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态和产业融合发展 桐庐打造森林休闲养生城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县域面积1829平方公里,森林面积206.3万亩,素有“钟灵毓秀之地、潇洒文明之邦”的美誉。近年来,桐庐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高度重视森林休闲旅游产业,通过推动全域旅游建设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社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2015年桐庐县被列为浙江省首批“森林休闲养生建设试点县”,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名县、中国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等称号,2018年桐庐县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称号。
  森林养生基础扎实
  森林景观丰富。桐庐县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5.18%。全县拥有景区39家,其中4A级景区6家、A级村落景区18家,拥有“全国诸洞冠”之美誉的瑶琳仙境、“地下第一长河”垂云通天河、“十大钓台之首”严子陵钓台、休闲度假宝地天子地等诸多景点,以及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森林公园17个和省级湿地公园2个、自然保护小区4个、富春江(芦茨)慢生活体验区、合村生仙里、畲族民俗村落等众多精品村落景区,拥有以未迟、三生一宅、云夕戴家山为代表的一大批民宿。
  生态环境优良。2018年全县空气优良天数为328天,优良率为90%,全县PM2.5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全县83条主要河流全部达到Ⅲ类以上水质,富春江出境水质连续12年优于入境水质,2018年,杭州市对桐庐县交接断面考核全部为“优秀”,桐庐窄溪断面出境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桐庐县城区的区域环境噪声为50.2分贝,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的相应标准,声环境质量状况较好。
  文化底蕴深厚。桐庐县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通过积极发挥桐庐“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养生保健基地”和“华夏养生福地”等品牌优势,先后成功举办了3届华夏中医药养生旅游节。健康醫疗、高端养老、体育休闲等产业初具规模,健康养生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与此同时,桐庐还是中国茶文化之乡、中国蜂产品之乡,“雪水云绿”“蜂之语”等众多品牌驰名中外,境内盛产高山蔬菜、山核桃、四季水果等多种无公害天然食品,红曲酒、酒酿馒头、灰汤粽等地方特产深受欢迎。
  森林康养全链发展
  全域旅游蓬勃推进。依托生态和旅游资源优势,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着力打造城市与乡村互动、自然风光与历史人文融合,做到既有景区观光、又有休闲度假,既有现代都市、又有古村落古建筑群风情,从而能满足不同人群旅游需求的多品种、多领域的旅游产品。对14个乡镇(街道)、60个村庄、85个乡村旅游体验点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根据景区要求和村落现状,因地制宜进行推广。
  森林康养产品丰富。加快促进传统森林旅游产品升级,积极开展森林休闲养生城市、森林康养小镇、森林人家的创建和认定工作,莪山畲乡竹业小镇、分水森林旅游休闲小镇、富春江森林休闲旅游小镇、合村森林休闲养生小镇4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森林特色小镇;新丰民族村、新龙村、石舍村等11个村被命名为省级森林人家;积极开发森林观光、山地度假、水域休闲等产品,全县建立森林公园17个、省级湿地公园2个、自然保护小区4个;重点修复富春江马岭古道、瑶琳古道等森林古道,建设了富春绿道、健康城绿道、分水九龙绿道、芦茨湾慢生活绿道、大源溪滨江步道等绿色通道。
  康养产业深度融合。依托富春江丰富的山水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市场声誉,以“森林康养+N”的模式不断创造出更加丰富的新型业态,助推康养产业的全面与持续发展。打造一批健康养生、山溪漂流、休闲垂钓、野外拓展、特色民宿的项目,常态化举办农事节庆活动,形成农旅融合新业态;发展溶洞拓展、古道慢行、山地越野、山地速跑、滑雪等户外运动,推进户外游憩项目;推广一批康养美食体验食谱,以康养食品、菜肴为纽带促进森林康养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发展以重楼、白芨、铁皮石斛、黄精等模式为主的林下种植基地,引领全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截至目前,林—药复合经营完成建设示范基地面积2400亩,100亩以上适度规模建设示范点8个;利用桐庐现有的基础和条件,打造一批以鲜笋销售为重点的定向培育、优质高产、集约化经营管理的竹笋基地。重点实施竹林高效示范基地建设,加强竹笋技术推广应用,重点推广高节竹覆土延出“白笋”、雷竹覆盖“水果笋”和毛竹“春笋冬出”“笋竹两用林”等先进实用技术。目前全县完成林—笋复合经营示范基地建设面积3.5万亩;开展林—茶复合经营示范工程,山核桃(薄壳)—茶叶复合经营不仅达到高效收益,而且弥补了山核桃(薄壳)落叶果树冬季的景观效果。完成分水镇、百江镇、新合乡、凤川街道、旧县街道等发展香榧—茶叶复合经营建设面积600余亩,形成香榧幼林“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经营模式,提高榧农增收渠道。
  森林休闲设施完善
  完善美丽交通网络。对道路两侧开展综合整治与景观提升,对全线行道树进行全面补植、更新,实施沿线林相改造,形成错落有致的绿化美化景观。在沿线部分村口,结合当地文化背景、产业特色打造景观节点;推进庭院与村庄环境整治提升。结合“三改一拆”“无违建县”创建,对道路沿线视线范围内有碍观瞻的临时建筑、废弃厂房等进行全面清理整治,重点对房屋立面、庭院以及村庄内部进行整治美化以及“一户一景”“一步一景”的景区化整治建设。
  完善绿道(古道)网络。重点推进“诗画桐庐”之富春绿道建设,立足江滨绿带较好的建设基础,依托现有慢行路网、山水风光与景观资源,以绿道为视角对其进行系统整合,为桐庐县打造一条“以滨江风情、公共活力为特色,以骑游观光与全民健身为主要功能”的滨江综合型绿道,成为杭州市“三江两岸”绿道网的重要支撑。
  深化污染防控治理。大力实施城镇污水治理,启动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新建改建污水管网10公里,完成8个乡镇(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建设大气“清洁排放区”,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大气污染防治,空气优良率达90.4%;深入推进“垃圾革命”“厕所革命”,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处置,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准确率保持在85%以上,新增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5个。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高标准推进旅游厕所、生态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旅游标识系统、游憩设施、旅游环线等工程建设,实现乡乡都有旅游接待中心,县城、景点和村落风景区等实现Wifi全覆盖;全县域按照景点要求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旅游元素、景点标准、游客需求与其他项目统一规划、统一实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54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