平,等.肿瘤标志物AFP、CA125、CA199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9):58-60.
  本文编辑:刘欣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44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