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工业集中区的环境空间改造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研究工业集中区环境空间生态化改造的可行性,在原有条件的基础上发挥地区的自然优势,用柔和平缓的手法扭转地区矛盾的恶性循环,并试图拆解重工业周边环境与当地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系。因地制宜,使原有地区工业企业与地区环境各元素的对立关系得到缓和,并朝着良性循环发展。
  关键词:工业集中区;空间改造;生态环境
  1 研究背景
  中国内地以工业为经济基础的地区在过往的几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利水电、核电站、航空、军工、重型机床、石油石化冶炼等行业技术实现了诸多零的突破,甚至达到国际尖端水准。在种种发展成就的背后,不可忽略的是国内工业企业发展的快速崛起。
  但是,在经济大力发展的同时,自然环境恶化加剧,传统工业体系面临严峻的考验。工业废料缺乏统一治理,工厂布局各式各样,建筑形式杂乱无章,人与空间的联系逐渐减弱,人与自然的交融也逐渐丧失,随之而来的是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以及自然环境的整体破坏。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环境美学的知识去控制它、改造它。
  2 工业集中区矛盾问题分析
  2.1 工业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关系
  (1)工业的产业结构与地区生态发展的矛盾关系。地区产业结构是处理地区产业与生态关系的首要突破口,大多数的工业企业性质特殊,如铸造厂、锻造厂、金属热处理加工厂。这些工厂的生产工艺无可替代,又由于其多数属于热处理行业,热处理加热设备为煤气炉,同时采用石棉材料进行保温,目前尚无性价比较高的替代品,燃烧又可产生一氧化碳污染,受其总体的自身局限性,因此实现清洁、环保的生产较为困难。
  大多数地区工业园引资项目都存在避重就轻的现象。为了确保工业园景观环境现状,避免工业重污染企业项目入驻,工业园区大力推崇轻工电子科技等低污染低消耗的行业入驻。然而,铸锻热工这项工艺是当今工业技术无可替代的,无论现代工业技术发展如何迅猛,锻造与铸造这项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工艺仍然是国家重工实力的顶梁柱。在大力推崇轻污染项目的同时,以避免重工重污染企业项目扎根工业园仅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过度限制该类企业的发展,势必会出现产能失衡的状态,国内整体工业发展都将受到一定影响。
  (2)工业企业规模与地区生态发展的矛盾关系。工业集中区的发展由于缺乏前期的规划,多属于重经济轻环境的畸形结构模式。然而众所周知,工业通常对环境污染及地区生态承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在其各自厂区内部增加大量的污染处理设施又会提高企业运行的成本。因此,过分要求其进行内部污染处理,噪音控制,空气及水环境监测势必将付出巨大的资金投入,与自身区域发展形势脱节,也必然不现实。如何合理地利用区域周边自然环境资源,以较为经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环境改善,成为该地区生态环境改造的关键。
  (3)工业集中区管理模式与地区生态发展的矛盾关系。地区生态管理的重点方向应指向工业资源循环利用的管理,“见污治污”不是长远之计。有些看似对环境构成危害的废弃的工业材料,其仍有一定的回收价值和利用价值。比如锻造加工企业中,90%的废弃材料都可回收循环使用,如冷却用的石墨水混合液、废弃液压油、废弃渗氮盐、废弃工业保温材料。在企业大步发展的同时,必定会增加更多的工业废料,废弃材料的持续循环利用则可维护地区生态持续发展,增强土地环境承载能力,降低地区生态管理与企业环境维护成本。
  2.2 工业与艺术美学的矛盾关系
  (1)实用性与美学的矛盾关系。工业集中区并非预先规划设计,土地资源使用缺乏有序分配,工业建筑尚处于零散分布的状态,与诸多成熟工业园不同,工业企业入驻获得土地租赁使用权限后,都是自行建设工业厂房及办公建筑。因此,这种零散分布的状态便不足为奇,从艺术审美与功能性的角度来讲,各大工厂企业的建筑形态主要是以“功能”为主导方针,在厂房建设方面最大限度地追求建筑的实用性与成本之间的平衡点。在当地企业老板的眼中,生产效益的最大化是其最终的目标。
  无论如何,人对环境的心理感知体验程度与实用主义的工业建筑似乎总成为一个矛盾体。人类对环境的心理感知體验是人类行为心理的第一条暗示,环境艺术设计学科诞生多年以来,追求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是人类的共同目标。
  (2)工业色彩对艺术感官体验的影响。缤纷的色彩可以带给人们复杂多样的心理体验,不同的色彩基调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暗示,在选择色彩搭配时,应注意色彩的暗示功能给人心理带来的影响。例如,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硕大的钢铁制品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沉重感,在这种视觉反应中,色彩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我们固然得知,以深色为主打的金属颜色会带给人们沉重感的心理暗示,反之,白色、黄色、绿色则带给人轻盈欢快的感受。当在两块同样重量的金属制品上分别涂抹上白色和黑色,当事人必定会轻估白色金属的重量。
  在工业集中区域内合理利用色彩的心理暗示功能,将轻盈愉快的色调点缀在这座被钢铁或是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堆砌而成的城市之中,使用轻盈色调的色彩冲击,来对抗工业给身处其中的人们带来的环境压迫感与淡漠感。
  2.3 工业与人居环境的矛盾关系
  (1)工业发展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工业集中区周边的居民大多数在当地周边的工厂务工,周边工厂是他们多年来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而当地工厂也已经适应了从周边的村庄吸收劳动力。所以,当地的人与工厂形成了微妙的相互依存关系。人的经济需求亦是首位,然而人的经济需求又摧残着周边的环境,人的基本生存又依赖着环境。处理这种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制约的矛盾关系体时,应该做到生存环境与经济效益共同发展,合理利用当地企业产生的经济效益,将其中一部分用以回馈,建设并完善当地生存居住环境,这样使得生存环境与工业经济实现无限良性循环发展。
  (2)工业对居住区的影响。工厂带来的经济效益为周边居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然而,诸多工厂的出现也打破了周边居民一直以来的平静。当地的交通变得繁忙起来,大大小小的货车每天不断来往于住区周边的公路,大量的扬尘与噪音整日与周边的居民为伴,工厂产生的噪音与空气污染也会使一个原本淳朴、安静的地方变得污浊不清。久而久之,当地居民麻木的状态也使得这种现象缺乏应有的重视而日益恶化。与诸多经济与环境的矛盾体一样,作为一个与工厂融合的居住区,其主要矛盾还是人类最根源的矛盾,即人与经济的矛盾和人与环境的矛盾。   3 工业集中区整体改造对策
  3.1 工业集中区环境空间改造原则
  工业集中区有其独有的产业发展模式,在进行景观改造时,应该最大限度地发展及利用周边生态资源,增强地区环境及土地承载能力,取之自然、用之自然。增强其地区周边生态承载能力,利用其生态天然偏性原理对抗工业给环境带来的破坏,从而使当地生态环境与工业企业发展和平共处。工业區的景观规划建设既需要继承传统工业文化,又要敢于探索创新,并坚持创新,实现生态与景观、景观与功能、功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完美统一,最终服务于经济,使地区经济得以长久稳定地发展。
  3.2 工业集中区生态基础建设改造对策
  首先,增加当地生态用地的使用比例,加大对当地现有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力度,对废弃的河道、水库及基础生态设施加以适当修复,对现存绿地、植物等加大管理力度。其次,加强生态建设,根据具体要求,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建设连续型大型绿色开敞空间;充分利用当地的农田、林地等农业用地建设周边绿色覆盖区,扩大公共绿化带、附属绿化设施、厂区生态防护绿化带各种类型的绿化用地比例。最后,运用合理的设计和空间布局,灵活运用景观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全面统筹现有绿化资源用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影响作用。
  3.3 工业集中区环境空间改造要素
  (1)工业建筑。工业建筑与城市居住建筑、办公建筑等其他公共建筑相比,有明显的差别。从工业建筑的形式来看,工业厂房占地面积大,造型单一、整齐。工业建筑以满足生产为目的,所以它在造型上不像其他类型建筑那样注重形式的美观,而是注重体现一种工业技术的美。从工业建筑的布局来看,工业厂房的建筑尺度大,室内布局必须首先满足生产的要求,从而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经济性和高科技性的特征。从工业建筑的空间特性上来看,工业建筑的空间比较大,层高比较高,跨度最大可达24米,有的单层厂房的层高在10~20米之间。
  (2)道路景观。在进行道路景观设计时,不仅要对植物进行选择,将适宜用于做行道树的树种进行归类研究,还要选择合适的栽植形式。为了扩大绿地的面积,可以利用道路两侧的空地连续栽植植物,以实现绿地数量上的增加。以法国梧桐树覆盖道路两侧,其树木成年后最高可达30米左右。分析成年后枝叶茂密程度计算好树干间距,满足其生长需求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其密度,不仅制造了惬意的林荫感,而且高大的树木形成了狭长的空间,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对于一个被车间和冰冷的机器所包围的地区来说,对道路实行高强度绿化包围,这样的景观设计理念可拉近人心灵与周边环境的联系,使得身处地区中工作、生活的人们感受到当地景观的魅力。
  (3)景观小品。景观小品主要包括园区内的告示牌、警示牌、指示牌、宣传栏、路灯、座椅、雕塑、果皮箱等辅助设施,在发挥其使用功能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它们在环境中的点缀作用。在一些条件允许的地段,使用鲜明愉快的颜色装饰公共健身娱乐设施,或将一些无害的废弃工业废渣堆进行草皮覆盖绿化,建设成假山。将厂内或厂外荒地进行草皮绿化覆盖,建设精致的人工庭院,构建成小型景观区,充分利用色彩的点缀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区的景观功能、休闲功能,使当地职工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之余,在心理上得到最大的放松,激发其对工作的热情,提高其工作效率。利用环境色彩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用轻盈愉快的色调点缀这座钢铁之城的工业区,使用轻盈色调的色彩冲击,对抗重工业给身处其中工作、生活的人们带来的环境压迫感。
  4 结语
  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无疑是人力资源,当地景观及生态居住环境能对区域内的工作人员的心理产生促进作用,可减少企业人才流动性,降低企业用人成本。一家企业能够吸引人才,提高员工忠诚度的首要因素,并非工资和待遇,而是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同理,地区吸引企业入驻的首要条件,也是企业对该地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工业集中区环境空间改造后的发展目标,则是吸引更多的工业企业入驻,对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大环境的良性引导,每一家企业都能产生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认同感,自觉维护地区生态环境与景观的建设持续性,使得这种良性周转无限循环下去。
  参考文献:
  [1] 李莹.小庄村转型时期传统建筑环境空间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2] 吴薇,郑勇.城市空间中的工业园区物质景观规划[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02).
  [3] 谢华生,包景岭,温娟.生态工业园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18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78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