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理工科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如今思政教育作为大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在理工类专业的开展情况并不太理想,这主要源于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对缺乏、思政理论基础较薄弱以及课堂中教法和学法单调枯燥。本文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做好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提出了一定建议。
  关键词 理工科 思政教育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思政教育是我国高校科学发展和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当代大学生政治理论和信仰教育的有效渠道。随着社会发展和价值体系的日益多元化,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开始呈现出形式相对单一、效率相对低下且效果不明显等诸多问题,如何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成为了摆在高校面前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1理工类专业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
  源于学生基础积累、课程兴趣和课堂设计的不足,理工科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人文素养相对缺乏
  理工科大学生普遍对人文社科知识的兴趣偏低,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基本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主,基础人文社科知识薄弱,并且很少主动学习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例如将中国历史、中国地理等人文选修课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维动画设计等理工科选修课比较,理工科学生对后者的选修比例明显远高于前者。思政课程中的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作为理工科学生必修课,甚至要面对少部分学生兴趣严重缺失而引发的缺课逃课现象。
  1.2思政理论基础较薄弱
  思政理论基础相对较弱是高校理工科学生普遍存在的另一个现象。一般来说,工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偏重学习专业理论和操作实用性较强的知识,平时也从不接触和思考时政问题,思政理论基础极其薄弱。同时,目前大部分高校将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作为理工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并随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而越来越注重实用化,相应地放松了对理工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
  1.3思政课堂中教法和学法单調枯燥
  如今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在高校中已经十分普及,这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提供了便利。但在部分现实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并不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是在讲台上自编自导自演,缺乏师生互动,课堂上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低头族”现象;有许多思政课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但在表达方式和教学内容上依然换汤不换药,教学自然不太理想。
  2理工类专业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如何做好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程,需要在多方面进行努力。
  2.1提升理工科思政课教学亲和力
  课堂设计是否具有亲和力,是能否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这要求教师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愿意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和关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有意识地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知识结构出发,在沟通和交流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养成对学生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力反过来会增强教师言论和行为的权威性和感染力,最终让学生愿意接受所传输的价值观和理论。一是要尊重学生的权利、生活学习现状和价值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坚持以民主的作风、平等的态度和疏导的方式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个体的尊严。二是要有足够的热情。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应该积极投入,关注与学生交谈的内容,有耐心和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与教师谈话的乐趣、信心和温暖。
  2.2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能忽视。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与确立的关键时期,理工科学生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认识还不太成熟,特别是遇到一些较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还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此时,只有在指导教师的有效协调和引导下,学生才可能完成调研和考察,最终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政治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2.3要注重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
  案例教学能够生动化理论教学,增强学生代入感和主动学习意识。例如工程伦理素养教育方面,可以列举部分违背职业道德和伦理准则而引发的严重事故以作警示,深化学生的认知和自我防范意识。理论教学之外,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堂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有效设计后能够极大地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将社会实践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特别是与区域经济建设、文化大发展以及新型社区等热点结合起来后,能够明显调动大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大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4要注重网络教学和课外基地教育
  高校在挖掘课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的同时,还应适当开拓校外课外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基地考察、爱国教育红色基地考察、聆听专家讲座报告等活动。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积极搭建网络课堂,引导学生参阅经典文献、观看红色影片以及进行教育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提高理工科思政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邹弘(1991.05-),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信阳广播电视大学助教,研究方向:经济学教学;第二作者:牛蕾(1982.05-),女,汉族,河南信阳人,大学本科,信阳工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 初文华,张健,李玉伟.理工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
  [2] 何剑.工科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培育工程伦理素养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76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