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萧红作品中的女性悲剧意识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萧红作为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其一生可谓是命运多舛,从其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我们就能够发现她是一位极具独特风格的作家,而且大多数作品都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悲剧气息,当然这也是萧红作品的魅力所在。为了能够更好地分析其作品,本文也对萧红作品中的女性悲剧意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萧红 作品 女性悲剧意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可谓是最为动荡的社会时期,可以说是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各个阶段的女性教育相较于之前有了明显的提升,所以中国文坛上也出现了一些女性主义文学创作,这也直接造就了一批以唤醒意识为目的的女性作家,而在这其中萧红可谓是最具代表且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纵观萧红这一生,我们能够发现其可谓是当地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女性作家之一,其整个创作也是十分丰富的,在艺术成就上也十分辉煌,可是从其命运来分析的话却是悲惨的,也可能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从其作品之中看到较多的悲剧人物与风格。
  一、萧红作品中女性悲剧意识形成的原因
  (一)童年经历对于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工作人员而言,早期的经验可谓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纵观鲁迅、巴金、海伦·凯勒等艺术创作者我们能够发现,这些人在童年时代都曾经历自己的“不幸”,而这些在之后也成为他们进行创作的宝贵财富。萧红也不例外,其整个童年可谓是孤独且寂寞的,这些鲜活的写作素材也对其今后创作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所以从其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主人公对于美好家园的追求与向往,可以说是其作品中女性角色一生的理想,但是女性家园的失落,也是萧红作品悲剧意识的起源。纵观萧红整个成长过程我们发现,她一直都在经历伤害与被抛弃,出生的时候张家大院想要的都是男孩,而萧红的到来显然是不受欢迎的,她母亲在病逝之后,父亲则再娶亲,继母对她也不好,非打即骂;祖母对她也不存在任何的心疼,有的只是疏远和嫌弃,仅有的爱还是来自于她的祖父。可是,年龄渐长的祖父就像是她生命之中的后花园,同样孤立无援,最后在父亲将其开除祖籍的时候,她希望借由爱情来得到慰藉,可是最终她依然没有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二)文化影响作者的直接经验以及间接经验都会对自身创作产生影响,萧红作品中的女性悲剧意识的形成也不例外,而在这其中身世背景以及个体经验是属于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则包含了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造。从文化影响角度来进行分析的话,萧红所创作的作品中女性悲剧意识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了封建社会及五四新文化的影响。我国封建社会持续时间较长,重男轻女这一观念至今依然残留于群众心里,萧红虽然生于一个环境较为优越的地主家庭,可是在精神家园这一方面却是十分的失落。从她所创作的作品我们能够发现其社会生长环境具有较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当时南方已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可是东北依然处在封建军阀与日本愚民政策的统治之下,所以她义无反顾地奔向远方迎接五四新文化的“洗礼”,并且还承担起用笔杆拯救国民麻木灵魂的重任,萧红在创作过程中以女性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受尽生活折磨可是却不能对自己生活进行任何反抗的沉默灵魂,所以她的精神家园也失落了。
  二、萧红作品中女性悲剧意识的表现
  萧红这一生可谓是成长在爱恨交织、温情冷暖的环境下,她在生活中饱受生活苦难,同时也目睹了人民的灾难,所以从她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都是满含困难与热泪的故事,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在萧红作品中看到较多的女性悲剧意识。
  (一)命运悲剧萧红作为20世纪30年代东北沦陷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其作品所描写的故事大多是以凄美、哀婉为主体的乡土悲惨故事,其创作主人公也大多是以生活在底层的东北农村妇女为主。观看其作品我们就能够发现,她笔下所存在的女性角色大多是难逃被折磨、被摧残至死的命运,只不过死亡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妇女是被资本家残忍地杀害,像是在《哑老人》作品中的小岚,就是因为在休息期间离开了工厂照顾自己年迈的爷爷就直接被工头活活打死。从萧红的作品中我们能够发现,她在创作小说《王阿嫂的死》之后,就十分关注社会底层群众的遭遇,而其作品中的女性角色本身都有和命运进行抗争的权利,可是最终她们还是选择了一条狭隘的人生道路,将自己的幸福赌在丈夫身上,希望能够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若从女性角度来进行分析的话,这些人物的悲剧也离不开其自身原因;从社会角度来进行分析的话,她们的一生已经被套上了无形的枷锁,所以她们也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知道自己要争取些什么,而这也是命运悲剧的体现。
  (二)性格悲剧在萧红的作品中我们看到很多角色都是生活在底层的一些遭受苦难的女性,这些女性因为长时间都处在封建思想荼毒与男权社会压迫之中,她们潜意识里完全没有反抗的意识,在这双重的压迫之下,也就只能步入死亡的深渊。在萧红所创作的《生死场》中,我们看到金枝就曾用自己的身体来换钱,然后将钱交给了自己的母亲,可是她的母亲并没有任何的关心,眼中只有钱,甚至还让女儿继续去挣钱。从这里我们看不到伟大的母爱,有的只是冷漠且麻木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角色已经被自己的性格悲剧直接困住了,无法挣脱。
  (三)社会悲剧我国所经历的漫长封建社会从某些方面来说就像是一场场的人肉盛宴,在这场宴会之中形成的局面则是人吃人、人被吃的一个局面,就好比是鲁迅所说的“吃人”的封建礼教。萧红这一生也饱受了生活的艰辛以及婚姻的不幸,可是她并没有将自己禁锢在其中,反而从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希望能够以此来对悲剧的根源进行探讨。萧红作为一名具有丰富社会经验的女性作家,从她的作品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幅血淋淋的女性受难图,而其表达的就是女性在实际生活中的追求与无奈。在她所创作的作品《生死场》中就存在一个个零散的片段,片段的内容则是讲述着惨绝人寰的妇女生活,善良美丽的月英在自己患病之后,丈夫沒有任何的抚慰或者是关心,反而被活活地折磨致死;而王婆为了能够追求美好的生活,则先后进行了两次改嫁,在年轻的时候女儿离开了她,年老的时候儿子还被枪毙了,最终她也在悲愤中自杀,可是在下葬的时候却醒了过来;还有那苦难的金枝,这些女性形象在男权社会之中给人的感觉是空洞且不存在任何意义的,完全不存在任何的平等。   三、萧红作品中反抗悲剧之美
  萧红的作品中也有一些反抗的女性形象,而这也是萧红作品中女性悲剧之美的表现。
  (一)典型代表人物纵观萧红一生我们就能够发现其一生可谓是饱经风霜、颠沛流离,可是她在创作过程中没有将眼光局限于自己的身上,反而在创作过程中加入了自己对于人生的体验,并且将她的人生经验融入笔下的人物之中,为其注入灵魂,因此塑造出来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萧红经常感叹:“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可是她这一生都没有停止和命运的抗争,于是她在创作过程中也呼吁女性与不平等的社会进行抗争,她鼓舞女性主宰自己的命运,真正为自己的自由而活着。观看其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我们能够发现这些女性角色的反抗具有一定的双重性,她们既要坚守女性的自我抗争,同时还会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探索。《生死场》中的王婆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形象,她和众多农村妇女相同,都具有能够吃苦、出力的共性,可是相较于其他妇女而言,她也有着自身所独有的品质,勇敢、坚强、敢作敢当,在村里她是唯一个敢于和自己丈夫对骂的女性,从不会受封建礼教所束缚,她一直在泥潭中挣扎斗争,可是依然看不见希望。为此,她就在村里组织了“敢死队”,希望能够和日军一直抗争。除此之外,冯丫头也属于萧红笔下较为典型的进步妇女代表,她了解苦难产生的根源,所以产生了反抗意识,和众多男人一起和黑暗统治进行斗争,最终被关进了监狱。虽然她们二人的反抗形式不一样,反抗结果也是失败的,可是她们却有了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在精神世界上是十分丰富的。而这种抗争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是震撼人心且极具悲剧之美的。
  (二)萧红式女性的现代意义 “萧红式女性”这一词汇是后人在将其作品与丁玲、冰心等人的作品进行对比之后才提出来的一个理念,这一类女性背负了时代与社会给予的沉重苦难,也一直在血淋淋的场景中痛苦地呻吟,最后又从中奋起。从萧红笔下的这些悲剧女性形象我们能够了解,只有真正走出男权社会的阴影才能真正有效实现尊严与价值.同时获得美好的明天。而女性要想真正获得平等、自由与解放,则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就是推翻封建的旧制度;另一方面则需要女性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脱胎换骨,这一点也是萧红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至今为止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存在意义,给人以启迪。
  综上所述,萧红作品中所存在的女性悲剧意识促使其作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其作品之所以会存在悲剧意识,关键还是因为当时的生存环境,萧红在描写过程中以女性独特的视角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也是其作品中最为精彩且极具价值的部分,虽然从其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女性形象是悲剧的,可是她们的反抗与抗争也是美丽的,这也表达出了萧红对于人性尊严的呼唤,以及对于生命的深切关怀。
  参考文献:
  [1]宋剑华.灵魂的“失乐园”: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悲剧意识[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4):103-117.
  [2]张美红.中韩两位文学才女萧红、姜敬爱文学作品中的悲剧意识[J]语文学刊(教育版),2008(5):34-37.
  [3]徐慧.论萧红小说的悲剧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5.
  [4]李秀兰.在黑暗的原野上呐喊——萧红与姜敬爱的女性悲剧意识比较[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 (1):91-94.
  [5]张智明,陈珊.女性悲剧的自我体验与情感认同——论萧红作品中的女性悲剧意识[J]重庆电子T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4):145-147.
  作者:吳建强,吕梁学院离石师范分校讲师,研究万向:学科教学(语文)及汉语言文学。
  编辑:曹晓花 E-mail: erbantou2008@163.co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62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