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完全学分制下几种人际关系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许多高校纷纷探索和实践完全学分制改革。相较于传统的学年学分制,新模式在教学、管理、准出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导师、辅导员这三类人的学习或工作内容和状态也相应有了变化。如何认识和处理新模式下这三类人的人际关系,就成了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 人际关系
  完全学分制改革是近年来许多高校探索的一个重要领域,与传统的学年学分制不同,完全学分制是指在弹性学制的学习条件下, 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未来发展规划, 在导师的指导下, 自主选择教师和课程, 修满学校规定的专业最低学分从而顺利毕业的教学管理制度。配合完全学分制改革,高校的招生机制、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均需要进行从上到下的重塑。可见,完全学分制改革对于任何一所学校来讲,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对于高校的每一个人来讲也是如此,不仅需要摆脱传统思维束缚,还需要在短时间内树立完全学分制思维,才能尽快适应改革步伐[1]。
  学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是高校最主要的产品。推动完全学分制改革,重心就在于把高校从单一化、模式化的人才培养格局转变成帮助学生“发展个性、成就自我”的平台,培养学生“理性”“自主”的品格。教师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主体,承担着辅助学生掌握扎实本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信仰的重要职责。在完全学分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导师制势在必行,专业课教师必然会更加密切的与学生产生接触,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辅导员是高校思政教育和学生工作的主力军,他们与学生朝夕相处,帮助和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新模式下,必须要创新学生思政教育、日常管理和激励帮扶的体制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工作职能[2]。
  在完全学分制模式下,学生、教师(导师)、辅导员这三类校园主体彼此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发生很大改变。在此,笔者仅结合个人理解,对完全学分制下几种人际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一、学生与学生
  学生在入校时,是按照专业进行排班的,也就是我们常规意义上的行政班。在行政班模式下,学生作息时间、课程内容等是保持相对一致的,同学之间朝夕相处、相互熟悉,可以实现彼此督促、共同进步。施行完全学分制后,学生入校后虽然依旧被编入行政班,但实际上作息规律是以选课之后形成的教学班为基准的。在这种模式下,行政班和教学班在人员和作息上是不重合的,且每个人都可能存在于许多教学班,这对于学生之间的交流、监督等产生了许多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宿舍就变成了学生学习、生活最直接的组织单位。在这个单位中,学生之间不仅要实现彼此熟悉,更要形成互相监督的氛围,以克服完全学分制下出现的散漫现象。要真正实现宿舍内部互相监督,必须依靠制度要进行。因此,必须建立宿舍自治制度,宿舍內部完全公布个人课表和学习计划,舍员之间施行轮班制,互相监督出勤和学习进度情况,共同提升自制力。宿舍自治制度需要在入学教育中充分体现,并纳入学生考评体系中,辅导员作为监督人员负责维持制度严格施行。
  二、辅导员与学生
  无论是否实行完全学分制,辅导员都是学生大学生活中关系最亲密也最必不可少的存在。根据教育部四十三号令,辅导员需要开展思政教育、心理教育、就业指导等九个模块的工作。在学年学分制下,行政班是开展这些工作的最佳载体,人员和时间都比较容易确定,班团委成员也可以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完全学分制下,传统的行政班虽然依旧存在,但可能框架大于实质,辅导员开展工作的模式必须要进行调整。一方面,辅导员必须坚持“四进”(进宿舍、进课堂、进网络、进学生活动场所),多种途径与学生进行广泛接触,增进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另一方面,结合完全学分制下学生学习生活模式的变化,以宿舍管理为基础,紧抓舍长队伍建设,确保及时掌握学生信息。同时,要利用好“谈心谈话”这一工作利器,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充分了解学生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指导工作,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不脱节,做好学生引路人。
  三、导师与学生
  笔者认为,本科生导师制是施行完全学分制的基础。学生在入校之后,对于大学学习、专业选择等是完全不熟悉的,需要专业教师进行引导。若没有学业导师,学生面对完全学分制必然是一片迷茫,难以抉择。因此,在学生入校之后,辅导员必须向学生明确导师这一概念,鼓励学生主动与导师进行沟通。同时,应该明确,在完全学分制下,导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在学生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合理选课,顺利完成学业,而非研究生阶段的指导学术。也就是说,导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多的是思路上的引导而非专业指导,导师更像是学生的学业监督方,开展的是宏观工作。所以,学生也应该清楚,有问题可以及时咨询导师但并不能处处依赖导师,个人的独立决断和自制力是顺利完成大学学习的关键。在这一方面,辅导员必须向学生阐述清楚,鼓励学生培养个人独立性,努力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人,实现全面发展。
  四、导师与辅导员
  应该明确,导师是学生学业方面的引路人,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等方面的负责人,双方各司其职。也应该明确,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思想状况、生活条件、心理状态等与学生的学习是密切相关的,相辅相成。因此,辅导员必须加强与学生导师的沟通,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导师反馈;导师作为学生学业指导的主体,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要结合辅导员反馈的信息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不过,无论如何协作,辅导员都要始终谨记个人本职工作,做好学生成长成才引路人。
  完全学分制改革既是教学模式的改革,更是观念理念的重塑。身处高校的各类主体只有不断革新,才能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朱雪波.高校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113.
  [2]李旭.论高校实行完全学分制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J].农业教育研究,2017(04):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00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