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和鉴赏价值,其中蕴含着优美的诗情画意和丰富的人生哲理。小学生由于年龄和处境不同,往往难以领悟其中的深邃,教师囿于任务,只为教学而教,抑或词不达意境,导致诗词失去魅力。笔者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多年来的教学感受认为,古诗词的教学应从以下三方面带领学生走进诗词,领略诗词的意蕴:创设情境,感受诗词的意境;分析处境,领悟诗人的情感;品味意境,欣赏诗词内涵。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1-0076-02
  【本文著录格式】冯彩平.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J].课外语文,2020,19(01):76-77.
  小学教材中有大量的古诗词名篇名句,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需要,采取多元、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感悟和掌握古诗词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化审美能力,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中所蕴含的哲学和智慧,体验古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和内涵美。
  一、创设情境,感受诗词的意境
  古诗词言简意赅,具有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从而使得简短的几行诗词可以表现出无尽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这也是小学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的重点。 教师创设具体的诗词情境,带领学生批文入境,更有利于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感受诗词的意境美。
  以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鉴赏教学为例,本诗词只有四句话“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却将初夏小池的景色完整描绘了出来:一个细小的泉眼,细细的溪流,覆盖水面的树阴,刚长出水面的荷叶,立在小荷上面的蜻蜓……尤其是开头两句,构成了一个小而精致、柔和宜人的意境,细流静静地流淌,池塘在树荫下,宁静而自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下初夏荷塘的景色,让学生对诗人描写的画面进行直观的感受,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体会诗词中用字的精妙,第一句中的“惜”字,将泉眼拟人化,仿佛由于爱惜细流,才依依不舍地让细流缓慢流淌,第二句中的“爱”字,赋予了大树蓬勃的生命,似乎以水面为镜,欣赏着自己的风采;同时,教师给学生展示美术家朱宣咸的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让学生体会诗词中描绘的优美画面,结合具体的画面,感受作者笔下晚春的小池景色,荷叶刚刚出水,一只蜻蜓立在了上面,通过“才露”和“早立”将蜻蜓和荷叶相互依偎的画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容,跟随教师的脚步走入诗词的意境之中,感受诗词的宁静之美、和谐之美。
  二、分析处境,领悟诗人的情感
  古诗词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也是小学生应该重点鉴赏和感悟的内容,然而由于古诗词中的语言比较精练,作者常常将自己的情感、抱负和想法寄托于诗词中的情境、意象之中,并且与学生日常交际的语言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就使得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为学生的诗词鉴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要求语文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鉴赏困惑,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设置一些鉴赏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分析诗人所处的环境,引导学生在诗人的处境中进行诗词的鉴赏,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热情,活跃鉴赏氛围,领悟诗人的情感。
  以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鉴赏教学为例,诗词以九月九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四句诗词,将重阳的习俗和思念亲人的情感融入诗词中,学生由于年龄和社会经验不足,很难理解和体验“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王维作诗时的环境进行分析:王维作这首诗时只有17岁,为了功名在长安与洛阳之间孤独地漂泊,因为作者的老家是蒲州(现在的山西永济附近),位于华山之东,所以作者将家乡的亲朋亲切地称为山东兄弟。在交代完背景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背景之中,从诗词创作的环境和作者的处境来进行诗词情感的理解,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深刻体验作者的情感。下面是教学片段。
  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感到孤独,想念亲人,谁来说一说?
  生1:有次我生病了,爸爸出差了,那天晚上我和妈妈在家里,我感到非常想念爸爸。
  生2:在我过生日时,爸爸妈妈晚上加班还没有回来,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非常想念爸爸妈妈和我一起过生日。
  ……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那么想一想,王维在重阳节独自一人在长安谋取功名,不能和家人、兄弟团聚,他会有怎样的感觉?
  生:非常想念故乡的亲人,感到非常孤独。
  师:非常好,因此,作者作了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詩,在第一句就用了“独”和“异”,将自己在他乡的情感凸显出来,大家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的哪些情感?
  生1:在他乡一切那么陌生,包括人和事,语言、习惯等,因此作者在诗中深深体现出了在异乡的思乡之情。
  生2:一个“独”字将作者孤独、孑然一身的处境细致地描绘出来,凸显出家乡的温暖,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生3:“异乡”“异客”将作者的情感质朴地表达出来,让人能够感受到作者在异乡犹如一叶浮萍的情感,尤其是“佳节”团聚时刻,大家在欢聚,只有作者一个人过节,体现出浓浓的思乡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作者的真情流露。
  ……
  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将学生置身于作者的处境中进行思考,更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深入理解作者作诗时的境况,领悟诗人的情感。   三、品味意境,欣赏诗词内涵
  古诗词具有很美的语境和诗象,为了让学生更能深入到诗词中进行内涵的鉴赏,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诗句的品味和揣摩,能够体会感悟出诗词中作者蕴含的情感和内涵。首先是要引导学生能够抓住诗眼,让学生围绕诗眼展开想象,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把握诗词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增进学生与古诗词的交流,体会诗词的内容,欣赏诗词的内涵。
  比如陆游的《示儿》,教师可以让学生品读诗词,感受诗人老泪纵横,看不到收复中原而死不瞑目的情感,学生很容易就能抓住全诗围绕一个“悲”字展开,体会诗词中作者悲壮、凄凉的心情与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意境:作者将国破后的悲伤心情融入到诗词中,同时也对王师给予了深厚的寄托,既对抗金事业未能完成感到遗恨,也对一统中原的大业信心坚定。诗词语言通俗易懂,没有进行任何的修饰与雕琢,却将作者的真情自然流露出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到诗词中的情感,欣赏诗词的内涵。要引导学生能够抓住诗词的关键词语,这些关键词语是古诗词内涵的凝练,有效地理解了这些关键字词的意思,鉴赏诗词的内涵,感悟诗词的意境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比如李白《独坐敬亭山》,诗词表面描写了敬亭山的美麗景象,然而仔细品读,学生就会发现诗人借用敬亭山来创设意象,表现出诗人才华横溢,少年壮志得不到赏识,在世态炎凉和政治黑暗的环境中,饱受人间的酸甜苦辣,长期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一个“尽”字体现出诗人的惆怅与无奈。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品味和体会“尽”“孤”“独”等关键字词,理解诗人在诗词中表达的压抑孤独心境,从而感受诗词的内涵,欣赏诗词孤独凄凉的美。对诗词中的名句进行鉴赏和品读,不仅要理解这些名句的字面意思,更要弄清其背后的内涵,带领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中,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增强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要通过古诗感受中国文化的璀璨,理解诗词中的景象、情感、意象和内涵,真正体会到诗词的优美,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彭玲.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浅析[J].课外语文,2018(28).
  [2]冯娟.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探微[J].学周刊,2018(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96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