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胤姁

  [摘           要]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关键靠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促使不同层次的高校急需提升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急需思考自身在人才培养上的问题,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关    键   词]  应用型本科;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008-02
  一、引言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型朝阳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日益重要的位置。据统计,我国近年来的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每年都在17%以上,高于GDP增长速度。《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国务院发布《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先导产业作用更加强化,与相关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建立。”这两个重要文件无疑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也标志着我国下定决心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关键靠文化创意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的高等院校里,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已接近1600多所,每年毕业生数量十几万人。大量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与企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用工荒”形成反差。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促使不同层次的高校急需提升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作为提高地方高等教育支撑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能力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急需思考自身在人才培养上的问题。据此,本文希冀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以期为应用型高校培养艺术设计人才提供可参考的发展路径。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困境
  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高校纷纷开设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类专业也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热门的专业之一。在此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问题显现,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办学特色不明显,趋于同质化
  目前,不少应用型本科高校设置的艺术设计专业多为借鉴或参考国内外知名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立足培养应用型设计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办学模式。这就形成众多应用型高校办学竞相模仿老牌艺术设计类院校,办学特色不突出,甚至趋于同质化,但又无法与其相竞争的尴尬局面。
  (二)供需脱节,设计人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对创意人才的需求也极其旺盛。但创意产业和高校人才培养的供需情况是失衡的,总体呈现一种不良的循环状态。一方面,艺术设计人才在高校里被大批量、快速地生产;另一方面,创意产业设计人才需求却不能得到满足,高质量合格的艺术设计人才相当缺乏。应用型高校由于办学定位不清,资源匮乏等因素很难培养出高端创意设计人才。同时对应用型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又缺乏足够的课程设置作为支撑,这也直接导致创意产业和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供需失衡。每年有大批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却仍无法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各个层次的发展要求。
  (三)重術轻道,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加强
  艺术类大学生具有个性鲜明、自我意识突出、文化基础薄弱、理想信念淡泊等思想特点。这些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加之一些应用型高校一味注重专业技术的学习,忽视了人格养成教育。这就造成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毕业进入社会后出现职业道德缺失、团队协作意识较弱的情况,不利于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同时也不利于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转型的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究竟何去何从呢?我们结合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借鉴国内外艺术设计教育的有效发展经验,提出以下四种发展路径。
  (一)中国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立体T型的设计创新教育”培养模式
  同济大学在艺术设计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具国际声誉的设计学院之一。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在“艺术与设计”学科分别位列全球第34名、第26名。2018年的QS排名进一步上升至第18位,成为亚洲唯一入选前二十的院校。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上有鲜明的特色。
  1.“立体T型”的设计创新教育框架
  研究生注重培养整合能力或称水平能力,就是指根据不同情境的跨学科应用知识的能力;对本科生的定位是具有宽广知识的专业人才,注重视野的同时,强调垂直能力。同时,主要通过三个模块实施创意人才培养,分别是重新认识技术、重新认识经济和重新认识可持续。
  2.立足当地,打造环同济设计产业圈
  同济大学师生就近创业,在860米长的赤峰路上创办了500家与设计相关的中小企业,形成了“赤峰路建筑设计特色街”,创造出10亿元的年产值。这是“环同济设计产业圈”的早期雏形。“特色街”两年后便繁衍为年产值30亿元的“环同济建筑设计产业带”;如今,在同济大学四周2.6平方公里范围内,以赤峰路、国康路、密云路为核心,进一步形成了“环同济设计产业圈”。
  (二)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三创教育”模式   朝阳科技大学是台湾地区第一所技职体系私立大学院校,成立至今已获得多项德国IF和Red Pot (红点)大奖。2017年该校设计学院连续两年勇夺德国红点大奖最高荣誉(Best of the Best)。该校设计学院的学生在国际上斩获众多大奖,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全校极力推动“创意、创新、创业”的三创教育,倾力打造学生的创意DNA朝阳科技大学自2010年起积极规划与推动三创教育,培养创新、创意与创业人才。除了课程、师资、教材的投入,更通过竞赛与实作,将三创成果与三创人才引导至产业。朝阳科技大学推行的三创教育覆盖全校学生。从大一开始所有科系就有专属的创造力基础课程(必修0学分)。大二规划各学院内跨系的创造力课程,开始把创造力和专业相结合(专业选修学分)。大三则进一步规划跨院系、跨领域的创造力课程(自由选修学分)。大四进行专题制作,让创意具体化,以解决实际问题。
  2.注重培养跨领域学习能力
  朝阳科技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黄台生认为:“我们采取金字塔方式推动全校创造力教育,至今已超过5年,最底层是全校学生,所以每一名学生都会收到创意教学的启蒙。最顶端则是跨领域的‘梦工坊实验室’,鼓励学生筑梦踏实,只要在筑梦过程中觉得缺乏某一领域的知识,学校就会为他们开展短期微型课程,如让设计系的学生了解什么是大数据,或是互联网与设计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善用跨领域的知识完成自己的梦想。”
  (三)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双元制(dual system)被认为是德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独特模式。“德国的职教体系是建立在“双元制”基础上的,即在工作的环境中获得实际的训练,在学校中获得理论的锻炼。学校中,学生花费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在通识课程,其余则更多的是职业方面的训练。”这种将学校与工作环境的无缝对接、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技能,使其能够满足市场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而具体到包豪斯艺术设计专业,“所谓双元制教育就是由一位‘形式导师’(或称形态导师)教授基础课,包括绘画、色彩、图案以及形式研究等内容;同时一位‘工作室导师’(或称手工导师)担任学生技术、手工艺和材料学等内容指导”。“双元制”旨在突出课堂学习与工作室实践、教师讲授与手工艺人指导相结合,从而切实实现学生在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双重提高。
  (四)上海应用型高校专业思政培养模式
  上海基于多年来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践“学科德育”的基础上,从2014年在高校探索实施“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的实现渠道。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召开后,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推广“课程思政”建设。
  上海市屬应用型本科高校,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积极进行课程思政有益尝试,探索出具有特色的专业思政发展路径: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灵魂和主线,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任课教师在知识传授中注重强调价值引领,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此外,该学院开设创意·素养系列课程,由50多位专业教师围绕“设计师的素养”开课,让学生了解自身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及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金元浦.高端崛起:文化创意面临多重考验[J].人民论坛,2011(3).
  [2]俞鹰.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探讨[J].同济大学学报,2013(10):52-57.
  [3]潘懋元.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2).
  [4]徐耀东,邵晓峰.创意人才培养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为例[J].福建论坛,2015(6).
  [5]王小茉.主动办学,永续发展,访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J].装饰,2015(10):55-59.
  [7]徐亢美.环同济大学设计产业圈 十亿到百亿惊人一跃[N],文汇报,2008-08-24.
  [8]王胤姁.高校分类发展视野下的独立学院转型探析[J].传媒与教育,2014(1):151-155.
  [9]张宁宁.包豪斯双元制教育对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对启示[J].戏剧之家,2016(11):186.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91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