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强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防控的探讨和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结合国有企业实际,对当前存在的债务风险进行了深入了解,对当前产生债务风险问题原因进行剖析,并就如何加强债务风险防控制定了七方面措施,进一步帮助企业降低债务风险,加强管控力度,保证企业正常高效运营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防控
  债务风险是企业各类经营风险的综合反映,直接危及企业生存和资产资金的安全。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外部环境日益复杂、部分企业产销衔接不畅、效益下滑的形势下,加强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险、实现稳健经营是当前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成功的前提,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重要要求和重要保障。做好债务风险管理和防范,不仅要深刻认识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要加强对债务风险防控的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调配资源,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强化手段,严肃纪律,从严管控,保证工作扎实推进,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企业主要存在的债务风险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内外部市场环境日益复杂,企业发展越来越谨慎,特别是国有企业高度重视债务管理和风险防控,把这项工作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严格企业债务风险管控,把风险降到安全警戒范围。但是,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企业融资规模逐年增大,在国家当前推进国企混改的形势下,企业不仅需要资金来维持日常工作,而且有的企业不断加强混改发展力度,采取并购等方式延伸产业链、改善产品结构、扩大生产规模,需要到银行、非银机构融资,增大了融资规模,加大了负债水平。有的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甚至已经超过了警戒线,风险进一步加大,企业很有必要降低负债率,维持健康的财务状况。二是债务风险涉及面多和广。有的企业的债务涉及银行、信托以及相关企业,甚至这些放贷机构的借款也是再借款、再融资而来,只要其中一方发生债务危机或者资金链断裂,就会出现连锁反应,把所有各方全部卷入这场看似多米诺骨牌效应的纠纷中。三是财务制度还不完善,内控机制不健全,工作缺乏规范性。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依然凭借老经验老办法管理财务,缺少精细化管理思维,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没有及时修订,造成财务管理时紧时松,缺乏有效管用的债务预警机制和债务解决预案。四是应收账款回款难度大。随着对应收账款大起底发现,企业应收账款数额逐年增多,一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较大,反映了催收难,企业受大环境影响,存货积压显著,应收账款难以收回,承担了巨额的资金压力,同时随着债务到期节点的临近,存在较大债务风险隐患。
  二、债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有很多原因:一是中美贸易战引起国内外经济形势非常严峻,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市场经济不景气,伴随着持续低迷,产品需求不多,造成企业盈利困难、存货增多,产品回款或变现困难度加大,偿还负债难度增大,存在很大风险。二是随着社会发展,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不断加大,市场竞争日趋激励,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负担,会出现借新债还旧债的问题,增加了债务负担,影响企业正常运营。三是债务风险不利于企业发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债务背负越大,运营压力越大,对企业生产经营等各方面资金使用都会掣肘,一旦企业经营不善,资金流运转困难,就会有资不抵债的风险。
  三、加强债务风险防控的主要措施
  在日常债务管理和风险防控上,企业应把债务风险防控作为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坚持以“一个底线、两个确保”为工作目标,即以现金流安全为底线,确保资产负债率达到70%安全警戒线以下,确保平均融资成本率控制在6%以内,树立规模、效益与风险综合平衡理念,量资承债,不盲目举债,将债务风险降低到自身能力可承受范围,实现稳健的财务结构,形成资金“借用管还”的良性循环机制。
  1.加强基础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一是建立债务管理台账和债务风险防控工作台账,债务管理台账要全面反映银行授信、债务和担保等情况,明确登记贷款银行、贷款额、利率、用途、起止時间、担保形式、抵押物或担保企业名称以及还款来源性质等详细资料,做到序时记账,笔笔监督管理,按规定上报。为加大工作力度,把债务风险防控纳入企业业绩考核薪酬管理,明确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和应急预案机制建设情况。二是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及时编制年度资金预算及月度资金计划。资金预算要实现闭环管理,要与全年财务预算相衔接。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严格执行企业预算内资金收支,同时建立健全预算外资金及预算调整事项的审批程序。三是加强往来账的管理。密切关注债权、债务的账龄分析。增强法律意识,对企业债权管理要责任到人、到户,同时加大力量清理往来款项,加强银企对账、往来款函证对账、制证记账等基础性工作,努力解决历史遗留挂账,依法依规做好账务处理。四是开源节流,控制成本费用。保证经营活动现金流稳定,防止现金流断流。努力压缩两金占用。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严格控制成本费用,从严控制非经营性费用支出项目,从严控制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办公费等各项开支。
  2.控制债务总量、降低资产负债率
  一是减量控制带息负债,对融资成本率高于6%的举债项目,采用置换的方法降低其融资成本,更好地降低企业财务费用支出,增加利润。通过自身挖潜、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从根本上缓解资金紧张的局面。二是努力“减量降债”,积极“增资减债”,从根源上清理对外债务,减少债务规模,扩大股权性融资比重,降低债务性融资规模,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费用。三是控制或有负债。对存在或有负债的事项进行清查,对存在不合规、有风险的内容进行清理或采用置换手段,确保风险可控。严格审批环节流程,严格管控对外担保。
  3.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一是改善债务结构。适时适度发行企业债、公司债、可转债、短融券和中票等,通过多渠道、多品种的融资组合巩固企业资金链,保证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适当。优化融资期限结构,切实解决“短贷长投”问题。分散大额单笔业务,减少集中还款压力。禁止高息类债务和信托类债务,控制新增融资成本,禁止通过集资、地下钱庄融入资金。二是加强银企合作。利用企业自身优势加强与金融机构“总对总”战略合作,为企业争取长期稳定低成本的信贷支持。
  4.完善资金管控体系,提高抗风险能力
  一是完善资金管控,建立企业资金结算中心。结算中心负责企业整体结算业务,不仅要完善管控体系,控制融资规模,优化债务结构,同时要做好银行账户的清理,对无实质业务的要清理销户,调剂内部资金,降低财务费用。二是强化审计统管。建立“上审下”的工作机制,以“统一制定审计计划、统一调配审计资源、统一实施审计项目”为目的,实现企业审计资源集约化、审计工作标准化、审计手段信息化,形成审计工作统一管控、有章可循、有序联动、有力支撑的管理体系。
  5.搭建预警体系,实施债务风险监测
  搭建债务风险预警体系,以统计报表为基础,选取资产负债率、平均融资成本率、流动比率等反映债务风险、债务构成和盈利能力情况的指标,建立预警体系。针对风险点增加选取预警指标,预警指标分为“安全、提示、预警”三个等级,全面提示债务风险程度,加强预警信息的实现性,提升债务风险关注度。
  6.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应变能力
  高度重视债务风险防控,制定债务风险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的组织体系与职责、应急的启动和措施、应急的报告程序和报告事项、应急的保障及善后处理。主动事前评估外部因素和自身经营活动,对财务状况和债务风险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制定和采取防范措施,规避、降低或消除不利影响。
  7.强化监督检查,形成监督合力
  成立债务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债务风险防控工作力度,开展专项检查。同时借助监事会、审计、纪检监察等监督力量,加强对企业债务风险监督,建立高效顺畅的监督协同机制。建立国有企业经常性审计制度,对企业重大财务异常、重大资产损失及风险隐患等开展专项审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8460.htm