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使得社会对运动康复专业的人才需求急剧攀升,高校任课教师既要能够把握社会对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又要能够准确了解当前运动康复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正视运动康复的重要意义;优化当前课程设置,明确运动康复的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升级运动康复的教学环境;灵活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全体学生的素质水平。顺应时代发展对运动康复专业的要求,做好教学工作,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高校教育〓运动康复〓人才培养
  高校运动康复专业的设置与开展应该以现实需求为导向,从当前的社会现状分析来看,运动康复专业的设置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导致老年康复服务成为社会医疗服务的巨大缺口。不仅如此,竞技体育及大众健康对运动康复的需求也使得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得愈发迫切。教师要能够综合运动康复专业设置的社会需求以及国外在相关领域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现状,以培养高度专业化的人才为导向,对当前的运动康复专业教学进行优化。纵观当前高校运动康复专业的教学,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着教学的顺利推进,针对这些问题,筆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做好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
  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正视运动康复的重要意义
  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丰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了困扰。经济结构的改变,使得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越来越多,较大生活压力,使得这部分人群很难有时间投入到身体锻炼中去,通过体育锻炼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变得奢侈。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产品充斥于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导致的慢性疾病大范围地存在于普通人的实际生活,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困扰。高校运动康复专业教学的开展,既要注重它的知识性,也要兼顾它的实用性,将现实生活与知识教学充分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知识在课堂上的推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掌握。针对具体而不同的现实需求,实现不同知识和技能应用的落地。
  运动康复专业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以高瞻远瞩的态势指导学生的学习。深刻理解运动康复专业设置的初衷和目的,结合时代发展对运动康复专业的现实需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围绕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教师要正视运动康复的重要意义,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关注教学实践,以教学观念的转变带动教学行为的转变,提高对运动康复专业的重视程度。在教学的过程中,高校教师要能够从专业的角度指导学生践行所学的专业知识,观察并记录自身的变化,更正和改变自身的不良习惯,使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身体呈现出的变化,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兴趣,从某种角度来说实现了对教学环境的优化。
  二、优化当前课程设置,明确运动康复的培养目标
  高校运动康复专业的开展,需要有明确教学目标的指导,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则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以合理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资源配置,让学生能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真正需要关注和练习的地方,引导学生实现对自身的精力管理。从顺应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前运动康复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立足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使学生在掌握教基础医学、康复医学、体育健身方式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学生人文综合素质,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过程中,在给予患者专业指导的同时,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
  运动康复专业的目标设置,分为理论知识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良好的运动康复专业教学要能够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机融合。通过专业必修课的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逐步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扎实的基础知识,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思维的优化升级,使学生能够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在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康复养生的技能教学,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保健气功等项目。在开设此类项目时,要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向社会传播养生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进一步深化和强化学生的技能水平。
  高校运动康复专业的培养目标一定要以就业为导向,在兼顾学生学习兴趣和认知特点的同时,组织开展教学实践工作。以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为途径,指导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练习,平衡课堂教学和课余练习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与此同时,教师不论是在教学还是在指导学生实践练习的过程中,切不可贪大求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阶段性目标,匹配适当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升级运动康复的教学环境
  加强运动康复师资队伍的建设,必须要从源头抓起,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明确的认证标准,改变以往专业申报准入门槛过低的情况。严格审查申报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水平,办学条件等方面,使运动康复专业教学的开展从建立之初便不受某些条件的限制。从政策层面对运动康复专业教学给予资源支持,统筹规划管理高校的人才管理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习大纲以及就业规划等标准,全面优化运动康复专业的教学环境。
  深刻理解运动康复专业的内涵,从其涉及的众多学科,如体育学、运动人体学、康复医学、临床医学等方面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进行评定,使教师能够具备与岗位相匹配的专业资格。加大对运动康复专业教师的关注,在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增加运动康复专业各课程的教师数量,改变当前教师匮乏的状态,转变教师身兼数职的现状,提高教师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高校要加强对运动康复专业的支持力度,在评定教师专业技能的同时,重视对教学环境的建设力度,加强对器材、器械、场地等方面的完善和维护,升级运动康复的教学环境。
  高校负责人要时刻关注社会发展对运动康复专业教学的要求变化,加强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运动康复的相关培训,加强与专业医院的合作,为教师提供在医院实习的机会,巩固和提高教师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教师掌握最新的康复技术。鼓励任课教师进行深造,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从更高层次升级优化任课教师的知识体系,进而实现交叉学科的拓展,开拓和发掘运动康复教学的空间和层级。学科教学与专业技能教学环境的改善,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运动康复教学的升级和优化,任课教师知识体系的深化和升级,对运动康复学科的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从而更好地带动了本学科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实现了对教学环境的优化和改进。   四、灵活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全体学生的素质水平
  高校运动康复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以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导向,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综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减少纯理论知识的教学。对学科中的经典部分进行重点教学,将最新的理论知识丰富到现有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对新知识进行理解,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以提问或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改变以往单一的知识灌输,调动学生参与知识和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以图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进行知识学习。由于运动康复涉及体育学及医学,因此,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采取视频教学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同时进行教学示范,指导学生掌握科学规范的动作要领,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教师要根据高校具体的课程安排,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开展教学工作,同时指导和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知识复习和技能练习,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课上学习,课后练习的良好习惯。针对课程教学中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课程,如针灸、推拿等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以定期开展实习课的形式,指导学生掌握相对系统的动手操作知识,使学生能够在科学规范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技能实践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教师在了解运动康复专业设立背景及初衷的基础上,审视当前运动康复专业的教学现状,发现和解决当前运动康复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围绕学生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正视运动康复教学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以就业为导向,明确运动康复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当前学习现状,对课程进行优化设置,使专业课程能够契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和认知特点,课程要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卫生主管部门要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准入制度,对高校的师资力量以及硬件水平进行审核,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教师的专业素养带动学科的发展,进而实现对运动康复教学的升级和优化。在注重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创新教学模式,引领运动康复专业教学在高校的顺利开展,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运动康复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齐大路,方千华.大健康产业视野下我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12):71.
  [2]王定宣,陳巧玉,彭博.中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调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02):103.
  [3]余晓慧.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运动精品,2014,(07):21.
  [4]王大安.基于“三位一体”的运动康复人才培养与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7,(18):21.
  [5]励建安.运动疗法的历史与未来[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04):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55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