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绘画艺术在寿山石雕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寿山石自古被誉为“天遣瑰宝”,而金被推作国石首选,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外宾。其品种繁多、色彩绚丽,其中田黄石、芙蓉石、荔枝石等名贵石材历来被众雕刻家所钟爱,或雕刻成精美的摆件,或加工成精致的印章。随着时代的发展,寿山石雕刻技艺也越来越纯熟,现已发展成圆雕、薄意、印钮雕、高浮雕、镂空雕5种技法。寿山石雕发展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之一,也是中国雕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精湛的技艺、巧妙的构思和奇特的创作力在发展过程中广纳博采,融合了中国画以及其他民间雕刻技艺精华。现就绘画艺术在寿山石雕中的运用做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寿山石;绘画;技艺
  寿山石产于福建寿山,因产地而得名,与浙江青田石、浙江昌化石、内蒙古巴林石并称为“四大国石”。寿山石因其五彩斑斓的色彩、晶莹脂润的质地备受人们喜爱。
  近年来,作为—种非可再生矿产资源,寿山石优质的石种越来越少,价格大幅上涨,成为文人雅士争相收藏的珍品。以寿山石为石材雕刻的精美摆件、印章等艺术品,更是成为迎来送往的礼品之一。雕刻者已经摒弃了随心而作的寿山石艺术雕刻方法,更加讲究运用绘画艺术对作品进行构思与设计。
  绘画艺术是可视的静态艺术,是人们最容易接受且最喜爱的艺术之一。中国的传统民族绘画艺术统称为“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神圣的代表,其是建立在艺术想象的基础上,以严谨的构图、巧妙的布局和美学气韵的完美结合,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寿山石雕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画面布局、色彩运用以及写意的表现手法,使得寿山石雕艺术在发展中有了跨越性的进步。
  一、画面构图
  构图是绘画艺术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在中国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它是画面景物位置的配合。构图直接影响着作品的最终效果,更影响着它的价值和地位。
  现如今说起寿山石雕,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它天生丽质的自然之美与精湛细腻的雕刻技艺。往往在第一次与寿山石雕的亲密接触中,便会对其雕刻技艺如痴如醉,并忍不住发出“原来石头也可以如此之美”的感叹。但是,寿山石雕早期的作品在整体美观上都稍有不当之处。在早期的寿山石雕艺术中,雕刻者没有构图的概念,大多是不讲究章法的随心而作,因而作品在整体美观上常出现布局不合理的现象。但自从吸收中国画的精华之后,寿山石雕刻者也逐渐开始注重作品的构图与整体布局,在作品和谐感上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事实上,雕刻必须讲究章法布局。就和工匠建房子是一样的道理,工匠必须先观察地基四周的地势,并立间架,做到胸有全屋。同样,寿山石石料也有大小方圆之别,而镌刻的图案、文字也有疏密繁简之分,它们务必各尽其职,不可强求雷同。因此,作品雕刻之前,雕刻者需依据题材要求,把所要表现的图案、文字等内容加以组织,并适当地进行设计安排,以构成完整和谐的布局。构图是雕刻作品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环节,寿山石雕是寿山石与雕刻相结合的艺术,所以雕刻起着根本性的作用。雕刻又分为构思和技法,技法是没办法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虽然一件雕刻作品只有方寸大小,但对雕刻者以及收藏家来说,其工艺的要求却颇高。
  构图决定了雕刻作品的造型美感,作品布局到位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质量。疏密有致的构图,配以精湛细腻的雕工,可以说是方寸之间气象万千,而这也是寿山石雕艺术价值的重要所在。构图的种类非常多,均衡、对称、疏密、离合、重復等处理方法,呼应而又均衡,变化又求统一,从而达到稳定、统一的和谐之美。
  画家常常不是通过一两张草图便能达到理想构图的,尤其是中国画的构图,画家们需要考虑民族形式特点,要便于发挥笔墨,便于物象的展开。寿山石雕亦是如此,雕刻者在构思时也需要绘制草图,界定虚实,便于雕刻时不出偏差。尽管艺术形式不完全等同于构图,但构图是构成艺术形式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绘画艺术中的构图在寿山石雕刻中也应该得到重视,并且存在于寿山石雕艺术的发展中。
  二、色彩的运用
  在绘画艺术中,色彩的运用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色彩运用的好坏对一幅作品的主题内容是否明确、是否具有艺术效果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中国的绘画一般情况下注重固有色,以影响最大的颜色为主色,其技法分为对比法、渐变法、重叠法、蘸色法、边缘法等。寿山石雕创作是以刀代笔,依石作画,虽然没办法运用中国画的技法,但艺术是相通的,色彩的运用也相当重要。寿山石种类繁多,色彩缤纷绚丽,若雕刻者能掌握石料色彩的分布规律,并巧妙地利用,不但能使作品的色彩与题材相互衬托,更能使整个作品协调统一,从而增添作品的艺术美。
  色彩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同时也是雕刻者主观情感的—种反映。同一种颜色,同一个人,在不同情绪时对色彩的感受也会不同,此时对色彩的审美倾向也会随之变化而产生对色彩运用的多种见解。在寿山石雕作品的创作中,雕刻者若想在色彩的运用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想法,则需要雕刻者更深入地投入生活中,去体验并调动自己的情感。每位雕刻者在色彩的运用上都有很大区别,而这正是除雕刻技法之外,另一形成寿山石雕刻艺术不同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写意的表现手法
  寿山石雕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审美取向不同,因而产生了许多不同风格与流派的作品。这些不同时代的作品在题材表现和雕刻技法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和变化,这与雕刻者的个人性格、个人喜好有着紧密的关联。在这些变化中,作品构图与俏色的运用稳步发展,并且日趋多样化,现已经过世代寿山石雕刻先辈不断地积累与总结,形成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规律。而在寿山石雕的创作中,汲取的另一绘画精华就是写意的表现手法。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全球化已不再是停留在字面上的一个名词。信息全球化令世界各种艺术与思潮相互碰触,带来的不仅是世界艺术设计的新思潮,还带来了全新的审美观念,以及对艺术设计要求的提高,这就需要寿山石雕刻者以全新的审美观念进行寿山石雕艺术创作。时代进步飞快,人们的审美要求也随之提高,精美的雕刻技艺自然最吸引观赏者,但中国人骨子里依旧最喜欢拥有民族艺术特色的写意中国画。因此,越来越多的雕刻者在寿山石雕的创作中融入了绘画的写意表现手法。
  在寿山石雕的创作中融入写意的表现手法,可以使作品增添诗意,进而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写意的表现手法在寿山石雕创作中的运用并不是偶然,寿山石雕与中国画均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承载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涵,两者在文化观念与审美观念上具有统一性。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写意表现手法融入寿山石雕创作中,不仅加强了寿山石雕作品的意境美,而且体现了民族文化特色,符合时代的审美需求。
  一个合理且精彩的构图能帮助雕刻者准确地传达其内心的思想与情感,而在色彩的运用上能做到自然又不失独特感,并且融入诗意的写意表现手法能将一个普通的常见题材变为一件赏心悦目且富有感染力的寿山石雕艺术品。优秀的寿山石雕作品是自然美与智慧美的有机结合,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为观赏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欣赏、品玩以及研究的空间,被视为中华瑰宝。寿山石雕汲取了绘画艺术的精华,使其章法有序、气韵生动,对作为中国民间传统工艺的寿山石雕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作者简介]
  姚仲春,福建省罗源县人,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师从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姚仲达、省工艺美术名人郑欲文学习寿山石雕刻艺术。
  (编辑:刘莉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48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